APP下载

金华市区悬铃木星天牛的发生及药剂防治试验

2016-09-15张荣庭冯利宏施晓华王记祥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悬铃木天牛成虫

张荣庭,冯利宏,陈 勇,施晓华,万 里,王记祥

(1.浙江省金华市园林管理处,浙江 金华 321000; 2.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 诸暨 311800)

金华市区悬铃木星天牛的发生及药剂防治试验

张荣庭1,冯利宏1,陈 勇1,施晓华1,万 里1,王记祥2

(1.浙江省金华市园林管理处,浙江 金华 321000; 2.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 诸暨 311800)

采用实地调查及室内饲养等方法,摸清金华市区悬铃木上星天牛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采用2.5%溴氰菊酯乳油、3%噻虫啉进行星天牛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2.5%溴氰菊酯乳油防治的虫情指数为12.1,防治效果为82.4%;以3%噻虫啉防治的虫情指数为11.0,防治效果为84.8%。说明噻虫啉的防治效果略高于2.5%溴氰菊酯乳油,在生产中可在6月中下旬,优先选择噻虫啉,采用树干喷雾的方法杀死星天牛的卵、幼虫和成虫。

悬铃木;星天牛;生活史;生物学特性;防治效果

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在我国北起吉林、南迄海南的广泛区域内均有分布,可危害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杨(Populussp.)、柳(Salixsp.)、榆(Ulmuspumila)、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核桃(Juglansregia)、桑树(Morusalba)、苦楝(Meliaazedarach)、柑橘(Citrussp.)等19科29属48种植物[1]。悬铃木(Platanusacerifolia)是一种骨干绿化树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著名的庭荫树和行道树,具有树冠圆满、枝叶茂密、寿命长和适应性强等特点,有“行道树之王”的美称[2]。悬铃木是金华市区最重要的行道树,树龄在10~15 a之间。近年来星天牛在金华市区发生十分普遍,对悬铃木造成了严重危害,大多数悬铃木树干上可见虫孔累累,既降低了树木的美化效果,也严重妨碍了树木的健康生长,所以如何能有效防治星天牛的危害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金华市区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初步研究与探索。

1 材料与方法

1.1 星天牛危害性及生活史调查

1.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2012年7月—2013年10月对金华市区范围内星天牛发生危害较严重的将军路、中山路、飘萍路、婺江东路和解放路等道路以及婺州公园、假日公园等处的悬铃木开展了较为详细的星天牛发生危害情况调查。

1.1.2 虫情指数调查 为准确了解星天牛的危害严重程度,根据各街道、公园悬铃木的分布情况,选择50株树形大小适中、生长正常的悬铃木作为调查样本,逐株统计每株树干上的幼虫数量(当初孵幼虫在树木表皮层内危害时,受害部位呈水渍状并且有虫粪排出,十分容易观察和计数;当幼虫深入到木质部内部危害时,在蛀孔处有明显的新鲜虫粪,所以也非常容易确定幼虫的数量),再按照表1的分级标准对虫害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依据公式:虫情指数=∑(各级株数×代表数值)/(总株数×虫害最高级别代表数值)×100,可计算出虫情指数。

表1 星天牛危害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1.1.3 生物学特性调查 在全面普查从而掌握星天牛危害特性的基础上,选择10株虫害严重的悬铃木定期观察星天牛的虫态变化,并结合幼虫室内饲养,从而推断出幼虫的孵化时间、化蛹时间和场所、产卵时间和羽化时间等。

1.2 防治试验

防治时间选择2013年6月下旬,此时正是成虫集中产卵时间(通过向树干喷药能同时杀死成虫和虫卵,所以是防治的最佳时期),选择虫害发生相对较重的将军路东段、飘萍路、中山路和婺江东路作为试验地点,随机选择一侧树木施药,相对的另一侧树木不作喷药处理。其中前2条道路的防治试验所选药剂为2.5%溴氰菊酯乳油(武汉武隆农药有限公司生产),兑水稀释1500倍后用高压喷雾机对准树干喷射;后2条道路则用3%噻虫啉(南通功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作为防治药剂,兑水稀释1500倍后用高压喷雾机对准树干喷射。8月下旬成虫已停止产卵,当年新产的卵已全部孵化为幼虫,并钻蛀入表皮层进行危害,此时开始调查并计算上述4条道路的两侧树木的虫情指数,并按照下列公式分别计算出每种药剂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对照虫情指数-处理虫情指数)/对照虫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星天牛为害症状

以幼虫钻蛀悬铃木树干,刚孵化的幼虫在树干表皮层钻蛀取食,树干受害部位颜色发生变化并呈水渍状,表面有虫粪排出,肉眼十分容易识别。后期,幼虫深入到树干木质部中,在木质部内形成弯曲不规则的虫道,此时树干表面的虫孔变得十分明显,在孔口堆积有虫粪和木屑混合物。同一树干上可以有多个幼虫同时钻蛀危害,并且幼虫为害时间长达300 d,所以对树木的生长影响十分巨大。

2.2 虫情指数

对所选择的50棵树进行逐株统计虫孔数量,进行虫害严重程度分级,其中0级为无,Ⅰ级为5棵,Ⅱ级为11棵,Ⅲ级为18棵,Ⅳ级为16棵,虫情指数为72.5。

2.3 生物学特性

星天牛在金华地区每年1代[3]。越冬幼虫3月以后开始活动,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化蛹基本结束,蛹期19~33 d。5月上、中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下旬为成虫羽化出孔高峰期。成虫羽化后啃食悬铃木幼嫩树皮补充营养,10~15 d后交尾,6月下旬—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每雌一生可产卵23~32粒,成虫寿命40~50 d。卵期9~15 d[4],7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初孵幼虫从产卵处蛀入,在树木表皮与木质部之间蛀食,形成不规则的扁平虫道,虫道内充满虫粪,20~30 d后开始向木质部蛀食,形成扁平虫道,并开有通气孔1~3个[5],从中排出粪屑。幼虫期长达300 d。老熟幼虫用木屑、木纤维把虫道两头堵紧构作蛹室,并于其中化蛹。

