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谈会:给人生鸡汤,也给创业干货

2016-09-15李天波尹夕远编辑王波

博客天下 2016年14期
关键词:潘石屹姚明雷军

文 李天波 图 尹夕远 编辑 王波

潘谈会:给人生鸡汤,也给创业干货

文 李天波 图 尹夕远 编辑 王波

潘谈会像一个隐形孵化器,通过大佬们的名气和地位,跟各行各业产生新的链接

电子屏幕上,姚明和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的合影正在轮番播放。五百多名观众坐在台阶式席位上等待着,后排一位男子的叹息突然打破了平静—“哎呀,我没拿到签名。”

5月27日下午4点,在光华路SOHO3Q的开放空间,他的声音粗犷却极具穿透力,引得人群循声望去,这位中年男子身材有些发福,背着黑色公文包,手里捏着两本潘石屹的自传—《我的价值观》。

“姚明来了吗?你看到没?”有人发问。

“远远看到了,每次一靠近就被保安拦回来。”他说。看没人接话,他又补充了一句,“以前都能钻进去的,我跟潘石屹、李开复、雷军都合过影。”细密的汗珠从额头上渗出来,他用手抖了抖半湿透的白色T恤,抱怨那些怎么都拧不过的保安。

有人戏谑他来这儿就为个合影,也有人安抚他,“一会儿拍照机会多的是”。窸窸窣窣的对话间隙,现场突然响起了音乐,人们的目光迅速从手机迁移到舞台。

在数十位保安的护送下,潘石屹、张欣以及身高226cm的姚明缓慢出场。观众席后排几乎全体起立,有人高喊姚明,有人举起手机拍照,也有人试图冲到前排跟姚明错位合影。现场主持人不得不提起话筒,带着玩笑的语气说了一句—咱收着些!

前排四个摄像师傅根据舞台嘉宾的站位快速调整机位,线上开始观看直播的粉丝们不间断送出爱心气泡。而在警戒线外未能如愿进场的观众,迅速聚拢在二三楼的看台,从上而下俯瞰现实中很难见到的篮球明星以及这座建筑的老板。

身在其中,感觉似乎正在经历一场传统的直播录制,有主持人、嘉宾,有明确的对谈话题,有四台足够高清的视频拍录机,以及恰到好处的舞台灯光。但从气氛上来说,这里足够轻松,更像一场即将开始的party。

穿着运动服出场的潘石屹开场白不是自我介绍,而是跟朋友聊天式地交待了一句—“我今天也是西服领带,姚明进来说你怎么穿这样的衣服呢,我现跑回家去换的衣服,这件还可以吗。”观众齐声回答—可以!

潘石屹是这场活动的发起人,名字也以他的姓氏命名—潘谈会。从字面理解,这是一个以潘石屹为主角的对谈节目。实际上,作为主人的潘石屹在对谈里常常担当配角,他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团队请来嘉宾,或者帮助嘉宾串场、适当充任主持人助理的角色。

当天,他出场简单说了几句,就配合主持坐在一边,把主要发言的机会交给了姚明。

这是第11期潘谈会。从2015年2月开始,潘谈会都会定期邀请一位行业领军人物前来对聊,比如李开复、俞敏洪、雷军、刘强东等活跃在一线的明星企业家,话题涉及广泛,从创业到学习,从生活到理想。

地产商人潘石屹凭借自己的知名度和人脉,把一个看似普通的企业推广会快速辐射到不同人眼前。创业方向不明晰的创业者来此寻找途径,粉丝赶来享受见面合影福利,迷茫的年轻人渴望在这儿获得些许正能量,也有人开始将它视为翻身的机会之地。毕竟,一个卖情趣内衣的姑娘在这里通过给潘石屹送情趣内衣,现场获得了数位投资人的青睐,且很快登上了中国财经类报刊的新闻头版。

人们喜欢这样主题的故事—短期内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也符合潘谈会设计的初衷,引领大家去分享交流互动,让不同的人之间产生关系,催生更多不可预测的可能性。

鸡汤加进了干货

当天的话题围绕公益推进,谈及两人的交集,潘石屹说,“我跟姚明有一点是相通的,我们的价值观是相同的,我们认为一个人要成功,付出和得到之间是一个平衡。你不想付出的话,任何东西都得不到。”

他曾邀请姚明跑步,姚明拒绝了,理由是脚上面打着31个钢钉。“一只脚上31个钢钉。”潘石屹重复了一遍,“做任何事情都是非常辛苦的,创业辛苦,打篮球不辛苦吗?”

