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割诗人的光芒
——《当代著名汉语诗人诗书画档案》后记

2016-09-14王立世

火花 2016年8期
关键词:著名诗人诗书画诗人

王立世

收割诗人的光芒
——《当代著名汉语诗人诗书画档案》后记

王立世

《当代著名汉语诗人诗书画档案》从2012 年3月启动以来,得到了海内外汉语诗人的热情关注和鼎力支持,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努力,在大家的殷切期盼中就要面世了。

在这个时候,我的心情可以说是波翻浪涌,难以平静。筹备之初,我就认定这是一本价值不小的书,抱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想尽各种办法,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向前推进。每个环节及其细节都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因此我也有机会体味到了整个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金筑、于丹等很多诗人都说被我感动了,一些最初对本书抱有成见的诗人最终放弃了成见,而更多的是我被诗人们的热情和宽容所感动,被他们人格的光芒所照耀和折服。

在这里,我不能不提及牛汉、屠岸、旭宇、雷抒雁、吴开晋、马晋乾6位著名诗人对《档案》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牛汉是“七月”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世界性的影响。他一生“活得干净、完整、自在,对诗,对美与丑,都有毫不含糊的看法”,为国人瞩目和敬仰。《档案》筹备初始,我们就登门征求了先生的意见,他当即表示赞赏和支持,并欣然答应担任该书名誉主编,后来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我们信仰他的诗学理念,在编辑过程中力所能及地贯彻其中。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他九十岁高龄时,我们原计划请他用碳素笔写两幅字,出乎意料的是他不顾多年的腰椎劳损,不顾亲人和我们的劝阻,执意拿起放下多年的毛笔,坐在轮椅上,在膝盖上支起一块薄木板,认真地为《档案》留下两幅珍贵的墨宝。

屠岸,原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著名诗人,翻译家,为人儒雅大度,谦虚低调。作为顾问,高瞻远瞩,悉心指导,第一个寄来了作品,从他这里拉开了在全国范围征稿的序幕。他寄来的诗作都是自己亲手所抄,一笔一画非常认真,几个容易混淆的字还在旁边作了详细注解。这种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激励着我们一定要把《档案》编成精品图书。

旭宇,著名诗人,书法家,原河北省文联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作为顾问,他时刻关注《档案》的进展情况,为我们出谋划策,给我们鼓劲加油。在繁忙的创作和社会活动之余,承担了河北省的组稿工作。此外,他还联系原中国书协主席、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我们向沈鹏先生和旭宇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雷抒雁,这位以《小草在歌唱》饮誉诗坛的著名诗人、作家,对本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组稿伊始,我们苦于不了解当代诗人的书画创作情况,在他家里,雷先生耐心地向我们介绍了部分善书画的诗人,还不断地从他手机中查找一些诗人的联系方式,使我们的工作迅速打开了局面。当征集到100多名诗人的作品时,我想到雷先生的稿子还未寄来,就给他打电话询问。他诚恳地说:“我的稿子随时都可以寄去……”这时他已住进医院。没想到天不作美,斯人已去,他的稿子再也无法寄出。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把他过去赠送我们个人的书法作品收入书中,一方面表达怀思,一方面让世人了解他的书法才艺。

吴开晋,著名诗歌评论家、诗人,原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作为编委会副主任,除负责山东省的组稿工作外,他还帮助我们联系了很多诗人,为《档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遇到困难,我就想起老先生那慈祥的面孔,他是《档案》名副其实的“救火队长”,很多省份都是在他的帮助下取得了联系。我向先生求助时,往往是事不过夜,让人感激涕零,终生难忘。

马晋乾,著名诗人、评论家,本书编委会主任,《档案》一书的总策划,具有浓厚的诗学功底,犀利的人文思想。由于他在诗界的影响和人脉,丰富的图书出版经验,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统领全局的作用。最初他觉得作为编委会主任收入自己的作品有点王婆卖瓜的味道,我力主举贤不避亲。我一直认为他的《含羞草》是中国当代抒情诗的精品,他的书法也很有功力,完全符合征稿要求,没有必要错失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最终送审时他还是把自己的作品撤了下来,这是让我深感遗憾的事情。

