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国家队」使命担当 熔铸「强军梦」铁壁铜墙

2016-09-14龚远会

军工文化 2016年7期
关键词:空空导弹竞标国家队

本刊记者/龚远会

践行「国家队」使命担当熔铸「强军梦」铁壁铜墙

本刊记者/龚远会

这个国家队的远大理想,是在技术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

我们会拿什么来定义一个人,是他所处的位置?不,是他前进的方向。

人如此,企业如此,国家亦是如此。位置与方向,互为因果。

在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以下简称“导弹院”)55周年之际,笔者尝试探讨一个高科技军工科研企业“位置”与“方向”的命题:他历经的坎坷,艰难跋涉;他曾创造的辉煌,所处的巅峰;他为重回巅峰,百折不挠;他经历,他征服,他归来……

我们试图通过剖析导弹院发展的样本,寻找散落在祖国各地的满天繁星,是他们在国家复兴之路和人类历史长河中,用不惧黑暗遮蔽的耀眼星光,折射出理想的光芒。

“国家队”的荣耀:挑战与捍卫

2011年,在导弹院50岁生日之际,我国空空导弹完成了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行设计的转变和全面跨越后,导弹院完成了15年前制定的“第三次创业”目标。在2012年开启的“第四次创业”中,导弹院试图通过跨度长达20年的“三步走”战略,构筑中国空空导弹较为完整的型谱,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确机载制导武器系统提供商,试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能够自行研制新一代空空导弹的国家,实现对世界先进水平从“望其项背”到“并驾齐驱”再到“世界领先”的跨越。当然,正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样,作为空空导弹的“国家队”,“遥遥领先”也是导弹院助力中国航空工业百年梦想必然要实现的终极目标。

导弹院用自我奋斗的历程,证明自己是中国空空导弹领域当之无愧的“国家队”,这一荣耀在某个时刻达到巅峰。那时候,导弹院型号任务如期完成,产品免检。那时候,时任中国一航的掌门人刘高倬,把最高的赞誉毫不吝惜地给予自己的铁甲部队,“在我们集团的各个专业里,空空导弹离天最近。”言下之意,中国空空导弹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最小。那时候,导弹院门庭若市,十大军工集团前来取经的络绎不绝。

在成绩面前,导弹院人选择了,前方与梦想。

他们的前方,有新一代空空导弹的研制任务,有世界时局变幻莫测的变迁,有突飞猛进的技术挑战,有新生力量的市场竞争,有难以想象的磨难……这一切,情理之中却又意料之外。但他们的梦想亘古未变,不忘初心,做当之无愧的中国空空导弹的“国家队”,一只眼睛盯着美国,一只眼睛盯着俄罗斯。

关于空空导弹的“国家队”,还有一些更为实战的界定。在夺取制空权越来越成为影响战争胜负关键因素的当下,作为夺取制空权的主要武器,空空导弹是空中实力较量的关键。在导弹院各类大小型会议上,院领导不厌其烦地对员工说,“国家的毁誉在发射的一瞬之间。导弹院要么是国家的功臣,要么是国家的罪人。”他们的雄心壮志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然而,科研之路没有坦途。先进武器的研制是一条崎岖、布满荆棘的路,走上这条路,就注定了跌宕与艰难。为了加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用户引入了竞标机制。过去计划经济下一家独大、“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竞标已成为武器装备研制开发的一种常态。这种竞标,是在技术预先研究、型号立项研究、装备采购交付和售后维修保障等军品全寿命周期内的全程竞标。而且,除了军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军民融合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趋势下,资本实力雄厚的民间力量,也开始大踏步进军工市场。

“军品研制进入了全面创新、全面竞争的时代”。浏览导弹院“十二五”期间的职代会工作报告和职代会讲话,导弹院历届院领导,都一次次为全院职工深刻剖析时局变迁,他们希望重新激发导弹院人血液中因成功而沉寂的狼性基因。