在路上旅业副总裁徐东坐在台下,对这段话印象深刻,“你就能真真切切感受到那种付出,不是说书里看到的成功学或者什么的,31根钢钉,多有说服力,成功的人确实比你付出多,没做好你就得反思自己做得够不够。”

潘谈会现场,雷军、冯仑和潘石屹对谈创业话题

70后徐东是潘谈会的铁杆粉丝,相比他曾经咬牙坚持听着的学术干货类商业知识分享,潘谈会显得轻松、随意、鲜活、更有说服力。在什么人适合创业这个话题上,王功权曾在这个舞台上跟创业者反复强调,“必须要有天生的基因,真正适合创业的人非常少”。这让徐东反思了好久,他曾做过物流和运输,刚开始的两三年都收益颇丰,但在后来变换的市场环境里丢失了优势。他一直觉得自己好像有点运气不好。

但现在,他把这些归于自己没有创业基因。“我执行力很强,但缺乏大局判断力,市场环境变的时候,竞品总能根据政策快速调整方向,我看到消息也没什么反应,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迟了。”徐东说,那次潘谈会以后,他才算认清自己,相比领头羊,自己更适合做追随者。

在潘谈会上,他习惯性地记录一些大佬对趋势的判断,比如潘石屹对中国经济发展走向的分析,王兴对O2O的解读,刘强东对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预测,“对创业者、高管,这些人对大势的判断还是值得一听的。”

当天参会的人员身份迥异,有从深圳专程赶过来的创业者,有江西到北京出差插空来听的公务员,有纠结要不要加入创业公司的高管,也有不少姚明和潘石屹的粉丝,以及三四十家媒体记者。在历次潘谈会观众中,创业者是最核心的组成。主持人姚长盛告诉《博客天下》,每场报名人数都在1500人以上,而场地只能容纳四五百人,雷军来的那场,报名人数达3000人左右,现场来的人太多,以至于最后惊动了警察。

那次,有位大一学生当场提问,在IT非常火的时期,应该先去公司学习两年,还是顺应这个潮流加入创业。

左上:潘谈会现场,为支持创业,潘石屹免费赠送李开复一间3Q的办公室

左下:潘谈会现场,作为嘉宾的刘强东跟观众反复强调,创业者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

右下:5月27日潘谈会现场,为满足观众期待,憋得满脸通红的姚明坚持做完了11个俯卧撑

雷军迫不及待抓起话筒,称终于有机会能解释一下这个理论。这个问题的背后是CEO雷军最有传播力的一句话——站在台风口,一头猪都能飞起来。他用了很多字词解释这个概念,强调飞猪的前提是需要在一个领域至少苦练一万个小时。作为互联网的被颠覆者,雷军说自己用了长达10年的时间在思考什么是互联网,琢磨透以后才创办了小米。他告诫台下有志创业的年轻人,千万不要迷信机会主义。

前来当观众的年轻人,问题大多雷同。姚长盛总结为三方面,“第一我如何才能成功,变成跑在第一阵营里面的一个兔子。第二我如何能活下去,有很多人面临活的问题,而且我这个活能不能有个捷径,比如今天我见到你了,我希望有一个捷径。第三一般是个人问题,比如说我个人应该干点什么、学点什么,到底应该在公司里还是创业。”

相较年轻人对创业的热情和自信,大佬们显得更为务实、理性、保守。雷军曾一上台就给创业者接连泼凉水,比如,“创业不是人干的,是阿猫阿狗干的事情”、“一个正常人绝不会选择创业”、“选择创业就选择了一个无比痛苦的人生”。冯仑则把创业之路比作“真爱遇上鬼”,认为创业成功是极小的概率,他提到的一个有力的数据是,从A轮到成功上市的公司概率是17万分之一。王功权规劝年轻创业者可以有梦想,但不能成为梦想家,“不要谈马云,马云跟你一毛钱关系也没有,有个说法是对一个开餐馆的来说,先追求你做的东西比对面餐馆的东西好吃。”