以上几位,必将与《档案》一同载入中国诗史。感动我们的诗人、作家举不胜举:著名作家、画家孟伟哉先生接到我们的邀请函后,主动从北京打来电话,称赞此举“功德无量”,当即表示专门为《档案》画两幅画,随后把有关情况收入自己的文集;曾任两届中国作协副主席的著名诗人韦其麟先生因年事已高,很少应允各种约稿,但对《档案》情有独钟,破例参加了这次征集活动;著名诗人、作家周涛,有一天写东西休息得很晚,第二天他爱人接到我们的电话时用商量的口吻说:“离预定起床时间还差半小时,现在叫醒还是一会儿再联系?”就是这样一位惜时如金的诗人,挤出宝贵的创作时间,为《档案》创作了四幅书画;著名诗人、书法家欧阳江河,因他的书法已签约,电话中主动提出自己购买一幅支持,最终还是克服困难按编委会要求寄来了两幅,为《档案》锦上添花;山西诗歌泰斗马作楫先生,年近九旬,从自己一生中创作的1000多首诗歌中精挑细选出十首,让我们从中再选,用实际行动不遗余力地支持《档案》的出版;中国作协副主席、《诗刊》主编、著名诗人高洪波,中国诗歌学会名誉会长、著名诗人、评论家张同吾,原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著名诗人莫文征等等,过去只闻其名,未谋其面,也无书信往来,但他们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邀请,加盟到《档案》之中。对这么多给我们透支信任的诗人,我们真切地体验到诗人人性的美好和胸襟的豁达,对他们满怀深深的敬仰!在此,还需要特别感谢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原内蒙古自治区作协主席、著名诗人阿尔泰先生,河南省著名诗人、书法家马新朝先生和王幅明先生,原辽宁省文联主席、著名诗人、书法家牟心海先生,香港文学促进协会会长、著名诗人蔡丽双女士,原江西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郭蔚球先生,浙江省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张德强先生,陕西省著名诗人、书法家马林帆先生,天津市著名文学评论家王玉树先生,黑龙江省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谢幕先生,台湾著名女诗人、画家林明理博士,《四川文学》副主编、著名诗人、书法家牛放先生等各位编委,在没有一分钱报酬的情况下,尽职尽责,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组织工作。诗人就是诗人,有他的情怀,有他的胸襟,有他的志趣。在此,我们向为《档案》付出心血和智慧的各位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谢意!

