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科杂草小马泡危害玉米
2016-09-14霍静倩张志强王艳辉张金林
张 哲, 霍静倩, 张志强, 王艳辉, 张金林*
(1.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保定 071000;2. 河北省沧州市植保站,沧州 061000; 3. 河北农业大学生命学院, 保定 071000)
葫芦科杂草小马泡危害玉米
张哲1,霍静倩1,张志强2,王艳辉3,张金林1*
(1.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保定071000;2. 河北省沧州市植保站,沧州061000; 3. 河北农业大学生命学院, 保定071000)
小马泡(Cucumisbisexualis)属于葫芦科黄瓜属的一年生匍匐草本植物,属于我国特有植物,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和安徽等地,喜生于山坡、田边和路旁。2014年作者在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玉米田间调查时发现了小马泡的危害。目前,小马泡对玉米的生长构成严重影响,常规的防除技术很难防治,因此,亟须制定小马泡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小马泡;危害;玉米
2014年7月,河北省沧州市植保系统技术人员在南皮县进行田间调查时发现一种新的葫芦科杂草严重危害玉米,经河北农业大学生命学院王艳辉副教授鉴定,确认该杂草是小马泡(CucumisbisexualisA.M. LuetG.C.WangexLuetZ.Y.Zhang)。小马泡是葫芦科黄瓜属[1]一年生匍匐草本植物,别称“马包”,属于中国的特有植物。目前,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已有发生报道[2-5]。本岗位团队成员已初步查明该杂草在河北省南皮县、霸州市、大城县、易县、徐水县、清苑县、高碑店市、涿州市等市县均有发生并严重危害玉米,经沧州市植保站调查,一般小马泡的危害可造成玉米减产20%~30%,严重的可达50%以上。
小马泡的果实形似西瓜,有农民称之为“马包”。其植株茎纤细,上面密被白色糙硬刺和疣状突起;叶片肾形或近圆形;果实表面覆纹为深绿色条带,未成熟果实果皮底色为浅绿色,成熟后变为浅黄绿色,果肉极薄,果实有香味,味微苦,不可食用[6]。有研究对其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其花粉近球形,大小为45.8(40.5~51.2)μm×44.5(41.0~48.1)μm。具3孔,孔圆形,孔膜外突,孔膜上具疣状雕纹。外壁具大量大小不等的穴状雕纹和少量的坑状雕纹[7]。
田间调查发现,小马泡在玉米田发生的密度一般为30~50株/m2,但小马泡单株的生物量发生较大,即使在10~15株/m2的情况下也可覆盖整个玉米的行间。小马泡有卷须,可以缠绕玉米的植株或叶片,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在南皮县田间调查发现,一般小马泡单株的果实数在10个以上,果实变黄后很容易自行脱落,通过在实验室对单果种子统计发现,一般单果的种子量在120~145粒,因此小马泡的单株种子量一般在1 200粒以上。小马泡的发生与危害情况详见图1。
图1 小马泡形态特征及危害状Fig.1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of Cucumis bisexualis and its damage
小马泡的花期在每年的5-7月,果期为7-9月。该杂草在田间地头或路边偶有发现,一般情况下果实成熟后,种子会自然遗落在土壤里,来年即可继续生长繁殖,抗逆性较强,生产上常用的玉米田土壤封闭除草剂及苗后茎叶处理剂对小马泡的防效较差。
目前,小马泡在河北省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与危害面积尚不明确,本团队研究人员正在对小马泡的生物学特性、入侵危害特点、传播途径和综合防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3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203.
[2]路兴涛, 张勇, 马士仲, 等. 山东省泰安市苗圃杂草调查[J]. 杂草科学, 2008(2): 37-39.
[3]何家庆, 葛结林. 安徽省外来入侵植物现状及于其他地区比较[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2(4):82-89.
[4]林敏, 郝建华, 陈国奇. 苏州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组成及分布[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 21(3): 98-104.
[5]朱长山, 田朝阳, 吕书凡, 等. 河南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及统计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41(2): 183-187.
[6]张楠, 栾非时, 高鹏. 4份野生瓜类材料抗病性及形态特征和SSR亲缘关系研究[J]. 园艺学报, 2012, 39(5): 905-922.
[7]杨德奎, 马成涛, 宋艳梅. 葫芦科8属11种植物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J]. 广西植物, 2008, 28(2): 148-153.
(责任编辑:田喆)
A report of a Cucurbitaceae weedCucumisbisexualiscausing damage to corn
Zhang Zhe1,Huo Jingqian1,Zhang Zhiqiang2,Wang Yanhui3,Zhang Jinlin1
(1.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071000, China; 2. Cangzhou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of Hebei, Cangzhou061000, China;3.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071000, China)
Cucumisbisexualisis an annual herbaceous creeping plant, which belongs to Cucurbitaceae,Cucumis. The weed is native in China, and has a better ability to grow in hillside, field and roadsides. In China, it mainly occurred in Jiangsu, Shandong and Anhui. In 2014, we found thatC.bisexualisappeared firstly in Nanpi County of Cangzhou City. Now, it has caused serious damage to corn and the conventional control methods are nearly ineffective. So, it is high time for us to make an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ology system forC.bisexualis.
Cucumisbisexualis;damage;corn
2015-01-24
2015-02-12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创新团队
E-mail:zhangjinlin@hebau.edu.cn
S 451
B
10.3969/j.issn.0529-1542.2016.0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