虽然竞标是趋势,是国家惯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纵观世界两大军事强国美国和俄罗斯,在研制和采购武器的过程中,都会有两个以上的企业参加竞标,这样既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也能在竞争中促进军工企业更好发展。但是,对导弹院来说,这是对他们“国家队”地位的挑战,他们要捍卫先辈在峥嵘岁月中创立的根基;同时,也只有捍卫了他们“国家队”的地位,他们“第四次创业”的目标才能实现,导弹院才能维持其发展的不竭动力。

从2011年到2015年的这5年,对导弹院来说,是一场为捍卫“国家队”荣誉的保卫战。

路之弥艰,追之弥坚

诚如,所有人类历史上突飞猛进的变革,都源于思想自觉与内省。导弹院为捍卫“国家队”荣誉的保卫战,也始于思想内省。

在我能看到的公开资料中,导弹院每年例行的院长职代会报告和书记职代会讲话,以及政工会、创先争优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等多份资料中,危机感如影随形。

2011年职代会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危机意识,克服竞标胜利、形势好转可能带来的骄傲情绪和自大行为,让创新超越成为一种本能。”这一年,导弹院基本实现了“第三次创业”的目标。

2012年职代会报告中指出,“我们多个项目处于多家并行竞争研制的态势。导弹院要时刻不忘‘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神圣使命。”“我们现在处于生死存亡关头,时不待我,只争朝夕,背水一战。”这一年,导弹院开启了“第四次创业”的征程。

2013年职代会报告中指出,“我们要牢记‘甲午国耻’,强化忧患意识。一旦战争爆发,(空空导弹)必将首当其用”,“导弹院站在了历史的重要关口,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千载难逢的机遇并存。30多年的和平,使我们几乎忘记了战争的存在。战争没有降临到我们头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进行了充足的备战工作,以开战的意志遏制了战争。”这一年,导弹院历时几年准备的某项目竞标成功。

2014年职代会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发展路上不再是平坦大道,而是充满了荆棘和挑战,打铁还靠自身硬,敢于直面竞争才能赢得竞争。”“要一张蓝图干到底”。这一年,导弹院虽开局困难,但以永不言弃的精神,最终取得了“喜人成绩”。

2015年职代会上,院长张波向导弹院发出了改革强音,“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讲话精神”。党委书记徐东来说,“在改革中寻求研究院的发展机会,积极向改革要红利,积极利用改革发展自己。”这一年,导弹院在中航工业集团峰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那个曾经“离天空最近”的空空导弹专业,被提到了和“航空动力”同等的关注度与重要程度。

当然,工作报告和讲话,传达的信息容量很大。我想说的是这个“国家队”,在发展遇到挫折时的一种深刻内省与躬耕前行。在取得成绩时,不盲目自大;在遇到挫折时,不妄自菲薄;而是能放下身段,眼睛向内看,眼睛向客户看,查找自身不足,真正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捍卫属于自己的荣耀。

验证这种精神与态度的事例枚不胜举,但那份刻骨铭心最深莫过于一次故障攻关和为期几年的一次项目竞标。

为了那次故障攻关,导弹院与型号线相关的所有工作人员,放弃了春节休假,奔波在试验现场、实验室、外协厂家……几个月过去了,原本以为找到了方向,但是试验再一次无情地打击了所有人。方向不对?方法错误?一时间疑虑重重,怀疑、失落、焦虑弥漫全院上下。这时候,院领导引用毛泽东主席《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重要论断鼓舞士气,“有利的情况与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作为导弹院技术总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带领大家开始新一轮调整方向的攻关。又是一个为期百天的攻关,故障复现,问题找到,在失败与挫折中,他们对新一代空空导弹技术本质的认识又深入一步。

《大学》开篇有言,“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格物致知,求本溯源。在攻关总结会上,院领导语重心长地提出要求,“在技术上没有形成有话敢说、敢争、敢批的好风气,这一定会影响技术进步的。”言下之意,只有敢说、敢争、敢批,真理才会愈辩愈明,才能无限接近真理的本质。樊会涛在主持技术研讨会时,有意识地让年轻的同志先发言,以免在资深老同志发言之后,年轻人没有表达的空间。