有了大家的支持,才有今天的硕果。从目前征集到的作品来看,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我们预期的目标。我们也坚信,这本书一定能经得起读者的检阅和时间的淘洗。《档案》共收集了174名诗人的诗书画作品,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区)和港台地区,涵盖了老中青三代具有不同风格的诗人。有载入当代文学史、诗史和文学教程的牛汉、孟伟哉、雷抒雁、周涛、叶文福、梁上泉、高平、李苏卿、张诗剑等,有入选中小学或大学语文教材的牛汉、杨牧、赵丽宏、桑恒昌、阿尔泰、刘章、王绶青、苗得雨、李苏卿、汪国真、晓雷、刘亮程、蔡丽双、王剑冰、陈咏华、焦原、刘家魁等,有荣获鲁迅文学奖的马新朝和次仁罗布,有参加过青春诗会的杨牧、伊蕾、欧阳江河、郭新民、高凯、冯杰、王夫刚、霍竹山、金铃子、张巧慧等诗人。既收入《悼枫树》《我是青年》《玻璃工厂》等经典之作,也收入像樊树岗这样身处中国最基层农民诗人的作品。从内容上看,既有讴歌时代主旋律、表达爱国情怀的作品,如叶文福的《祖国呵,我要燃烧》、郭新民的《一棵树,高高站着》、程步涛的《永远的军号》、阿尔泰的《祖国》、王绶青的《太行秋》、峭岩的《献给新中国的十四行诗》、桂兴华的《西柏坡畅想》,又有抒写性灵、彰显生命意识的作品,如野曼的《我大声喧哗》、桑恒昌的《我把母亲的命熬糊了》、马作楫的《乡居》、金铃子的《我这样厌倦了词语》、王夫刚的《回家》、于丹的《你要允许他悲伤》、张巧慧的《每个人都怀揣光源》、谢幕的《此岸,是你的归宿》、林明理的《想念的季节》、康月娟的《女人的天》。从形式上看,既有坚守传统表现手法的作品,如屠岸的《白芙蓉》、旭宇的《家乡的春柳》、梁上泉的《苦瓜》、聂鑫森的《火山的遐想》、高洪波的《诗歌的荣光》、晓雪的《采花节》、刘章的《牧羊曲》、白渔的《约古宗列的感受》、董培伦的《沉默的约会》、刘镇的《上井》等;也有现代技巧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作品,如张默的《流水被落叶捧着》、金筑的《营造情绪的超越》、杨涛的《竹的自白》、辛牧的《风》、病夫的《大悲咒》、杨筱的《箫》等;更多的是将传统与现代融于一体,创造出既具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意识的诗歌艺术,如赵丽宏的《江芦的咏叹》、马新朝的《村前遇雨》、伊蕾的《大自然咏叹调》、李杜的《希拉穆仁》、朱学恕的《返港》、张堃的《在苏州的一个晚上》、陆健的《咱们的幸福生活》、张况的《雄性的西域》、王爱红的《骆驼吟》、张廓的《野羊》、梦也的《从开始到结束》、李晓君的《反向》、梁必文的《秋天是一节被删的文章》、牛放的《青稞在磨坊里彻悟》、王祥康的《美人痣》、施施然的《门》等。一些精美的短章更是让人过目难忘,如雷抒雁的《星星》《掌上的心》、鲁蛟的《孔子》、木斧的《端午》《春蛾》、韦其麟的《滑稽》、李苏卿的《历史》、汪国真的《热爱生命》(被列为“十六首中国现代诗巅峰之作”,见《文学报》2014年10月17日)、高凯的《俯仰》、李霁宇的《路》、寇宗鄂的《高原上的海》、高旭旺的《致妻子》、陆子的《墓碑》、褚兢的《鹅》、孙国章的《回眸》、非马的《互伞》、马青山的《她的立场》、张富英的《浮萍》、谢克强的《自画像》、张脉峰的《秋之意义》、次仁罗布的《当寂寞鼓满相思之时》、李异的《结婚》等。几首长诗更是不同凡响,如孟伟哉的《1953年,在朝鲜战场》、周涛的《走路谣》、张同吾的《秋韵》、吴开晋的《永不衰老的歌》、程维的《我要到唐朝去》、秦岭的《到涛公家里讨一杯茶……》、刘滨的《陶之韵》、稽亦工的《面对雕像》、孙建军的《家谱》、于连胜的《瀑》、王国伟的《神话》等。收入本书的散文诗同样展现出精湛的艺术水平,如许淇的《阳关行》、李松璋的《栅栏与马》、沉沙的《每天的饮食》、高平的《自由曲》、王幅明的《遇见李贽》等。勿庸置疑,收入本书的诗歌多是精品之作,其中很多作品在国内外获过大奖,很多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远播海外,受到世界各地读者不同程度的喜爱。