作为成功的企业家,这些大佬在潘谈会的舞台上更多在传递如何正确面对失败。冯仑直言当下年轻人理想被雷布斯故事歪曲,成功的标准变成了挣钱和上市。他告诉年轻人,人生最重要的修为在于,“在不成功的时候,你怎么样成功地对待自己。”俞敏洪用自己曾经失意的青年时代跟观众强调,“所有人只在乎你的成功,没有人在乎你的失败,成功背后失败更多,要保持一个向上的好心态。”

一点鸡汤、一点创业干货、再带点个人困惑,正准备创业的王岩感觉潘谈会就是一场老友聚会,在聊些普适性的话题,什么人都适合听,而且相对入场门槛低,相比一般这些大咖出席的企业家年会、经济论坛、高端访谈一类的活动,在这个场地里更有机会跟这些人近距离交流,“举手二三十个人,你被覆盖到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

“一场见面会。就是60后已经成功的一拨人,被人过去仰望的一拨人,愿意趴下身子来给现在正上坡的一拨人一个对话的机会。”主持人姚长盛概括道。

废话也能醒脑

大屏幕里出现了多张姚明的大头照,有龇牙咧嘴笑的,也有一脸蒙状的。姚长盛右手一抬,说,谁能模仿赶紧上台,我们有奖品还能合影。台下举手被选中的人们一哄而上,自称姚明粉丝的男生在台上拽着姚明的胳膊,坚持要单独合影,直到被两位保安拖着下了台。

坐在台下的张帆心里有点懊恼,后悔自己没冲上去。他是潘石屹的忠实粉丝,为了见偶像,他曾申请过三次潘谈会,这次特意给潘石屹和SOHO官方微博私信才拿到电子入场券。他看过好几遍潘石屹写的《我用一生去寻找》,想问问偶像,他的一生到底最终想寻找些什么。活动结束后,他快速冲到后台想合影,被好几个保安挡了回来。保安臂力太大了,他推都推不动。“太失望了。”这位游乐园组装工人带着沮丧的语气说,“真的好可惜的。”

粉丝只占观众席很小的比例,他们的需求也相对简单,就像张帆说的,“见一面,感受一下这个人,再合个影。”

占据绝大席位的创业者对潘谈会有更为实际的需求—找人找钱、推销自己的产品。“有人把它当做融资的见面会,经常拿着商业计划书过来,也有人把它当做营销平台,跟大佬合一张影就变成了我的一张海报或者一个公告栏。”姚长盛说。

在记者接触到的所有创业者里,他们的办公室或者电子宣传册上都有潘石屹的照片。这位商界大佬还曾为个别创业项目代言。也有极端的例子,江苏一位餐厅老板曾多次出入潘谈会,然后把跟这些名人的合影挂在餐厅入口最显眼的位置,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90后唐欢把潘谈会称为“一个会给你带来很多机会的舞台”。两个月前,这位打着90后F杯标签的情趣内衣创业者,穿着一身碎花旗袍,在潘谈会的舞台上给潘石屹送了一个四件套的情趣内衣盒。当潘石屹拿起其中一个黑色蕾丝边内裤时,现场欢呼声四起。会后,五六位投资人找唐欢询问有关团队、销售、创业愿景的情况,其中一位当场决定投她100万元,理由是“情趣内衣大多没什么品牌,潘石屹拿起来的那一刻起,你的品牌就有了价值”。唐欢至今还没接受那100万元,觉得自己没想清楚要怎么做这个事。

会后的很长时间里,很多陌生人加了她微信,有寻求合作的,也有聊创业感想的。唐欢同时进了很多创业群,参加了一些比较有分量的创业分享活动。前段时间,任志强过生日,她给他做了一个鲜花蛋糕,毛大庆拍照发朋友圈感叹蛋糕也成了艺术,唐欢答应毛大庆生日时也送他一个。

