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弘扬生态文明 倡导绿色发展的佳作
——读吴季松教授专著《生态文明建设》
2016-09-14周民良
□ 周民良
一部弘扬生态文明 倡导绿色发展的佳作
——读吴季松教授专著《生态文明建设》
□ 周民良
吴季松教授的专著《生态文明建设》一书,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1月出版。阅读这本近40万字的书稿,有三个深刻感受:一是作者对生态与文明关系的不倦思考,二是作者对人类必将进入世界文明新时代的不息向往,三是做一个生态文明时代的人的不懈追求。这些恰恰与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国实践相呼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观,强调“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应“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我个人认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与大力推动下,中国生态环境形势正出现重大拐点,促进生态功能改善、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机遇已经到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全球范围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发展规律。在人类的低发展水平或者说原始状态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相互和谐,“天人合一”,这一阶段生态发展条件好,但是社会财富基础十分薄弱。在人类迈入高发展水平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和谐的。这一阶段社会财富得到极大丰富,但是生态环境依然保持良好,经济增长主要不是建立在外延型扩张基础之上,而更多地依赖于技术创新。在由低发展水平迈向高发展水平过程中,传统工业较大幅度地扩张,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外延型扩张,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生态环境存在恶化趋势。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让人类的发展退步到原始状态,而是更好地促进人类发展迈向人与自然和谐的高级阶段。当然,从文明变化规律来看,通常的轨迹是先发展物质文明,推动工业革命;而后更加注重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毕竟,生态建设需要大量投入,“仓廪实而知礼节”,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赖于物质文明基础。但是,现代生态文明既承继物质文明又是对物质文明的超越。在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基础上,人类就有了更高的价值追求。物质文明增进了人类对生态建设的投入,也扩大人类对生态文明的需求。“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在社会财富不断丰富和人的富裕程度明显提高后,生态文明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义和诠释,高水平续写人类文明演进的新篇章。
尤其是,我们已经有了可以增加投入改善生态环境的庞大物质财富,有了对治理雾霾之类环境问题的社会共识,过度消耗资源与环境的诸多产业出现过剩状态,实现生态友好的内涵型经济发展的技术与人才规模不断强大。尤其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生态建设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果断措施应对累积已久的生态问题。因而,我对中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前景充满期待。我们应该有攻坚克难、久久为功的信心与决心,从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的高度出发,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贡献中国理论、提供中国方案,实施中国行动,体现中国担当。
伟大的社会实践需要杰出的科学理论做支撑。纵览古今中外发展史,大量的经济中兴、社会变革、政策创新、时代进步,都有知识分子的不倦努力和大声疾呼在其中。不同历史时期,科学界、知识界以其自身专业基础为依托,以振衰起弊为己任,以兴国惠民为目标,呼吁新政、引导潮流、探索规律、倡导文明,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尽心竭力。在中国新时期生态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知识界也同样承担着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显而易见,在促进生态建设上,有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要做。具体地说,更好地分析中国生态建设的演变历程,描述中国生态环境变化的进程、现状、格局与分布,刻画生态环境未来变化趋势,揭示中国生态环境诸多问题的成因,提出中国生态建设的科学规律,形成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强中国生态建设顶层设计,完善符合改革方向和生态建设实际的政府与市场结合型体制机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政策体系,促进企业、民间包括NGO和媒体等各类主体形成生态建设合力,重视构筑服务于生态建设的现代智库体系,在对外开放中汇集全球智慧和力量支持中国生态建设,等等。这林林总总的诸多问题,由中国现实生态建设的宏大实践提出,需要生态研究的理论和政策工作者悉心探索,不断挖掘。正如吴季松教授在《生态文明建设》一书的前言中借助基督教文明所说,生态文明建设有诸多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需要解答。以我个人粗浅的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一书也是作者在长期面对生态问题后,做出了独具特色的一些解答。
通读吴季松教授的新著,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突出特色。
一是紧扣时政新变化,把握政策新趋势。吴季松教授曾在政府管理部门任职多年,对于党和政府政策变化反应迅速。比如,五大发展理念于2015年10月底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而在吴季松教授2016年初出版的专著中,就提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善于结合生态变化现实,提出符合实际的新建言。比如,吴季松教授十分关注生态修复,主张用更好的政策手段促进生态修复,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平衡、开发资源与节约资源的平衡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在《生态文明建设》新著中,提出以国际同类条件较好的生态系统作为参照系,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建立终身追责的管理制度,等等。这些新的思路和设想,体现了一个长期呼吁生态建设之学者的社会责任。
三是重视总结生态规律,展示一个学者不断进取的新学识。比如,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科学修复生态的十大规律;结合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态现状,提出水和大气是两个退化严重的核心子系统;结合与黄秉维先生生前的学术交流,探讨生态环境的概念来源,并由此拓展了自己对“生态环境”概念的见解。
四是重视案例总结,体现一个行者不断记录和思考的新视野。中国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新著也很好地体现了吴季松先生知行合一的学术观念。在吴季松教授的新著中,不仅描述了北京、黑河、扎龙湿地、青草沙水库这样的国内案例,也介绍了阿根廷与乌克兰等地的草原、极地冻土、古巴海岛、新西兰森林、文莱与尼日利亚的雨林等生态系统。
汇聚古今之智慧,博采各国之众长,是构建中国特色生态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生态政策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全国的生态理论研究者持之以恒地付出巨大精力加以总结、分析和提炼。吴季松教授几十年来一直献身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事业,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撰写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和研究专著,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本书的重要贡献,正在于借鉴各国成功实践,发掘中国各地生态建设经验,探索生态建设规律,展现吴季松教授写作本书的独特视角。本书融知识性、学术性和通俗性于一体,理论娓娓道来,写作手法灵活,文字生动、夹叙夹议,见证了作者撰写此类著作的新尝试。这也恰恰还原了吴季松教授本人的特质:博学、精思、广见、多闻。本书涉猎广泛,主题突出,思路清晰,案例纷呈,是一本颇有意义和价值的专著。对于从事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工作的广大读者,本书无疑具有参考与学习价值。
当然,构建基础扎实、学理精深、内涵丰富、逻辑严谨的生态建设学科,为解决中国生态问题,走中国特色生态发展道路提供开拓性、创新性的理论体系、理论框架、理论话语,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发现问题、拓展方法、阐释思路、扩大交流方面不断地汇集智慧和积累能量,在理论研究中不断积小胜为大胜,这有赖于众多学者在此方面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笔者也期待吴季松教授在未来研究中奉献更多佳作,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