收入《档案》的书画作品也是异彩纷呈,有旭宇、欧阳江河、张况、聂鑫森、叶晓山、张廓、沙驼、刘登翰、王绶青、高洪波、张同吾、陆健、马新朝、汪国真、柴然、王爱红、晓雪、于连胜、叶文福、马林帆、兰干武、郭良原、马青山、马作楫、牟心海、雷抒雁、唐绍忠、苗得雨、相金科、郝志远、高旭旺、马千驰、陆子、牛放、李发模、病夫、黄中模、董耀章、刁永泉、张脉峰、李杜、李炳峰、王国伟、马誉炜、霍竹山、意西泽仁、陈咏华、唐至量、李夫晨、向垒、陆伟然、王猛仁的字,还有阿尔泰的蒙文书法、次仁罗布的藏文书法,石祥和梁上泉各自把家喻户晓的《十五的月亮》和《小白杨》写成了书法作品,成为《档案》的一大亮点。在画作方面有寇宗鄂的红高粱和红萝卜,孟伟哉的牦牛,许淇的骆驼,王耀东的鱼,叶晓山的大雁和苍鹰,白金、聂鑫森、谢明洲、楼奕林的梅花,伊蕾的《百合》,于丹的玫瑰,叶光寒的荷花,金铃子的蝴蝶,梦也的牡丹,沉沙、李苏卿、邢广域、张富英的竹子,冯庆国、耿建华、郭曰方的山,岑其的观音,郭新民的《非典时节》,蔡劲松的《暖春》,杨筱的《秋趣》,施施然的《琵琶语》,冯杰的《义山诗意》,纪丽的《事事如意》,李霁宇的文人肖像画,木斧的戏剧人物画等。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石跃峰、台湾著名画家高好礼、黑龙江省著名书法家张智深做为特邀嘉宾,各自创作了两幅书画作品,对《档案》的出版表示祝贺。

收入《档案》的诗书画作品是时代和社会的多棱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必将赢得未来。因篇幅所限,恕我在此不能一一列出,只能举其部分,意在抛砖引玉。只有认真阅读文本,才能一览全景,知其美,享其乐。

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在坚持健康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准完美结合的前提下,力求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艺术局面。但事实上《档案》中老诗人的面孔居多,这与他们深厚的学养与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密不可分。70后诗人张况、金铃子、叶光寒、李晓君、纪丽、张巧慧、陈文轩、樊树岗、阿甲、楚天之云和80后诗人肖维振、李异的加盟让我们看到诗人书画的美好前景。

诗书画的结合,在画面构图和意蕴上互相补充,相应生辉,在中国历史已久。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维就开始为画题诗,北宋末期苏轼、米芾等文人倡导诗书画结合,明清两代日臻完美,出现了郑板桥这样诗书画完美结合的大家。《档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从诗书画三方面展现当代汉语诗人的艺术风采,为读者提供了从多个角度解读诗人的钥匙,还诗人以庐山真面貌。

由于信息等方面的原因,难免存有漏珠之憾,这也是《档案》一再推迟出版的主要原因,在此我们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我们虽然尽了最大努力,但仍然存在明显的局限与不足,只能留在续编里去弥补和完善。

《档案》在征集过程中,雷抒雁和牛汉先生先后离开了我们,这是中国诗坛的重大损失。遗憾的是他们为《档案》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未能亲眼看到《档案》的正式出版。在此,我们代表编委会全体人员向这两位杰出诗人表示深深的哀悼,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和永不熄灭的诗魂。

《档案》是向中国乃至世界文坛奉献的一部大书,留下了汉语诗人艺术探索的闪光轨迹,凝聚着大家卓越的智慧和辛劳的汗水。在此,我们再次向入档的各位诗人,付出艰辛劳动的屠岸、旭宇顾问和全体编委表示真诚的感谢,也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天下真正热爱艺术的诗人、书画家和广大读者,让艺术陪伴着他们不平凡的人生,让艺术使他们的人生更加美好和璀璨。

是为记。

猜你喜欢

著名诗人诗书画诗人
著名诗人、词作家丘树宏
著名诗人、作家项建新
著名诗人、评论家 吴思敬
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北塔
诗书画苑
诗书画苑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书画苑
诗书画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