2.4 防治试验结果

试验路段的树木虫害严重程度见表2、表3。以2.5%溴氰菊酯乳油防治星天牛试验和对照的虫情指数分别为12.1和68.6,防治效果为82.4%。以3%噻虫啉防治星天牛试验和对照的虫情指数,分别是11.0和72.5,防治效果为84.8%。综合表2和表3可知,2.5%溴氰菊酯乳油和3%噻虫啉对星天牛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后者的防治效果略高于前者,在生产中可优先选择噻虫啉作为防治星天牛的药剂。

3 结论和讨论

星天牛是金华市区悬铃木最主要的害虫,虫株率几近100%,由于幼虫的钻蛀危害使树木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还降低了树木的观赏性。因此,有效防治该虫的危害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防治试验表明2.5%溴氰菊酯乳油和3%噻虫啉都能有效防治星天牛幼虫的危害,并且噻虫啉的防治效果略高于2.5%溴氰菊酯乳油,这可能主要是由于噻虫啉同时具有内吸、触杀和胃毒的功能[6]。生产中可采用树干喷雾的方法来杀死星天牛的卵、幼虫和成虫,施药时间应选择6月中下旬,此时正是成虫集中产卵的时间,在该时间段用药能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

由于市区人口密集,所以在防治策略的选择上必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预防的措施有:①在主干基部1 m内涂白(20%生石灰水),防止成虫产卵[7]。②园林养护措施,如清除受害严重的虫源树木,对已遭受天牛严重为害且难以恢复的虫源树要及时清理,防止害虫继续扩大传播范围;用刀片刮除树干表面的虫卵块或剪除幼虫为害枝条。③人工捕杀成虫,5—6月是成虫羽化、产卵盛期,成虫飞翔能力较弱,可在晴天中午的枝梢上或傍晚的树干基部上捕捉成虫。由于物理防治法具有无污染、不伤天敌等优点,可以被优先考虑采用。对于已经遭受星天牛严重为害的树木可采用化学防治措施,如毒杀幼虫法,在幼虫孵化后尚未侵入木质部时,可在蛀孔旁的皮层部注射1∶20的80%敌敌畏乳油药液2~5 mL;当幼虫侵入木质部后,可见有新鲜排泄物的虫孔,用镊子夹取蘸有80%敌敌畏原液的大豆大小的棉球塞入蛀孔中,然后用泥封死。此外还可以人工锤杀幼虫,每年7月,初孵的幼虫在树木表皮层钻蛀取食,受害的皮层表面出现明显的虫粪并呈水渍状,肉眼十分容易辨别,可用锤击的方法杀死树木表皮下的低龄幼虫[8]。

表2 施用2.5%溴氰菊酯乳油和对照的虫害程度

表3 施用3%噻虫啉和对照的虫害程度

[1]黄金水,何学友,丁珌,等.星天牛蛹的发育及成虫补充营养特性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3,39(专1):148-152.

[2]翟兴礼,杨霞,王东平.星天牛为害悬铃木习性观察及防治技术[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0,28(4):91-93.

[3]魏建荣,赵文霞,张永安.星天牛研究进展[J].植物检疫,2011,25(5):81-85.

[4]林燕春,章富忠,张迁西.星天牛在紫薇上的发生为害观察及其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9,29(1):25-27.

[5]林志伟,许百春,陈宗林,等.榕树星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J].福建热作科技,2006,31(2):10-11.

[6]谢心宏,王福久.噻虫啉(Thiacloprid)—一种新的叶面施用杀虫剂[J].农药,2001,40(1):41-42.

[7]徐公天,杨志华.中国园林害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320.

[8]郑智龙,丁鸽,邱雅林,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22-123.

The Occurrence and Control Experiment ofAnoplophorachinensisonPlatanusacerifoliain Jinhua City

ZHANG Rong-ting1,FENG Li-hong1,CHEN Yong1,SHI Xiao-hua1,WAN Li1,WANG Ji-xiang2

(1.LandscapeAdministrationDepartmentofJinhuaCity,ZhejiangProvince,Jinhua321000,Zhejiang,China;2.JiyangcollegeofZhejiangA&Funiversity,Zhuji311800,Zhejiang,China)

By adopting the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and interior feeding the life cycle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Anoplophorachinensisis understood.In order to control this pest the 2.5% deltamethrin and 3% thiacloprid are employed respectively.The result demonstrate:the pest index of 2.5% deltamethrin and 3% thiacloprid is 12.1 and 11.0 respectively,the control effect is 82.4% and 84.8% respectively.In practice the 3% thiacloprid is preferred to kill the eggs、larva and insect ofA.chinensisby spraying on the trunk in mid-late of June.

Platanusacerifolia;Anoplophorachinensis;life cycle;biological character;control experiment

2015-04-09;

2015-06-02

张荣庭(1972—),男,浙江金华人,浙江省金华市园林管理处高级工程师,从事园林绿化方面研究。E-mail:652963480@qq.com。

王记祥。E-mail:youngerti@tom.com。

10.13428/j.cnki.fjlk.2016.01.017

S763.38

A

1002-7351(2016)01-0077-03

猜你喜欢

悬铃木天牛成虫
悬铃木树
天牛到底有多牛
悬铃木
黑黄花天牛
巨型昆虫——天牛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深冬的悬铃木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