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竞技场
2016-09-13覃隽
文/覃隽
罗马竞技场
文/覃隽
罗马竞技场,这座巍峨壮观的圆形建筑,位于意大利罗马广场的东北角,尽管它外围的圆形高墙已经倒塌了一部分,但仍然不损其夺人气势和宏大独特的造型感。凡是前来罗马旅游的人,没有一个不会注意到这座建筑。一般的说法是,到了罗马而不曾游览竞技场,就如到了北京没有登万里长城、到了西安没有参观兵马俑一样遗憾。
公元72年,罗马竞技场开始兴建,历时8年才建成。当时以建造者所属的家族姓氏来命名——弗拉维露天剧场,其实,它的功能主要不是剧场,而是用于角斗表演和体育竞技,它是现代体育场的雏形,称为竞技场或者斗兽场似乎更恰当些。罗马竞技场呈椭圆形,椭圆长轴188米,短轴155米,周长527米,外围墙高达48.5米,中央舞台有86米长、57米宽,共占地2万平方米。外围墙分4层,除了最上一层的墙面开有小窗外,其余三层都开了门拱,每层80拱,3层共有240个拱,远看气魄壮伟,近看则曲拱起伏、虚实相间,而每座拱门的两侧均有两根半露的圆柱装饰,形成“圆柱-拱门”的联合结构,将建筑的力度与美感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从建筑结构、功能和形制三者的关系看,罗马竞技场不愧是一座完美构思的杰作。在建筑结构上,大竞技场是由半圆形剧场演变而来的,相当于两个剧场的合并,但大竞技场除了外观的宏大外,重要的还在于建筑物功能的设计。罗马竞技场的观众席由最接近舞台的一层往上到顶层共30余排,可容纳5万观众之多,设计者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环形拱和放射性拱。为了解决数万名观众的出入,底层外围的80个拱门全是观众进出的通道,内圈配以50余座大小不一的楼梯,楼梯设置在放射性的墙垣之间,分别通向观众席的五个区域:最低层为皇家、贵族和骑士阶层的专用座位;中间层为市民席;最高层为平民层。各区的入口和楼梯都有编号,观众席按顺序编号,观众凭票对号入座,不致造成混乱。据说数万名观众退场时不出10分钟便可全部走空。由于竞技场结构严密,滴水不漏,中央舞台可以灌水成湖表演海战,可以想象,战船疾驰、喊声震天的海战场面是多么动人心魄。从建筑形制上看,大竞技场近于椭圆的外形浑然一体,无始无终,四层外墙的券柱式结构运用得恰到好处,立面的虚实、明暗、方圆对比丰富,当阳光照射到椭圆形弯曲的墙面时,会产生奇妙的光影变化。最高层墙面上有装饰物,墙沿上插着旗帜,用以渲染竞技场上的气氛。整个建筑令人叫绝!
罗马竞技场竣工后,罗马举行了100天的庆祝活动。活动期间重要的项目是角斗表演。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驱使大批角斗士上台表演,除了人与人搏杀,更残忍的是人与野兽搏杀,许多角斗士惨死在舞台上,观众席上的看客则发出欢叫声,奴隶主们就这样观赏血淋淋的场面以取乐。竞技场曾经是一个上演世界上最残酷凶狠“戏剧”的舞台,过去它炫耀刀光剑影、虎啸狮吼,如今已成为一片废墟,但从它的断壁残垣中,仍然可以看到罗马竞技场昔日的宏伟与壮观,仍能激起人们的无限感动与震撼。
(作者:上海市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