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2016-09-14GULU
GULU
陪朋友去图书馆。她第一次借书,挑得仔细,我前一天刚借过,看得草草。可就在一瞥之下,发现了这本书:黑色的封面仿佛像一块黑色的大理石墓碑,标题与副标题——“《殡葬人手记》:一个阴森行业的生活研究”,仿佛是刻在碑上的铭文。这么暗黑诡谲的调调,我喜欢!
遗憾的是,自己的图书卡已用光,又不能向朋友借,当她看到我手里握着这么一本书时,脸上当即浮现出微妙的表情,我读得出那潜台词:原来你是这样的读书人?!啧啧。
只好将书放回原处。可回到家,那本黑色的书总在眼前晃来晃去,同时戴望舒的诗句也在耳畔一遍遍回响:“萤火,萤火/你来照我……”那是墓园,不,是墓园之书的召唤,怎能无视?于是第二天早早赶到图书馆,将它借回来。
“在我们这个小镇,每年我要安葬大约两百名死者。”
仅凭开篇一句话,便喜欢上这本《殡葬人手记》。它果然不负我的朝思暮想。
作者托马斯·林奇的父亲是殡仪员,他们兄弟五人中的三人,三个姐妹中的两个,都在以父亲的名字命名的殡仪馆工作,“这样算起来挺奇怪的,好像我们是个家庭农场,只不过耕耘的不是普通的土地,而是情感的沃野。我们靠他人的死亡为生”。
咦?怎么有莫名熟悉的感觉?原来,这本书是几年前我所迷恋的HBO系列剧《六尺之下》的灵感来源。
《六尺之下》是第一部把死亡当作话题的美剧,我至今还记得第一季第一集的标题“父亲死了”,而林奇也在书中以一篇《格莱斯顿的名言》深情地追念父亲:父亲去世了,兄弟几个用父亲生前教过他们的,庄重地打理父亲的遗体。“生命的意义与死亡密不可分,哀悼可以看作反方向的浪漫”,林奇写道。
在林奇的记忆中,身为殡仪员的父亲,对灾难异常敏感,即使是最单纯无害的事情,他也能看到危险,因此他忧心于孩子们从事的一切活动。当林奇身为人父之后,他理解了父亲的恐惧:他常常在半夜醒来,悄悄跨进儿女们的房间,俯身床前,听他们均匀的呼吸,他并不奢望他们成名,只希望他们好好地活着……书中透过死亡传达的爱的话语,分外动人。
林奇是一位殡葬师,也是一位诗人,尽管不愿意将两样身份联系在一起,但被媒体提起时,“殡仪员诗人”和“诗人殡葬师”,依旧经常成为他的标准称呼。
不能责怪媒体,这两样身份结合在一起,的确引起了评论界的瞩目,也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殡葬人手记》不仅热卖,被译成约十种文字,还获得了1998年的美国图书奖,和1997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提名。
“让诗歌深入黄泉”,虽然是《华盛顿邮报》抓读者眼球的标题,但诗人林奇却是以双重身份开始他的死亡见证。在译者张宗子看来:作为诗人,林奇习惯观察和思考;作为殡仪师,他的观察与思考有着与常人不同的角度,那角度就是死亡:
殓房,为愚蠢地害怕着死亡的人类准备的整洁的科学场地,它向人们显示,从生到死是何等容易;瞻仰死者的仪容,是为了直面“死的现实”,死者需要一个体面的葬礼;通过葬礼,我们弥合了死亡的发生与死亡的意义之间的距离,这也是我们赋予短暂而难忘的人生以意义的方式……
作为一位“职业的死亡观察者”,林奇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察角度,他站在“生”的边缘观察“死”,又从“死”的启程处回望“生”:他观察葬礼结束之后的送葬者,他们浏览临近的墓碑,深思的表情恰好似我们在图书馆和博物馆,研读他人的著作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时一样。
人们对待骨灰的态度,也验测出人性的厚暖薄凉:有人满不在乎,有人小心翼翼,有人干脆不来认领。有一位老太太给林奇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来领她妹妹的骨灰,妹妹的子女不肯来,她一再替他们解释,她抱着骨灰走向自己的车,打开后车厢,又关上;打开后座门,又关上;最后绕到副驾驶的座位前,非常仔细地把骨灰摆平放好,替它系上安全带,然后驾车离去。
“每一次悲伤,总有爱作为安慰”,在《手记》中,林奇写到同事韦斯利·莱斯,他是一位入殓师,在日本影片《入殓师》中,这项工作被称为“旅程助理”,为去那个世界的人当助理,也因此,对活着的人来说,入殓师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莱斯曾花费一天一夜的时间,精心缝合一个小姑娘破碎的头颅,她被一个疯子伤害致死。他所做的这一切,只为让坚持见女儿最后一面的那位母亲,能见到女儿的原样。那位母亲来了,在棺材边守了两天,哀哭不止。这在林奇看来,好的葬礼就是这样,“照顾好死者以服务生者”。
在《殡葬人手记》中,处处是有温度的同情,“这是死者对生者的告诫”:最终,我们都会去那个六尺之下的地方,但生活在地上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