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阳县刑警大队长“四哥”宋尔庆

2016-09-14由卫娟秦梦琪孙康姜金科

齐鲁周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四哥张某嫌疑人

由卫娟+++秦梦琪++孙康+++姜金科

在济阳县,刑警大队长宋尔庆“四哥”声名远播。他急公好义,真诚待人,好友甚众。刑警大队的弟兄们都喊他“四哥”,语气里透着一种亲热、信服。

用他自己的话说,跟弟兄们相处,“不能没心眼,也不能耍心眼”。弟兄们遇到难题,作为团队的核心,要有高度、要出思路。但遇到荣誉,要把心放正,公平公正。而关键时刻危险情景,要一马当先破门而入。这样的强将“四哥”才能带出一帮“嗷嗷叫” 敢亮剑的弟兄们。

作为济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长,宋尔庆带领的刑侦工作一直走在济南市的前列,其中命案侦破率自他2008年任大队长以来,始终保持100%。多年来全局有影响的大要案全部破获,集体和个人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

宋尔庆喜好运动,是济阳“冬泳”协会的组织发起人之一,用他的话说,“冬泳是对勇气和毅力的考验,破案也是对智慧和毅力的考量!坚持最后一公里,就是冬泳到彼岸,案件侦破时。”

8月16日,本刊记者奔赴济阳县,与“四哥”面对面,力图勾勒出一位老刑警的别样风采。

一双拖鞋的运动轨迹

宋尔庆,1989年毕业于山东省人民警察学院预审专业,毕业后即在济阳县公安局预审股工作,后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多年,并在监管大队工作6年,2008年至今担任济阳县刑警大队长。其工作轨迹涵盖了侦查、审讯、看管……整个链条。这使得他的逻辑、格局非同一般,常有神来之笔。

2016年济阳县“6.18”故意杀人案轰动一时,11岁的女孩艾某被发现死于家中,脖子上插着家中的水果刀。当天是周六,艾某一人在家。父亲下班后发现惨案。一时间济阳人心惶惶。

宋尔庆回忆当时情况:“案发次日群众提供消息,当日上午9时许一穿蓝色T恤、浅色短裤、表情异样、三十多岁的男子乘受害人所在单元的电梯从地下室离开。”一位住户和此人同乘坐电梯下楼,疑犯先摁了一楼,接着摁到负一层。负一楼是储藏间,此住户感觉疑犯比较面生,非住户到储藏室干啥?

观看视频时,宋尔庆一眼瞧见了嫌疑人脚上的拖鞋,基本划定了他的活动范围。一般偷盗者多会随时做了跑路准备,鞋子的方便利落至关重要。宋尔庆反复思考,“拖鞋这种随意、便利的鞋种说明嫌疑人在小区四周有落脚点,案犯作案有随机性加空闲性。”调查研究后,宋尔庆认为,罪犯极有可能为小区附近医院的病号陪护人员。陪护人员往往衣着随意、多选拖鞋,而且时间空闲、经济拮据,符合随机作案要素。这就节约了大量撒网排查时间和警力,减少了罪犯逃脱的可能。

专案组民警通过侦查,获取了具备辨认条件的犯罪嫌疑人的正面照片,并顺线追击,成功提取了犯罪嫌疑人的DNA。利用济南公安局的技术手段,初步确认了嫌疑人的身份。

宋尔庆将专案组民警兵分三路,一路在嫌疑人的老家蹲守,一路蹲守医院,一路调取相关视频信息,分析其活动轨迹。三路兵马冒着酷暑高温、蚊虫叮咬和滂沱大雨昼夜蹲守。在案发76小时后,扮成医务人员的民警,在医院重症监护室走廊上将酣睡的犯罪嫌疑人高某立成功抓获。

高某立刚刚刑满释放,在医院陪护其母,因为手头拮据,他趁闲干了这一票。他以为警方会习惯性地布网防止嫌犯外逃,而自己在医院按兵不动是最好的选择。警察或会查旅馆或会查进出车辆,但在医院陪护不需要身份证登记,也不需要外出走动,等这阵紧张气氛一过,他就“安全” 了。没想到一双拖鞋让宋尔庆锁定了他的藏身之地。

