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穷苦之言易好?

2016-09-14

南方人物周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席子李贺曾子

邹金灿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真正的诗人,总是敏感而深刻的。

这首诗是李贺诗集的压卷之作,它的前面还有一个短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与这首诗相关的事情是这样的:喜欢求仙问道的汉武帝,曾经派人用铜铸造了一个仙人,铜人高二十丈、大七围,手捧盘子以承接天上甘露。到了曹魏的时候,魏明帝下令把铜人从长安迁到洛阳去,但人们在拆运的时候,发现铜人竟然流下了眼泪,于是停止了搬运。

铜人流泪一事,应该只是传说。在史籍记载中,铜人之所以没有搬到洛阳,是因为它太重了。不过,这并不是李贺关心的方面,他关心的是兴亡。“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堪为不朽名句。宋人石延年以“月如无恨月常圆”与“天若有情天亦老”对仗,为人称赏,然而这句明显不如李贺的句子沉着,两者无法匹配。

在这首诗里,李贺仿佛就是那个流泪的铜人,而他只不过活了27岁而已。

李贺的诗有很浓的感伤色彩。例如《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他是在说,人生苦短,须及时饮酒。又如《梦天》:“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时间迅速逝去、九州轻幻如烟、大海化为一杯水……这些奇幻表述的背后,是李贺对人生乃至世界的虚幻感。

是的,他经常触及“生死存亡”这些深切重大的问题。这种思考,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试看大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怨恨、恐惧、计较,我们就知道,能够随时意识到自己并非长生不老的人,其实不多。

不仅如此,今人甚至讳谈死亡。譬如在某些电梯里,4楼成了3A楼、14楼改为13A,因为“4”字的发音与“死”相近。讳死心理起于何时,难以细考,但这迥异于古贤的思想,则确然可见。

古人并不讳言死亡。孔子在匡这个地方遭到当地人的围困,弟子颜回一度在乱中失散。见面后,孔子说:“吾以汝为死矣。”颜回说:“子在,回何敢死!”这个对话是严肃之谈,它可不是玩笑,因为在这场劫难中,孔子是随时有生命危险的,以至于他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此外,孔子曾如此评价学生子路:“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因为子路性情刚烈,孔子担心他不能寿终,后来子路死于卫国内乱之中,孔子的担忧不幸成真。从这些细节里,都可看见古人面对死亡时的坦然态度。

曾子临终时,所寝卧的席子很华美,一名童子看见,无意中说了这么一句:这是大夫用的东西啊。曾子并非大夫阶层,他意识到自己违礼了,马上要求儿子曾元换席子。曾元不同意,说:“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意思是:您的病很严重了,不能随便动,如果您活到明天,我就把席子换掉。在这种时刻,曾元也不避讳言死。这件事的结果是:在曾子的坚持下,曾元把席子换掉,还没在新席子上躺安稳,曾子就去世了,做到了终生不违儒者本色。

古贤不讳言死,其实就是他们常思考生死问题的体现。对于他们来说,死且不讳,因此遇到失意之时,更不避忌发出哀音。“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的原因在于,严肃生命所发出的穷苦之言,往往触及人生深层问题——比如生死——这已不仅是一己悲欢了。

至于那些总是意识不到自己不能永生的人,往往不仅忌讳言死,更恐他人嗤笑,连愁绪也不敢吐露。这些人读李贺的诗,多半不能卒章,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比李贺奋发有为,而是因为他们的思力无法承受李贺如此沉挚的遗音。

编辑 郑廷鑫 rwzkwenhua@163.com

猜你喜欢

席子李贺曾子
“一席话”的来历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鬼才李贺
曾子杀猪
凉席突然不凉了
李贺的诗不合逻辑?(上)
席子好厉害的
——吃饭、当官都和席子有关
凉席突然不凉了
曾子杀猪
诗鬼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