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与会计系,北京 100101)
2016-09-13李秀芹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与会计系,北京 100101)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研讨式教学法逐渐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梳理研讨式教学法在我国高校教学实践中应用的研究现状,探讨如何将研讨式教学法运用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指出实施研讨式教学法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对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财务报表分析;研讨式教学法;课程设计
一、引言
财务报表分析既是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工商管理、金融学等其他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综合性、逻辑性、应用性都很强。其教学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系统使用财务信息和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明确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为落实上述要求,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或学科前沿问题,通过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展开课堂讨论和交流,在不同观点相互交流补充、碰撞交锋中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1]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研讨式教学法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多元化等优势,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欢迎。由于研讨式教学法需要师生在教学前期花费较多时间准备,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研讨式教学法的课堂效果值得深入研究。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我国高校教学实践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研讨式教学法(Seminar)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哥廷根大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制度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柏林大学,随后成为美国及欧洲其他各国大学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
我国关于研讨式教学法的研究文献很多,对其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研讨式教学法的内涵、意义和步骤等。本文着眼于教学实践的需求,对于研讨式教学法的文献研究仅限于其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国内学者对研讨式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大都集中在教学实施过程。郭汉民(1999)提出了研讨式教学的五个步骤:教学示范与布置任务,学生查找资料、撰写讲稿,小组交流,学生讲课与师生评议,期末总结。[2]郭渊、鲁英杰(2002)提出了研讨式教学的四个步骤:积极做好课下筹备工作,确定研讨内容,组织课堂研讨,巩固研讨成果。[3]马瑞燕等(2004)认为研讨式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研讨阶段和总结阶段。[4]张永禄等(2015)将研讨式教学分为指导选题、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全班研讨、总结提高和成绩评定六个步骤。[5]
学者们通过研讨式教学的实践,对研讨式教学法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梳理总结。李剑杰(2003)认为研讨式教学效果不佳、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准备不够、经验不足所致。[6]覃遵跃等(2014)认为研讨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照搬照抄网络信息,部分学生在研讨过程中出现抵触情绪,教学模式不适合人数较多的班级。[7]曲亮生等(2014)认为研讨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课下的时间精力不足、参与讨论积极性不高,以及课业成绩评价难。[8]周克江等(2015)在经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后,发现其存在对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所需知识关注不足、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缺陷。[9]
还有学者研究了研讨式教学法的改进策略,如邹远志、高文利(2016)提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为研讨式教学创造必要条件、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等策略。[10]
研讨式教学已经在我国高校本科教学实践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包括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以及医学、数控技术等应用学科等。任家华(2012)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适宜采用问题导向、能力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11]陈艳利、陈鹏(2012)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论证了该课程适合采用研讨式教学模式。[12]但是研讨式教学法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还很少。笔者通过关键词“研讨式教学”、“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在中国知网上查询相关文献,仅有两篇:赵华等(2013)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应用研究”;纪玲珑(2014)的“研讨式案例教学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这些研究对于设计和组织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研讨式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研讨式教学法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研讨式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设定教学目标必须着眼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按照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的理论,将教学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结合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研讨式教学目标的设定,如表1所示。在记忆、理解目标这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领会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框架、信息基础等方面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在应用、分析、评价目标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财务报表各种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造目标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前两部分内容的拓展,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为了实现课程的目标,围绕财务报表分析职业能力的培养,借鉴国内外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研究成果,将财务报表分析工作流程整合为六个教学模块,即:(1)财务报表分析认知;(2)资产负债表分析;(3)利润表分析;(4)现金流量表分析,(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6)财务综合分析。这六个教学模块相互联系,形成完整的财务报表分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块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块
(三)研讨式教学的实施
1.设计研讨课题
根据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研讨课题是有效开展研讨式教学的重要环节。设计研讨课题要考虑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难度要控制在学生通过自学在一周之内能研究解决。按照上述的六个教学模块,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研讨课题见表2。除表2中的选题外,还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财务报表分析的专题,如会计估计变更分析,股权激励制度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分析等,以便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
2.课前准备