在鞋子上栽给宋尔庆,高某立并非第一人。

“我经常跟弟兄们说要换位思考,充分想象犯罪分子的情景,身临其境站在罪犯角度考虑怎么实施犯罪计划, 往往能分析出犯罪路径、犯罪计划。”

“前几年的通信电缆还是铜质,较为值钱。”一犯罪嫌疑人白天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转悠修屋顶漏水,同时踩点,晚上盗窃。收集其流窜作案时间、地点后,宋尔庆逐步研究出了规律, 绘制出嫌疑人的活动轨迹,推测出他可能的犯罪时间和区域。他料定的某区域可能是下一个犯罪现场,安排重兵蹲守,次日果然发现了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嫌疑人惊慌逃窜。宋尔庆分析:“此人在济阳疯狂作案,一定不是济阳人。他逃跑会选大路,而不会选择容易迷路的村间小路。”装入嫌疑人的逃跑“头脑”后,宋尔庆判断:“220公路方向明确,是一个可靠参照物,鉴于刚在此处拦下其作案车辆,他定不敢从此道逃跑,是我的话,我会沿着黄河大坝去往济南。”宋尔庆据此一路追踪,在早上的黄河大坝晨练者中果然发现了端倪:别人都神态轻松,腿脚干净, “有个人看起来就不正常,穿胶鞋,全是露水。”宋尔庆当机立断此人便是盗窃电缆者,随后实施抓捕,果然证实其判断。

预审专家的“穷尽”之力

2012年6月15日,济阳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报,在济阳县崔寨镇周家村南的黄河内发现一尸体。死者为男性,身高182CM左右,尸体腹部绑有一条绳索,前胸及后背部多处锐器伤口,部分深达心脏、肺脏、肝脏等重要器官。经确定,死者为菏泽市曹县人张某雷,山东省某学院餐厅承包人之一,于6月10日下午失踪。

经调查,该学院餐厅另一承包人张某及其厨师胡某阳进入警方视野。经审讯,二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张某离异,精明干练。张某雷多次公开对其示爱。张某趁机向其借款11.9万元。6月初,一厢情愿的张某雷以催要欠款为由,多次纠缠张某。欲把欠款据为己有、彻底摆脱张某雷纠缠的张某,向大龄单身的厨师胡某阳示好,并流露出对张某雷纠缠的厌恶。胡某阳随即表示要永绝后患。

6月8日下午,张某驾车与胡某阳外出,两人密谋并踩点,将杀害张某雷的地点选择在济阳县崔寨镇徐家村南黄河大堤附近。为彻底拴住胡某阳,当夜张某与胡某阳共宿宾馆。次日,胡某阳备齐了尖刀、锤头和绳索等作案工具。

6月10日下午5时许,张某以放松心情为由约张某雷外出,望眼欲穿的张某雷不顾餐厅的忙碌,立即赴约。路上,张某不断挑拨,胡某阳更加反感张某雷。当晚9时许,胡某阳见面后即训斥张某雷,并打了他两巴掌。趁其不防,胡某阳将张某雷连捅数刀,将其残忍杀害。然后,胡某阳将尸体抱上捷达轿车后备箱,沿黄河向下游行驶十余公里后,把尸体捆上石块沉入黄河。

两人的供述可谓“天衣无缝”。宋尔庆听完专案组干警汇报后,却陷入沉思。张某雷是182厘米的大块头,杀人、移尸、沉尸由体量稍小的胡某阳独立完成?胡身上为何不带伤?预审专业的背景让他对此案感觉异样。回想起在监察大队看管嫌疑人时于逃犯和余罪方面的多次突破,他决定与胡某阳亲自见面。针对宋尔庆的疑问,胡某阳的供述倒也合理。他说张某雷觉得理亏,以为自己只是想出出气而已,打一顿就算,才放弃了抵抗,自己是趁其不备下的手。可惜他遇到的是宋尔庆。宋尔庆在监察大队工作多年,嫌疑人的各种鬼态了如指掌。

