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在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2016-09-13李炳高
李炳高
【摘 要】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家庭生活有规则,学校生活有制度,社会生活有法律法规。我们的社会是在一定的约束下运转的。然而,我们身边的青少年学生违法现象仍时有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及低龄化、团伙化,危害程度较为严重。所以,加强中学生学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的法定责任,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初中物理 渗透 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057-01
从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施法制教育可以通过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课,各种法制教育活动,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等。然而,课堂教学则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加大法制意识的培养力度,让法制知识充分的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物理教学则是渗透法制知识的良好途径。
一、把物理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
物理学科知识是"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它虽然不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但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为初中物理教材内容覆盖面广,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法制教育的结合点很多,只要用心去挖掘,就能找到大量的适用于法制教育渗透的好素材,处处都可以渗透法制教育。例如:在学习电流与电路教学中时,可渗透"法制教育",电路的设计不合理,连接错误,就会产生火灾引发不良的影响;并介绍我国的"电力法",让学生懂得电力设施是国家财产,破坏电力设施是违法的,从中教育学生不能破坏公共电力设施,进行宣传与禁止。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接近生活,很多内容都与法制教育有关。在物理教学中,将物理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结合起来,以教材为依据,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例如:在熔化和凝固的教学中,例举贵州在2008年凝冻时,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公路上水凝固成冰,导致行人或车辆行走不安全,甚至发生很多交通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渗透,"机动车上路行驶,不得超过标明的最高时速",这样学以致用,今后要关爱生命,注意安全。
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物理教学中把法制教育引入物理教学,可将学生的"生活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随机因材施教进行渗透,激发学习兴趣,又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但不能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才进行渗透。例如: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时,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没有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是不允许建设"。让学生来理解噪声污染的相关法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噪声的定义。利用声现象与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对学生进行守法教育,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是教育的对象,法制教育知识要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要找准渗透点,法制教育才能在物理教学中得以实现。
三、把物理知识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
在物理教学中,应充分遵循物理学科教学的规律,把物理知识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内容,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物理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物理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在社会生活中渗透。渗透法制内容时,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如:在学习了摩擦力后,例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年轻人脚踩西瓜皮,尽管年轻,确被摔倒。引导学生讨论,年轻人摔倒的原因,是鞋踩在西瓜皮上后与地面间的摩檫力减小,人容易摔倒而造成伤害,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法制及安全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顺其自然认识。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从小树立安全意识,在学习或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以安全为重,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既让学生学习了物理知识,又顺利的渗透了法制内容。
四、尊重教学、科学引入。
法制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要因势利导、科学巧妙地引入,使法制内容顺其自然的融入教学内容中,且合情合理、贴近自然。如:教学《透镜》时,在学生知道了透镜的作用后,出示案例:18世纪一个寒冷的冬天,某国一处森林发生火灾,当地政府出动大量人力,经过十余天才扑灭大火。事后调查中,让调查人员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场大火中既没有人纵火,也没有外界火种。一位学者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原来是大自然和人类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是因为在寒冷的冬天让树叶上结了厚厚的冰,有的形成了凸透镜,使阳光会聚,正巧点燃了位于焦点的枯叶,从而引发了这场火灾。因此,进入森林,除不准带火种外,现在看来,还有那些物品要引起重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放大镜等物品放置、保管时要注意什么?在学生知道进入森林要注意那些问题时,顺势引入《森林防火条例》。既让学生学习了物理知识,又顺利的渗透了法制内容。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五、在教学情境中渗透。法制教育是当前思想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在物理教学时,借助情景教学,结合游戏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守法,怎样守法,什么叫犯罪。从而懂得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动动手,每人准备红、绿、黄三种纸,然后让学生做游戏,请三个学生分别扮演指示灯,表演过马路的情景,让学生边游戏边掌握等,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既掌握了物理知识,又了解许多交通法规,增强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运用游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及时疏导和激励,抓住他们的学习热情,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关怀,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更好。四、提高自身素质和法律意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应该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总之,实践证明,在物理教学中系统地、科学地渗透法治知识,学生很容易接受,不会影响学科教学,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增强了学科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物理学科渗透法制知识,既传授了物理知识,又完成了普法任务,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厚钊,“多媒体网络教学浅析”,中国远程教育,2003(10)
[2]王吉庆. 计算机教育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王瑜,多媒体技术与中学物理计算机辅助教学,物理教学 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