这一场故障攻关仗,导弹院为此专门出了一本书,颇有修史明志的意味。书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久难平复,那就是“王于兴师,修我戈矛”。此句出自《诗经·秦风》,意谓“国王要兴兵打仗,赶快修理好我们的戈与矛吧。”导弹院的紧迫感与使命感,一切尽在此句中。

作为“国家队”,不仅是承担的型号重要,而且往往是多种型号并举。那一年,在故障攻关的同时,导弹院同样迎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某型号的竞标成功。该型产品导弹院视为“生命工程”,只能胜不能败。面对竞标的重重压力和诸多质疑,导弹院选择了迎难而上。以樊会涛为首的技术专家,带领型号团队紧盯研制目标,科学谋划,砥砺前进,最终,导弹院用最好成绩赢得了这场竞标。

基于竞标历程,导弹院提炼了“敢于竞争、坚韧不拔,自主创新、大力协同,报国奉献、精益求精”的竞标精神。这些外人看来大同小异的精神标语,凝练着导弹院人的心血,每一个字的背后都有一长串的故事。

对导弹院来说,他们要的不仅仅是成绩,要的是用户的信任,是他们当之无愧的“国家队”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为了永远匹配“国家队”的地位,他们所打通的技术原理。

经历了磨砺与曲折并存、问题与成绩同样突出的五年,回过头来看,导弹院经历的这些,本质上是中国的武器装备在完成了对世界先进水平的追赶之后,当我们处在同样摸索新技术阶段时,我们已经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而中国相对薄弱的技术储备和工业基础,都会为新技术难题的突破带来掣肘。而时局紧迫,留给中国人的时间往往要短得多。导弹院就在打通新技术原理的道路上,不走捷径,踏实潜行。

路之弥艰,追之弥坚。

不畏浮云遮望眼

北宋大宰相王安石曾有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大家自有大家的胸怀,王安石作为改革派,不畏流言蜚语,力主改革,是因为他看清时代更替必然要求革故鼎新。作为“国家队”的导弹院,在应对多型任务的攻关中,同样没有囿于具体的工作,而是改顽革弊,重造基因。

作为以技术安身立命的高科技军工科研院所,导弹院在新型号研制中试图打通技术原理。但是,型号研制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一次一次的技术攻关上,有时难免会有试验挫折。这样耗时耗力,元气损伤很大。导弹院意识到,再也不能把发展建立在“攻关拉动型”或者说“失败拉动型”上,而是要回到“技术拉动型”的路径。徐东来书记给我具体阐释了两者的区别,“所谓攻关拉动,就是在技术的应用上,将由于主客观原因还没有吃透的技术应用到型号上去,在型号研制阶段出现问题,试验失败,再通过攻关解决这一技术问题。”这一现象一者与我国技术基础薄弱有关,在我们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吃光了技术储备。更重要的是,形势使然,为了实现新的指标,应用那些还没有摸清边界的新技术,就会给型号研制带来极大的技术和进度风险。这当然不是良性发展之路,导弹院希望回到技术驱动发展的本来道路上,“把技术发展放在空空导弹的专业体系中,不依附于型号命令,不受制于型号指标,让技术回到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上,待成熟之后,再放心大胆使用。”

这是中国军工产业和其他关键产业面临的通用问题,是一笔历史的欠账。所以,在“十三五”的发展规划中,导弹院梳理专业技术体系,建立了技术体系发展规划,并且将各研究所的考核主要因素从型号是否完成逐步过渡到技术的贡献和突破上。

与之相适应的是,在技术的总体规划上,导弹院着眼于不但要和国内的竞争对手竞争,和世界强者竞争,更要和未来的作战方式竞争。徐东来说,“我们的远大理想是,保持专业领域的警醒,始终瞄准世界最新技术动态。”为此,导弹院提出了“五讲三规四不要”。

“五讲”一是讲场景,能够向用户讲明白未来的作战场景以及空空导弹担当的角色;二是讲体系,空空导弹在战争中处于哪个梯队;三是讲作战,导弹要能一招制敌;四是讲型谱,要高低搭配,远中近结合;五是讲性能,能描述清楚导弹的总体性能。“三规”是指规定对象、规定环境和规定条件,对用户的研制总要求,以前追求的是“差不多”,现在则一字一句地抠细节,有针对性地做研制计划。“四不要”是指不要埋怨用户、不要埋怨基地、不要埋怨主机厂所、不要相互埋怨。坦诚沟通,眼睛向内看,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时刻准备为用户提供从产品性能、从好用管用、从售后服务、从整个全寿命周期的系统解决方案。