“经过与胡某阳2个小时的面谈,我断定另有隐情,谈话时,他的眼神飘忽,没有供述后的如释重负。”

随后,专案组干警带着疑问对载尸车辆进行了细致勘查,将作案车辆后备箱里提取的遗留痕迹送市局检验,果然发现了第二人的DNA——与曾在常州市监狱服刑的刘某财一致。

宋尔庆觉得胡某阳对刘某财的掩护多有不合常理之处,他运用各种技巧进行再次审讯,刘某财在宋尔庆们的眼神较量和心理暗示之下,终于吐露了一起两人合伙抢劫杀人的积案。

2002年10月15日,刘某财曾伙同胡某阳在外省抢劫并杀死了一名出租车司机。外调组民警迅速赶到外地,提取了案发现场烧坏的领带和受害人父母的血样。事隔十年,在济南刑科所专家的努力下,他们在烧坏的半截领带上检测出死者和胡某阳的DNA,接上了证据链的重要一环。案中案就此完美告破。

他在此案的表现,让人想起他最常跟弟兄们说的一句话:你穷尽了吗?“穷尽”是一种极致、一种境界。多年来,他以此立身,也将此放大为所经历的每个团队共同的气质。

2013年12月,济阳县发生一起碎尸案。宋尔庆利用图侦、技侦、网侦、情报与传统手段交互运转,各警种间信息的无缝对接,6个昼夜即侦破了这起杀人抢劫碎尸案。并以穷尽之风,辗转山西、陕西、广州等地,抓获嫌疑人。最让人佩服的是,嫌疑人已经将尸体粉碎成肉馅抛进黄河。但宋尔庆却带领干警在第一时间到抛尸地点用网状工具捞取证据,大海捞针一样捞出一捧 “肉馅”。省高院对此案大为赞赏,称其案件研判透彻,证据确实充分,可为“铁案”代表。

警院毕业后,宋尔庆从事过多年预审和看守工作,可以说“阅人”无数。特别是在监察大队工作的6年零50天,天天24小时一刻不能松懈。“当时号里二百来人,人与人不同,目的却一致,老虎般个个都想挣脱牢笼。”而他工作的“6年零50天”,无一事故发生。

在看守所的日子里,宋尔庆满眼都是“事”,多年与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打交道,练就了他明察秋毫、独具慧眼的本领。他并不满足于看守等常规工作,预审的专业背景还让他在第二战场清理余罪、推敲逃犯上多有斩获。

“有段时间,监狱里异常安稳,那些爱寻畔滋事者都很安静。我就觉得不大对劲。”他加密清监频率,加大清监力度,并有针对性地找罪犯谈话。宋尔庆在监舍里搜出一些在押人员的小“玩物”。但他没有放松警惕,凭直觉继续严密盘查。正是他的这种“穷尽”性谨慎让一起越狱案胎死腹中。

2003年,号里收容一名本科生张某军,此人言语不多,心思极为缜密,在外边结交一帮朋友,在里面也能号令一帮狱友。张某军组织策划一起集体越狱,因为宋尔庆的频频清监而不断受挫。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我们监管他们,同时他们也在观察我们,有哪些狱警警觉性强,哪些打报告容易通过……”张某军要求狱友们在提审时注意钥匙的位置,企图寻机骗狱警开门袭警逃跑。“他们都很厉害,牙刷可以磨成尖刀,小竹棍可以变成针,更有甚者打上针鼻穿针引线。”他们甚至积攒了一些小绳头,准备接起来,利用绞盘原理,拉弯钢筋,以逃之夭夭。在被宋尔庆洞察越狱企图时,张某军等人已经把“放风场”一道铁栏杆磨断了一部分。张某军的心思不可谓不缜密、其领导力和执行力也可圈可点。但是,他遇到了以“穷尽”为圭臬的宋尔庆。宋尔庆由此受到了省厅、市局和县局的高度赞扬,并由此掀起了全省监管场所“整治行动”和“破案比武”竞赛活动。他的“穷尽”,辐射到了全省同行。

