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湾区城市生态文明·鹏城倡议

2016-09-14

中国生态文明 2016年2期
关键词:鹏城湾区船舶

湾区城市生态文明·鹏城倡议

深圳的四月,春盈南海万山绿,花漫鹏城千里红。我们,来自全国各地参加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大鹏策会的同仁,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2016年全国两会精神的重要时刻,齐聚深圳大鹏半岛,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遇、新挑战”为主题,围绕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方向、新路径,通过主题演讲、互动对话、案例研讨等系列活动,交融智慧,分享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一致通过《湾区城市生态文明·鹏城倡议》会议宣言。

我们看到:

当今世界,湾区城市以其独特的自然禀赋、开放的经济环境,在全球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湾区的大中城市率先发展,也在全国发挥了巨大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国家战略的强大支撑。

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湾区城市急速扩容、人口激增,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陆源入海污染形势严峻,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海洋环境灾害时有发生。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更少资源能源消耗、更低环境成本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亟需破解的难题。

我们认为:

优美环境是湾区城市最核心竞争力。湾区是大陆与海洋的连接点,拥有陆海复合型自然禀赋。湾区城市依海而建、因港而兴,生态资源是湾区城市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湾区城市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我们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湾区城市有责任引领全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我国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高度。作为率先发展、较早承受环境压力的地区,湾区城市有责任、有义务引领绿色发展。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大胆先行先试,率先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关系难题,为我国实现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倡议:

坚持海陆统筹。坚持陆海并重、防治并举,把海洋环境保护与陆源污染防治结合起来,推行排海污染物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大幅度减少陆源污染。加快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实行海洋生态红线区常态化监测与监管,确保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得准、守得住。

坚持标准引领。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建设生态文明要从发展源头抓起。要以发达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为借鉴,按照严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建立能耗、水耗、地耗、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等地方标准体系,通过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提升湾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质量。

坚持多元共治。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齐抓共管局面。发挥政府调控和主导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发挥社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坚持绿色港口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推进船舶港口污染治理。设立船舶排放控制区,全面使用低硫油。鼓励采用更清洁的船用燃料,推广使用更高效率、更低排放的船用发动机。推动靠港船舶全面使用岸电,全面实现港作机械电气化、燃气化改造。

我们呼吁:

加快出台船舶岸电供电强制性法规,制定船舶燃料油和船舶排放国家强制性标准,加快设立覆盖专属经济海域的船舶排放控制区,充分运用现代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湾区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湾区城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机制,共同应对陆源污染、船舶用油污染、海洋环境灾害、海洋垃圾污染等问题,共同推动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努力实现陆海协调、人海和谐发展。

质量深圳,醉美大鹏,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巨大魅力。深圳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不悖。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主动应对、积极作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猜你喜欢

鹏城湾区船舶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腊八节(外一首)
个人创作感想:《改革创新之城·鹏城深圳》
个人创作感想:《改革创新之城·鹏城深圳》
船舶!请加速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