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锈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2016-09-13杨健
杨 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郑州 450009)
编者按:近段河南、四川、湖南、贵州等地梨树种植户纷纷通过微信、短信发照片,咨询梨树上发生的梨锈病比较严重,不知对其有哪些防治方法,编辑部特请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杨健研究员撰写了此文,以饗读者。
梨锈病又称赤星病,是梨树重要病害之一,但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但在风景区、城市郊区、公路等附近种植桧柏类树木的梨园,应引起高度重视。武汉市东西湖区107国道沿线两旁绿化带全部栽种桧柏,且防治措施不到位,造成2003年梨锈病流行,4个农场共1400公顷梨园绝收,满树焦叶,惨不忍睹,可惜找不到当年照片。
1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果实。
叶片染病,叶正面病斑初为橙黄色,具光泽,外围有黄色晕圈,叶背面长出灰褐色毛状物,后期发病严重时大量落叶(图1、图2)。
图1 叶片危害状
图2 果实危害状
2 发病规律
病菌是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欧洲刺柏及龙柏等转主寄主病组织中越冬,翌春遇雨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的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到梨树上,侵染梨的叶片等;梨树发芽展叶至幼果期为感病期,展叶1~9天感病最重,25天后,一般不再感染。病菌侵染后经6~10天的潜育期,即可在叶片正面呈现橙黄色病斑;在病斑上长出性孢子器,在性孢子器内产生性孢子。在叶背面形成锈孢子器,并产生锈孢子,锈孢子不再侵染梨树,而借风传播到桧柏等转主寄主的嫩叶和新梢上,萌发侵入危害,并在其上越夏、越冬,到翌春再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角上的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又借风传到梨树上侵染危害,而不能侵染桧柏等。梨锈病病菌无夏孢子阶段,不发生重复侵染,一年中只有一个短时期内产生担孢子侵染梨树,担孢子寿命不长,传播距离约在5千米的范围内或更远(图 3、图 4)。
图3 梨锈病传播途径
图4 桧柏上的病瘿
3 防治措施
3.1 清除转主寄主
清除梨园周围5千米以内的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是防治梨锈病最彻底有效的措施。在新建梨园时,应考虑附近有无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存在,如有应全部清除,若数量较多,且不能清除,则不宜种植梨树。
3.2 铲除越冬病菌
如梨园近风景区或绿化区,桧柏等转主寄主不能清除时,在春雨前先剪除桧柏上的病瘿,然后喷布2~3波美度石硫合剂。
3.3 药物防治
在梨树发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展叶前喷1~2波美度石硫合剂。在展叶至幼果期,可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2~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