研讨式教学的课前准备需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组成研讨小组,每组4-8人,设一名组长。二是教师至少提前一周把研讨课题发给学生,以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三是研讨小组选定研讨课题,合理分工研讨任务,利用网络和其他资源搜集所需要的资料。四是小组成员一起汇总、提炼和整理。根据研讨课题的要求,利用财务分析方法,对研讨课题进行分析,设计解决方案,制作课件,为课堂讨论作准备。
在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的一些基本观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引导课堂讨论。
3.组织课堂讨论
首先,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阐述其研讨的主要内容,其余小组成员做适当补充。其次,小组间互相点评。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和讲评给予指导和评价。
课堂讨论是研讨式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特别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积极互动。做好课堂讨论需要把握三个问题。一是要遵循师生平等原则,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三是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注意引导研讨的方向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并能善于发现讨论中的新问题。
4.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是深化研讨式教学成果、巩固教学效果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辅导学生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二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教学重点难点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题。三是教师要认真阅读学生撰写的课题研究报告,及时总结经验,以便不断改进和提升。
表2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研讨课题
(四)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研讨式教学的实施需要采用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进行考核:总成绩=出勤×10%+课堂讨论×40%+课后作业×10%+期末考试×40%。
课堂讨论成绩是根据学生讨论前的准备情况、研学成果的展示、个人撰写的课题研究报告三者综合评定。期末考核的内容以开放式的主观题为主,教师给出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学生进行综合财务分析,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四、实施研讨式教学法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一)现有大班制授课形式不适宜采用研讨式教学
对我国高校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而言,大班制授课是普遍现象。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大班制教学不适合研讨式教学。西方高等教育普遍采用研讨式教学法,也是因为其小班制教学。改革现有班级授课形式,将大班制改为小班制是实施研讨式教学法的前提条件。但是小班制教学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学校的授课成本。
(二)研讨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在专业知识方面,要求教师全面系统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跟踪掌握本专业相关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在研讨课题设计方面,需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专业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情况确定研讨课题;在教学方面,要求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创新精神;在实践方面,需要教师深入调研,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增强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研讨式教学法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于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来说,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较宽的知识面;有主动学习的渴望、破解难题的欲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具备主动学习和善于思考的能力,主动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研究解决问题,才能达到自我完善、自主培养的最终目标。
(四)教师的工作量难以宜合理量化
采用研讨式教学,会增大任课教师的“隐性”工作量。首先,对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任课教师来说,设计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案例需要做很多工作。其次,由于研讨式教学是基于小组的形式进行的,教师进行分组指导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再次,学生的课题研究报告是开放式的,教师要逐一进行评价,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研讨式教学法对于如何计算教师的“隐性”工作量提出了挑战。
总之,研讨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学生的自学和研究能力,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上应用研讨式教学法十分必要。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如何有效地组织研讨式教学是任课教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朱志亮,胡静.研讨式教学及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4):131-132.
[2]郭汉民.探索研讨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108-109.
[3]郭渊,鲁英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研讨式教学方式运用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2(4):13-14.
[4]马瑞燕等.群体研讨式教学法的实践与理论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255-257.
[5]张永禄,李有亮.文学理论课堂研讨式教学的普世力与接地气研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119-120.
[6]李剑杰.研讨式教学的准备工作摭谈[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3(5):46-47.
[7]覃遵跃,周清平,蔡国民.研讨式教学在Java语言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18):55-58.
[8]曲亮生,吴世永,谭学者.军校研讨式教学方法改革评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4):73-74.
[9]周克江,罗琴.大学研讨式教学的内涵与缺陷[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5):56-59.
[10]邹远志,高文利.应用型本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研讨式教学策略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1):96-97.
[11]任家华.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75.
[12]陈艳利,陈鹏.财经院校会计专业小班型、研讨式教学模式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6):113.
[责任编辑:晓 智]
Research on Seminar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Course
LI Xiuqin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101,Chin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application of seminar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It researches 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process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course on the use of seminar;It puts forward some difficult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application of seminar in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course.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eachers to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Course;seminar;research
G642
A
1673-2375(2016)06-0115-05
2016-09-26
李秀芹(196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与会计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会计学、财务报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