“四哥”也是“生产力”

科技的发展给侦查提供了新的破案维度,也为犯罪提供了便利,一些新型犯罪手段如不及时了解,极易造成刑警的“被动”。宋尔庆如一部随时更新系统的笔记本,不断收集新型典型案例,升级自己以引领团队。这是他作为“四哥”的重要一面。但 “四哥”之名,含意丰富,可多维发力。

16年前,济阳县仁风镇王沙村发生一起恶性杀人事件。

死者张某平与马某芳是夫妻。据村民反映,犯罪嫌疑人张某生是张某平的堂弟,张某生与马某芳长期一起在外打工,平时关系暧昧。2000年7月14日晚,张某生喝酒后到张某平家中,要求他们夫妻俩离婚。两人发生争执,厮打中张某生持刀将张某平乱刀捅死,马某芳见此事败露,遂服农药自杀。

当晚,作案后的张某生趁着夜色潜逃。这一逃就是多年。

2008年宋尔庆上任后,开始“穷尽”此案。他组织专案组民警先后辗转新疆、江苏、河北、云南及山东的东营、潍坊、济南、滨州等地,对其不懈追踪,行程上万公里。狡猾的张某生反侦查能力极强,且生性多疑、居无定所,为缉捕工作带来了极大难度。

2011年“清网行动”期间,宋尔庆带领刑侦干警数次赶赴东营河口区孤岛镇追查张某生下落,而罪犯却提前潜逃至新疆。2012年的“攻坚行动”结束后,张某生再次回到东营,他先后化名为张某东、王某红、魏某亮、贾某生等等。为了躲避警方,2013年母亲去世、2014年独子结婚他都没有露面。

多年来一直紧盯此案的宋尔庆以办私事的名义前往东营与同学、朋友小聚。“四哥”之名,在东营的济阳人中渐有影响。好交友的他与建筑行业李某某等谈得甚为投机。宋尔庆判断罪犯潜逃前从事建筑行业,无其他技能,隐蔽性比较强的建筑行业应该是其重要落足点。他在和李某某等的交往中,了解到很多东营建筑行业信息。由此,他能够在东营建筑行业有的放矢地查找符合案犯特征的人员。

“东营市某村居住着大量外来人员,排查起来相当费劲,又不能使得张某生警觉,我们便化装成调查员,挨家挨户进行走访,为了模拟得逼真,我们还制作了调查员证件以及表格。”

2015年3月初,警方得到消息,基本符合嫌疑人条件的有八名。“四哥”发动自己在东营的好友,以请客吃饭为名。得到了部分嫌疑人的DNA检材,张某生恰在其中。

2015年5月1日下午,宋尔庆带领专案组干警再次奔赴东营。在河口警方协助下,缉捕组干警以查居住证为由,敲开“贾某生”的出租屋。好笑的是,张某生面不改色,声称自己叫“王某红”并主动掏出随身携带的身份证,利用他转身之际,缉捕民警一个锁喉,将其制服。

在这场长达15年的追逃中, “四哥”的好友们发挥了临门一脚的作用。

“四哥”的好友遍天下,得力于两点:一是四哥待人诚恳热心。外地警方来办案,“四哥”总是穷尽心力,拿别人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四哥常言,仗义路多,反之墙多。他的为人处事风格也影响了“四嫂”。“四嫂”在县医院工作,常常接到电话,张口叫“嫂子”。甭管认不认识,“四嫂”都习惯性地热心帮忙,反正都是“四哥”的兄弟和朋友。二是四哥喜欢“吃亏”,不管是在队里还是冬泳队或其他场合,四哥信奉“吃亏是福”。他习惯于把利益让给他人,他人自然会投桃报李,把“四哥”敬重在心。

“四哥”耐人寻味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带领济阳刑警一班兄弟们不断演绎着新的传奇。

猜你喜欢

四哥张某嫌疑人
四哥
你非叫我跑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白霜
定位嫌疑人
四 哥
20年了,我还是嫌疑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