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俯瞰全球贸易布局精准把脉中国市场

2016-09-13中国农资吴江

中国农资 2016年31期
关键词:复合肥肥料欧洲

□《中国农资》记者 吴江

俯瞰全球贸易布局精准把脉中国市场

□《中国农资》记者 吴江

欧化农业贸易(深圳)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丁振军剖析复合肥发展趋势

日前,在第二届“话”肥深圳湾高峰论坛上,欧化农业贸易(深圳)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丁振军针对全球贸易情况,特别是全球复合肥贸易流向、复合肥生产和质量差异、亚洲复合肥市场拓展以及高端复合肥市场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复合肥发展前景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丁振军认为,全球贸易映射中国市场走向,中国市场发展同样影响着世界贸易的格局。

链接

欧洲化学公司(EuroChem):总部设在俄罗斯莫斯科,是俄罗斯最大的肥料生产商、欧洲三大化学品公司之一,涉及领域众多。

欧化农业有限公司(EuroChen Agro GmbH):欧洲化学公司收购德国巴斯夫(BASF)的肥料生产和德国钾盐集团(K+S Nitrogen)销售团队而成立的公司,总部在瑞士。

欧化农业贸易(深圳)有限公司:是欧洲化学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全权负责集团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市场等方面。

全球复合肥发达国家维持现状发展中国家前景可期

丁振军首先分析了全球复合肥的动态和布局。他分析说,从全球布局来看,复合肥输出国主要在前苏联地区以及欧洲国家。前苏联地区是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区域,那些地方地大物博。“欧洲发达国家在复合肥生产技术方面相对成熟,所以复合肥贸易的走向是从这些区域、资源丰富的国家以及生产技术相对领先的其它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延续。”他解释说,比如亚洲的东亚、南亚这些区域,复合肥年整体进口量在300万吨以上,折合每月30万吨。“相当于每个月有5条巴拿马式船从波罗的海、黑海等地将货物运到亚洲这些区域,另外还大约有100多万吨被运送到南美洲。”

丁振军具体分析了复合肥产量居于前列的国家。“复合肥产能在前10位的国家中,中国首当其冲以4700万吨居于榜首。接下来是俄罗斯、越南、印度、法国、土耳其和挪威。前10名出口国则是俄罗斯在榜首,每年将近400万吨。而挪威每年出口220万吨。比利时每年很大一部分出口量来自于欧化农业有限公司位于安特卫普的工厂,接近130万吨。当然,一些其它比利时企业也在出口,总量大约170万吨。”

全球进口前10名中位居榜首的是中国。丁振军说:“2015年我国复合肥进口量为146.2万吨,其中来自挪威的肥料约是52万吨,欧化农业公司出口中国的肥料在20万吨左右。此外,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往我国输入的量也不小。”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这些东南亚国家分列全球复合肥进口国的第2-5位。

从全球复合肥发展情况来看,在过去的5年中,全球复合肥产能、产量都在持续增加。丁振军认为,未来5年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但是增速在下降。丁振军还认为,中国市场未来前景尤为广阔。丁振军说,在过去的50年中,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业发展对耕地的占用,导致人均可耕地面积剧烈下降。未来10年,无论是粮、棉、糖还是食用油等,为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发展中国家对这些物品的需求将迅速增加。同时,发达国家整体肥料施用量在过去20年则在逐步下降并维持在现有水平。“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氮磷钾消费量则在逐渐增加,所以在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肥料的销售前景依然可期。”

欧化农业纵横全球布局实现全球分销

对于全球高端复合肥的发展,欧化农业有限公司功不可没。欧化农业公司总部位于瑞士,2015年全年销售额45亿美元,化肥销售数量为1081万吨。目前公司已经开始新建设计产能100万吨的合成氨项目,同时,位于哈萨克斯坦磷矿的第一批产品开始运输到俄罗斯。此外,公司还收购了美国一家家族企业,每年分销化肥大约100万吨。公司参股挪威的阿坤纳斯公司,将借助其分销能力进军菌肥市场。

丁振军强调说:“随着两个钾肥项目的投产,欧洲化学公司将跻身俄罗斯最大、全球第三大化学肥料生产企业的行列。”欧洲化学公司自专注于肥料行业之后,经历了并购、整合、成长三个阶段。首先是并购了很多前苏联时代的化肥生产企业,在并购的同时,开始了从原料、物流到生产线管理系统的全面整合、扩张发展,实现了在全球的肥料生产和分销,并在磷、钾原料控制上实现了自给。丁振军说:“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化学公司2012年并购了德国巴斯夫公司的整个肥料生产,和德钾盐集团的氮肥、复合肥分销团队开始实行分销网络的全球覆盖。”