见面当天,一位创业孵化器的工作人员正约唐欢谈事,有意邀请她加入新创业项目。“我觉得现在我什么都敢想了。”唐欢告诉《博客天下》。一年前,她还是医院的小护士,懵懵懂懂开始在淘宝和微信上卖情趣内衣,靠着不错的颜值和身材吸引了些许顾客,但整体上她对创业没什么概念,不知道以后要发展成什么样。在那次潘谈会后,她感觉自己一步踏入了创业圈,并接触到了顶级资源。“潘总、任总、庆庆哥,这些人等我创业有目标的时候我觉得都可以去拜访,以前这是不敢想象的。”她沉默了几秒,接着说,“其实我现在也在等(潘谈会)有更好的机会能去有一个互动。”

投资人也在这里搜寻可能的潜力股。王功权、李开复、阎焱都在这儿收到过很多封商业计划书。每次潘谈会后,潘石屹会带着嘉宾绕着SOHO3Q走一圈,遇到一些新创业项目,嘉宾都会习惯性地以投资人身份,问问对方做的什么、市场反馈如何、将来有什么打算。

更多人在这个场所结识新友,人们在会前会后积极换取名片,以期获得可能的合作机会。徐东经常在潘谈会上主动加一些觉得靠谱的创业者微信,行业分布从金融、旅游到餐饮、智能硬件。闲下来时,他会翻翻这些人的朋友圈,看看现在在玩什么,有不懂的则会直接微信跟对方聊聊。“大家都是一个层级,也愿意去交个朋友,互相帮得上忙。”徐东说。虽然目前这些创业公司都不是自己的客户,但他相信跟这些正在快速发展的公司将来有无数可以合作的机会。

专做一体机的智酷CEO姚震极少参加类似活动,2015年他曾花5分钟时间在潘谈会上讲解自己的产品。推广之外,姚震觉得潘石屹、王功权这批人的创业经验几乎没有任何借鉴性,只能当故事听,最多学学潘石屹这些企业家做人做事的态度。“去一次听听就够了,创业者精力有限,没多少时间能去参加活动,那个场合很难有非常实际的收获,除非你能拉着他把自己的具体问题说一说。”

也有特例。上海一家金融公司做销售的李婷婷,在参加完外滩SOHO的潘谈会后,她的月销售成绩从两三百万增长到一千万多。她把这一切归功于潘石屹的那双手。“软软的,很温暖。”在她上前要求跟潘石屹合影时,潘石屹主动伸出了右手,并带着笑容跟她说“你好”。“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右手”,她在电话里兴奋地还原那段经历。那天,李婷婷看着潘石屹站在天台前,前后跟几十个上前合影的人握手、问好,态度始终如一。

“成功在于细节”,回到家后,李婷婷跟朋友念叨,一个大老板怎么能做到把自己放那么低。她反思自己,作为销售,常常觉着过于礼貌似乎有点放低自己。现在,她会经常跟客户问好,客户来公司时她会提前备好恰当的饮品,并直接到楼下车库,为他们摁好电梯,这让一些客户对她印象深刻,并在事后发微信表扬她的用心。而过去,她只会在办公室等着他们。

王岩曾参加过两场潘谈会,嘉宾分别是俞敏洪和冯仑。他对机场打着这些人标签的鸡汤书籍深恶痛绝,认为这些人经常说些“正确的废话”,推崇的“活出不一样的人生”观点让更多人陷入迷茫,老想着能不能做点大事。在俞敏洪那场会后,王岩记住了俞敏洪强调的一个词—守正出奇。这位一手创办了中国最大培训机构的CEO,用自己的实际经历告诫创业者,创业必须坚守底线,守正就是要坚持做正确的事,出奇要求你同时尝试一些意料之外的打法。

王岩在2014年初曾参与到朋友的创业团队里,前后参与公司的两轮融资。在长达10个月的融资过程里,他听到最多的就是圈钱、上市,天使轮、A轮的投资人要求他们三年内尽可能上市,产品变成了融资的工具,成了一种衍生品。刚开始看着自己的股份越来越值钱,他觉得特兴奋,总盘算着上市后自己好像也能变成千万身家,朋友间的饭局也变成了股市研讨会。最终因为团队内部分歧过大,王岩离开了。