对待技术的态度。现任技术总帅樊会涛经常会给技术人员重温导弹院已故总设计师董秉印曾经说过的话,“技术问题是不讲情面的,它不抽大中华,也不喝茅台酒,我们只有老老实实把问题真正解决了,科研工作才能取得进展。”

与思维模式转变相伴而生的,是导弹院商业模式的转变。

“既要成为专业领域的领军者,也要成为专业领域的追随者;既要能当项目的总体单位,也要会当项目的配套单位;既要演好主角,也要唱好配角。”这是一句看似矛盾却蕴含大智慧的战略决策,徐东来并不着急为我解释其中的含义,而是讲了个故事。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美国GE、普惠和英国的罗罗公司都如雷贯耳,但是还有一个为这三个知名发动机公司配套的德国MTU公司,虽然名气远不如前三者大,但却赚得盆满钵满,利润率绝不低于任何一个发动机总体公司。我们很疑惑MTU为何不做发动机整机,和GE、普惠、罗罗一争高下?MTU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选择做整机,肯定会招致三个总体单位的拼命打压,反而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用意志砥砺磨难,用行动回应质疑,用使命响应国家需要,导弹院名副其实,重新回到了中国空空导弹“国家队”的主战场。

在军品研制进入全面创新、全面竞争的时代,军工行业整体出现了传统领域相互进入、新兴领域竞相占位的局面。有着地空、空地导弹优势的军工企业,一直都在寻找各种机会进入空空导弹领域,甚至在某些领域对导弹院构成威胁。“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要学会追踪对手,才可能更强大。很长一段时间来,我们的总体意识太强,总认为在全部专业都要当总体单位。实际上,如果把单项优势技术嵌入别的专业总体项目中,所承担的责任、管理成本还有与用户协调的压力,都小得多,而所获取的利润却非常可观。”徐东来举例,导弹院在为国内一家军工单位配套的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成功的案例。所以导弹院现在积极鼓励院里的研究所在当总体的时候,也要学会配套;在自己行业作为引领者的时候,也要学会在其它行业当服务者和追随者。

这是一种商业模式的转变和市场观的拓展,思维的改变,带来的是整个工作局面的大改观。以此获得的利润,又能更好地支撑基础技术研发所需资金,形成良性循环。

张波院长到任后,一再强调,“产品成功更要让产品成熟,产品成熟更要让产品可靠。”“产品成功”是指,产品研制成功后批产装备部队,才能给导弹院带来实质的利润。这是军工科研院所在国企改革大背景下,更好履行国家使命新的时代命题:用自力更生、实实在在的利润更好地支撑基础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不仅在国防战略上支持大国地位,更在经济指标上支援大国经济,恐怕是每个“国家队”的题中应有之意。

王者:他经历,他征服,他归来

经历了故障攻关,经历了试验挫折,经历了历时几年的竞标成功,经历了产品研制的重大突破……2015年,导弹院不仅在集团的关注度倍增,而且用户的赞誉不断,新的订货源源不断,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用意志砥砺磨难,用行动回应质疑,用使命响应国家需要,导弹院名副其实,重新回到了中国空空导弹“国家队”的主战场。

这几年的经历,是一个王者,他经历,他征服,他归来的故事。王者的心,就是永远不能低估的“国家队”的心。这个国家队的远大理想,是在技术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新的改革,已在院长张波、党委书记徐东来的带领下,拉开序幕。

猜你喜欢

空空导弹竞标国家队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在线开标实践
武器装备项目竞标组织管理研究与应用
拦截空空导弹成新趋势
北欧两项国家队备战2022年冬奥会路径探索
2016美国国家队选拔考试
美国将为F—35战机增加内部武器挂载量
岁末年初的竞标秀
网上竞标在采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