从俄罗斯的伏尔加格勒开车4个小时左右,便到达了欧洲化学公司在建的钾肥矿区。矿区分两个阶段建设,一期是230万吨钾肥产能,二期增加的钾肥产能也是230万吨。“平均品位在40%左右,高的控制点可以到50%,低的在37%-38%,地下埋深在1150-1250米的固体采矿,粉碎后再运输到地面进行浮选加工。”这个项目公司投资30亿美元,2018年第一批氯化钾将面世。丁振军告诉记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产品也将进入中国市场。”

欧洲化学公司的优势不仅仅在未来的钾盐项目上。公司有自己的天然气、石油、磷矿、钾矿,目前欧洲化学公司的合成氨产能400万吨,磷矿每年的开采量约为600万吨,钾肥将逐步达产到1000万吨。复合肥方面的产能,包括收购巴斯夫公司整个复合肥生产之后,目前的产量达到200万吨左右。“这使得欧洲化学公司的整个肥料产能达到2000万吨以上,将跻身全球第三大肥料生产企业之列,仅次于加拿大钾肥公司和美盛集团。同时,产品也将覆盖亚洲、欧洲、北美、南美以及南部非洲地区。”

亚洲市场三大区域成为重点中国市场竞争加剧

丁振军认为,未来的高品质专用复合肥主要增长区域会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另外还有一些亚洲国家,例如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的国家,以及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地。丁振军再次强调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中国将是一个重要的进口市场,未来中国市场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一是国产复合肥产能过剩,“我相信国内生产企业复合肥产能开工率在30%-40%,所以关掉绝大多数工厂不会影响复合肥供应。”同时,增值税的影响开始显现。丁振军说:“因为进口没有进项抵扣,增值税就相当于关税。增加13%的成本对于肥料生产企业来讲,利润顿时锐减。同时很多工厂去年至今也面临越来越重的环保压力,这些因素会将中国的复合肥市场变得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丁振军认为,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土地流转所带来的变化,土地集约化等市场因素将进一步给整个化肥市场的结构、产品品种带来变化。丁振军举例说,比如目前一些高端进口肥料的数量在下降,包括进口含氯复合肥的市场也在下降。“当然,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含硫的进口复合肥量在增加,但是接下来还需要拭目以待。”丁振军说。

对于东南亚一些国家,越南、泰国一直都是传统的复合肥进口市场,老挝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去种地,也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口含硫复合肥市场。针对个别区域市场,丁振军意味深长地解释说:“印度是一个很让人难以捉摸的市场。印度化肥有市场补贴,纳入补贴目录中的肥种才能够享受补贴,但是一些高品质含硫复合肥缺不在补贴之列。但是,我们预未来的5到10年,印度将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品质复合肥市场。”

高端肥理清市场现状制定精准策略

对于复合肥企业面临的生存困境,丁振军阐述了优质复合肥在市场中生存的核心竞争力。他认为,竞争力首先体现在质量,其次是肥料的优质、高效且能满足中国农业需要。丁振军指出:“做高品质复合肥品牌很重要,比如某些高端品牌在市场上一直得到认可,很多种植蔬菜、果树的消费者都愿意使用。特别是有些肥料有其自身的优势特点。例如大家知道,‘恩泰克’就是添加了硝化抑制剂、抑制氮素缓慢释放的肥料产品。”其次利于环境友好、贴近施肥平衡技术的一些专用配方复合肥也会有很好的发展。此外,添加了中微量元素的水溶性复合肥也将有相当的发展空间。

丁振军强调,“一个好汉三个帮”,面对复合肥市场困境,肥料企业必须紧密结合一些与市场共进退的合作伙伴。丁振军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农化是营销工作的一部分,细致的农化服务同样也是至关重要。“做任何肥料首先在科学逻辑上要行得通,其次要拿出去试试,大家觉得有效果,再通过各种方式推广。”

在谈到欧洲复合肥市场时丁振军说,法国是最大的氮肥市场,按照纯氮养分计算大约每年有220万吨左右,第二个是德国183万吨(纯氮计算),波兰为119万吨,此后是英国、西班牙。

水溶肥是未来的优势产品,丁振军告诉记者,西班牙的滴灌面积大约为25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一半。西班牙每年大约有100万吨水溶性肥料,其中固体水溶肥大约有28万吨,液体的水溶性肥料72万吨,固体硝酸铵6.7万吨,磷酸二氢钾7000吨,还有一部分是氮钾和磷钾水溶肥大约为3万吨。丁振军特意指出:“西班牙的水溶肥价格便宜,不像中国能将很多低成本肥料忽悠成天价水溶肥,这一点对于中国的水溶肥发展有很大指导和借鉴意义。”他认为,不仅肥种要适宜,价格也要保持适度,同时产品创新、系统推广也十分重要,因为任何肥料推广都离不开这些因素。

猜你喜欢

复合肥肥料欧洲
2022年7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8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欧洲“芦笋季”
2022年1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流翔高钙系列肥 新型液体复合肥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