在听完潘石屹跟俞敏洪的分享后,王岩跟朋友嘀咕,有时候听听废话也挺好的。

“现在大家都说快快快,好像你慢一下就错过几千万,这些人就特一本正经地跟你念经,跟你说什么是正确的事正确的人生。”说这些话时,王岩正坐在咖啡厅里,桌牌上写着“为万千创业者提供最好服务、最新资讯……”他指着桌牌对《博客天下》说,“现在大家都这样蹦蹦蹦,咖啡厅是创业者的,餐厅是互联网思维的,这个概念远比好吃重要。他们(潘谈会上)说的可能确实挺无聊的,没事去听听挺好,指不定哪句能让你醒醒脑。”

潘谈会现场,雷军、冯仑和潘石屹对谈创业话题

可能的爆点

姚明给潘谈会的观众分享的,则是自己做公益的一些认知和感触。比如,每100人里就有3个智障,每次去农村支教,对方都会为他做很多“特殊欢迎”式的准备工作,这让姚明质疑自己是否还应该亲力亲为。

聊起这些,他表情严肃,用词严谨。在潘谈会的嘉宾里,姚明算是一个特例,他很难像其他企业家那样侃侃而谈,面对现场的观众和十多个镜头,显得有些拘谨。

为调动气氛,在活动开始二十多分钟后,主持人姚长盛很快将话题转移到体育和运动。拥有完美身材的健身教练Tony被请上台,亲自示范了俯卧撑的标准姿势,并告知大家潘石屹现在一小时的俯卧撑纪录是1311个。感叹声此起彼伏,现场的气氛重新回到了高点。

一位房地产界最有运动能耐的商人,一位中国最具实力的篮球明星,人们似乎都在等待一场巅峰对决。但姚明很快以做不了为由拒绝了主持人的提议。主持人接着问他,“能不能教大家转球?”

姚明摇摇头,说“我不会”。这样的回答让现场的很多观众吃惊,连活动的策划团队都深感意外—一位职业篮球运动员竟然不会转球。

每次前期策划时,SOHO中国的推广团队都会根据采访对象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内部她们将此称为“小亮点”,比如姚明这场根据他的条件,策划了东亚表情包模仿秀和现场转球、俯卧撑环节,这些环节是每场活动的高潮。“我们最早定的风格就是轻松随意,不能是教科书那种干货分享,主要是一种经验和情感的表达,同时输出价值观,所以我们需要设计一些能调动现场气氛的小游戏。”

这些“小亮点”基本都是每场活动最利于传播的热点。最成功的,自然是送情趣内衣那次。活动结束后,以“潘石屹接到情趣内衣后说了什么?”为题的文章疯传,至今在百度搜索上保持43300个搜索答案,以至于那场活动的嘉宾李开复,看到新闻后跟主持人姚长盛抱怨,“看报道跟我没参加一样。”

姚长盛介绍,为保证这些亮点被抖出来时有真实感,事先都不会告知潘石屹和嘉宾具体的设计,但不被告知也意味着不可控。

在上海的一场潘谈会上,活动开始让潘石屹和一位女性创业者玩真心话大冒险,潘石屹输了,姑娘让他脱了一件衣服。第二轮姑娘输了,潘石屹脱口而出,你也脱。姑娘就穿着一件T恤,尴尬地站在那里,台下开始打口哨,现场气氛瞬间有微妙地拉升。

主持人姚长盛把这种尴尬称为“可能的爆点”,“尴尬有了就先压下去,再起来”。对于现场把控,十多年电视主持经历让姚长盛应付自如,他以找一个男人上来顶替女孩脱来收场。“一脱,八块腹肌,潘石屹手伸出去要碰不碰,最后就变成了那次活动传播力最强的一张照片。”

除了这些活动现场的热点设计,在话题和嘉宾上,潘谈会操作遵循媒体法则—紧跟热点。雷军来讲的那一场,正是网友戏谑他那句带着浓厚口音的“Are you ok”式英语丢了国人脸时。为呼应热点,活动前策划团队请来乐队,在开场表演了当时B站非常火的Are you okay鬼畜音乐。雷军听到后,脸唰的一下拉下来,陪着他的工作人员心里捏了一把汗,担心他一生气现场走人,或者对谈没状态。好在后来因为潘石屹主动的一句“Are you ok?”,雷军表情舒展了很多。

对SOHO内部来说,潘谈会服务于共享办公的3Q空间,活动主题也服务于这个空间的主要人群。一年前,北京上海的3Q空间入驻了大量的创业公司,潘谈会的嘉宾和对谈话题也基本全部围绕创业展开。2016年创业热度下降,入驻SOHO的创业公司占比下降40%,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中小型公司,甚至大型公司。

