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像是电视电影所谓文艺片
2016-09-14朱白
朱白
称《喊·山》粗制滥造多少有点不公平,但无论从画质、表演,还是故事本身、叙事方式等角度来讲,这确实又是一部相当古朴落后同时也背离现代的电影。在文艺片可以下跪求排片的今天,这类打着文艺片旗号的作品真的有必要存在吗?它们真的是电影欣赏的一种必需品吗?文艺片如果都这种质量和质感,那么作为一种类型,它们确实还有必要继续存在下去吗?
《喊·山》的一点背景
作为一部曾经打动过人的小说,《喊山》曾经备受瞩目。不仅相继荣获过鲁迅文学奖(我国最高文学奖)和人民文学奖,也在读者那里获得了相当好的口碑。从人们相对被忽略的视角出发,描写山区里的人性,这多少还有点走经典故事套路捷径的意思,读者既可以获得猎奇的乐趣,也有被重重一拳击中的效果。
而这样一部堪称著名的小说,虽不至于像网络大IP那般拥有受众,但在故事上表现的复杂人性还是吸引了不少导演。同名电影其实在2013年就已经拍过一部,导演李彦廷,豆瓣评分还不低,7.6分。但这种只能“拿来主义”的普遍性做法,其实还是另一种浮躁心理,力所不逮,又对于好故事有着本能的追逐欲。
很多年来,我们的电影导演一直处于过分依赖文学作品的婴儿期阶段,这里既有从小说直接改编过来的大量电影,也有请成熟小说家为之操刀剧本的。就不提“第五代导演”创造辉煌时是多么地倚重当年的先锋小说家了,就说曾经一段时间很多优秀影视剧也都是来自于小说家的点子和脚本,便能看出我们的影视艺术是多么地受制于文学创作。我们缺乏具有创造性的作家电影,更缺少对叙事有自己独特思考的电影导演,看重小说故事这没问题,但对于好的小说故事总是趋之若鹜,这多少有点违背电影初衷吧。这也是华语电影严重滞后的本质原因之一。
对悲伤故事的渲染最见功夫
跟前一部改编的电影相比,这一次的电影名字中间多了个“·”,“喊山”变成了“喊·山”,然后就有更多的人知道了,去了釜山电影节,还拿了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导演等奖项。但其实《喊·山》的成色对比三年前没有多少改变,你说这部电影是二十年前拍的我也信,不管是叙事手法还是画面质感,以及片中对人物的细节刻画,都显示了某种粗糙和无能为力感。
哑巴妻子看到自己老公命垂一线时,村里的父老乡亲都跑过来既是关注也是围观一桩热闹,而此时故事要交代的是这巨大的悲伤所应有的感染力,以至于会为后面的故事做一个铺垫,但电影在此却表现得相当平滑,包括群众演员的调度和几位主演之间的细节变化,都像极了一部糊弄过去的电视剧场景,既无突出的镜头表现,也没有演员的个性化表达。这种悲伤的故事渲染其实最见导演的功夫,过火了就是煽情,表现不够则无法烘托出场面的气氛和为后面的叙事做好铺垫,此处足见导演杨子的稚嫩和底气不足。
叙事上笨拙不一定就是坏事,也不说每部文艺片都要有《路边野餐》那种叙事野心才算是合格,但《喊·山》在故步自封的基础上也相当俗气地去揣摩一个大山里的人性故事,就显得比较粗浅和浮皮潦草。这当然不是有效的电影手段。
文艺片不应该成为叙事无力挡箭牌
不管是2013年的那部《喊山》,还是最近的这部《喊·山》,其导演都是较为年轻的八零后导演,这既可以说明我们的年青一代导演正在登上舞台,也似乎可以看出来所谓年轻并没有为艺术带来什么朝气。
《喊·山》中大段大段味同嚼蜡的叙事性镜头,你能说这些比照张艺谋陈凯歌当年更具有开创性意义吗,即便对比贾樟柯王小帅那一辈的导演,也丝毫看不出任何冲劲儿和突出的自我意识,有的只是平铺直叙的讲述,而讲述的内容又是作家事先早就写好了的。所以,作品不尽如人意就是不尽如人意,不能拿年轻或者文艺片三个字来搪塞。文艺片不能成为什么豁免批评的理由,也没法将一个没才华没努力的导演送上名利双收的位置。
从王全安开始,“文艺片”就太被宽容了,一方面靠朴实原始粗糙几乎没有技术含量的电视电影手段来糊弄人,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不与人交流性作为幌子,“你看不懂是你的问题,恰好可以说明我的表现力太超前”这样的逻辑不知道蒙蔽了多少观众,同时也欺骗了导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