现在,潘谈会的主题越来越多元,2016年文化创业热度高,团队很快策划了一期网红对谈的话题,近期则打算围绕即将举办的奥运会做点相关的策划。更多的时候,他们会根据邀请嘉宾的兴趣点以及和潘石屹的共通点,去选择主题。比如姚明,近几年一直热心公益,也成立了自己的基金,而潘石屹也因公益捐助在过去两年饱受争议。所以,这期话题对谈以公益为主线,穿插创业、学习等其他话题。

这个话题推进还算顺利,直播平台花椒APP上的粉丝数从十几万开始快速上涨,到半小时冲到了两百多万,这让后台负责人、花椒项目合作运营总监崔延一度有些错愕。她的设想里,这场直播应该在百十来万。企业家不比明星,死忠粉还是少些,何况是公益这一类带有社会责任意味的话题。但最终这场大佬间的聚会式闲聊吸引了300多万流量。“人物本身自带光环,内容主题虽然是公益,但都以个人经历去推进,没什么套话。形式上亦动亦静,平均二十多分钟一个小游戏,气氛轻松,很容易赢得年轻人的追捧。”崔延这样总结。

致力于研究新媒体传播的一招创始人大尤参加过三次潘谈会,认为这个活动最大的优势在于真实。“它是一个超级真实的现场,访谈类很多时候是比较精细化的设计,比较认真的制作,潘谈会就没有太多的加工,很多还是现场提问。这些大佬在媒体前可能还戴个面具防备些,他们跟潘总是同一频道的人,聊天就会更放得开,更真实。”

冯仑

万通控股董事长

成功的道理,因为在这个创业路上就像张爱玲讲的“真爱就是撞上鬼”,鬼这件事上每个人都在说,但谁都没见到过。每个人都说自己真爱,实际上就相当于撞到了鬼。所以这是特别小概率事件。中国有2000万家公司,上市的只有几千家。他们告诉我一个数,说A轮到上市大概17万分之一。所以不要以一定成功来决定说这件事放弃还是不放弃,实际上就是你真正有自己的价值观,或者财务能力还可以,就坚持下去。创业干的都是像农民工一样的事,过去我们认为创业的感觉叫“流离失所”,现在创业的感觉像进洞房,还要穿婚纱,还有亲朋好友的祝贺,另外还要大吃大喝,最后还喝醉了,抱着谁也不知道。我觉得这其实有一些错位,所有你看到电视里拍的都是就像我们看到别人谈恋爱一样,其实那是个幻觉,进洞房容易,过日子难,一辈子有幸福更难,

最后还能幸福得在回忆中死去更是难上加难。

没有什么一定

阎焱

软银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

美国统计中发现,你入行做VC投资到你成为独立靠谱的投资决策人大概需要12.5年。在中国,我们现在有这么一个经验的累计,你在行业中间要做一万个小时,投一亿美元以后,你基本上才是一个比较靠谱的投资人,这一万个小时差不多11年。所以创业投资这个东西,全世界没有任何商学院可以说让你学完一门课一定赚钱。创业和投资是孪生兄弟,基本是手艺活,是经验积累和个人感受的东西。比如好多人忽悠说,拥抱90后,放弃70后、80后,但我可以告诉你,我们统计的数据是大概创业最成功的年龄绝大部分是在32岁到38岁之间。

你要创业成功的话,你的目标市场一定要大。巴菲特讲投资蛮简单,就是滚雪球,就是你要发现一条很长的雪道,最好是稍微湿一点,这样滚就能滚起来。创业跟你们想象不一样,往往好的创业成功的东西都不是特别艰难的东西,你天天像受刑的时候,这个东西不太够,好的东西就是你一进入对,就有一个自循环的过程。

猜你喜欢

潘石屹姚明雷军
姚明的两笔账
潘石屹,五十岁后,他决定跑步
雷军的汽车探戈
跟着姚明,为爱奔跑!
雷军的小米帝国
雷军:40岁的时候别忘记18岁的梦
一辆自行车,为何拿到雷军投资?
像姚明那样诚实
我和潘石屹闯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