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回肠憩室54例临床特点分析及警示

2016-09-13孙秀静徐有青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结肠镜空肠阑尾炎

邹 军,杨 蓉,孙秀静,徐有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消化内科;2.放射科,北京100050)



空回肠憩室54例临床特点分析及警示

邹军1,杨蓉2,孙秀静1,徐有青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消化内科;2.放射科,北京100050)

空回肠憩室属于小肠憩室,相对于消化道其它部位憩室患病率比较低。因检查手段有限,且大多数患者临床上无特异性表现,该病的诊断仍较困难,胃肠道钡剂检查中发现率为1%-3%[1]。为探讨X线消化道造影检查对该病诊断的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收集我院近10年诊断的空回肠憩室患者54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2003年9月至2014年6月,共行消化道造影检查4967例,检出空回肠憩室45例,检出率0.91%,其中空肠憩室44例,回肠憩室1例;手术发现空肠憩室2例,回肠憩室6例;结肠镜发现回肠憩室1例。

1.2研究方法通过电子病案管理系统,回顾性分析54例空回肠憩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X线消化道造影以及伴发病情况。

2 结果

2.1一般资料共收集54例诊断为空回肠憩室的病例,年龄16-84岁,各年龄段的性别构成比见表 1,发病基本特征见表2。

2.2临床表现本组54例患者中除4例无任何明显不适外,其余5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36例,腹胀24例,反酸15例,发热9例,恶心10例,呕吐8例,腹泻6例,便血3例,而这些症状可单独或同时存在。其中40例行内科保守治疗,10例由于并存其他疾病或憩室并发症行手术治疗。

表1 54例空回肠憩室患者各年龄段性别构成比

2.3X线发现的空肠憩室的部位X线消化道造影发现空肠憩室44例,年龄 33-84岁,发病基本特征见表2。空肠憩室伴发消化道其它部位憩室19例(43.18%),具体情况见表3。

2.48例回肠憩室的发病特点本研究共收集回肠憩室8例,全部位于回肠末段。年龄16-79岁,发病基本特征见表2。X线消化道造影发现1例,单发于回肠末段;结肠镜发现1例,位于回肠末端20cm以内多发憩室伴憩室炎;因伴发病手术于术中意外发现2例;手术探查发现并证实回肠憩室并发症者4例。这8例患者中有5例合并回肠憩室并发症,全部为男性,年龄16-49岁,临床表现为腹痛4例,发热4例,腹部不适1例,腹胀2例,腹泻1例,便血1例。并发症包括憩室炎5例,肠梗阻2例,出血1例。只有1例因腹部不适伴腹泻行结肠镜检查时发现憩室炎,内科治疗后症状缓解,其余4例均于术中确诊行部分肠管切除。

2.5手术者的发病特点本组54例空回肠憩室患者中,由于并存其他疾病或憩室并发症行手术治疗者10例,年龄16-83岁,男∶女为7∶3。其中2例于术前X线消化道造影发现空肠憩室(1例)和回肠憩室(1例),余8例术前未行X线消化道造影,术中发现空肠憩室2例,回肠憩室6例。所有10例手术患者中,4例术后确诊为憩室并发症,年龄16-46岁,全部男性,临床表现腹痛伴发热4例,腹胀2例,便血1例,术前拟诊急性阑尾炎2例,急性阑尾炎伴急性肠梗阻1例,肠梗阻原因不明1例,术后证实均为回肠憩室炎,有1例伴回肠穿孔;其余6例手术患者皆因并存其他疾病而手术,年龄51-83岁,男∶女为3∶3。阑尾炎1例,直肠癌1例,阑尾粘液囊腺瘤1例,空肠胃肠间质瘤1例,斜疝嵌顿1例,缺血性肠病1例。术前均有腹痛,除1例直肠癌,其余5例均发热,术中意外发现空肠憩室3例,回肠憩室3例。

表2 54例空回肠憩室发病基本特征

表3 44例X线消化道造影空肠憩室发病基本特征

表4 19例X线消化道造影空肠憩室伴发消化道其他憩室情况

2.6伴发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情况本组54例空回肠憩室患者同期行胃镜、结肠镜或腹部B超等检查或手术发现同时伴发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37例(占68.52%)。慢性胃炎14例,胃食管反流病5例,胆囊炎胆石症4例,消化性溃疡3例,肝硬化3例,直肠癌3例,阑尾炎2例,贲门失弛缓1例,食管癌1例,空肠胃肠间质瘤1例,斜疝嵌顿1例,缺血性肠病1例,阑尾粘液囊腺瘤1例,结肠多发息肉1例,其中7例患者同时存在两种消化系伴发病。

3 讨论

空回肠憩室属于小肠憩室,很多研究报道[2-6],其发病率低于十二指肠憩室,回肠憩室比空肠憩室更少见。空回肠憩室好发于40岁以后,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多,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半数以上,发病无性别差异或男性多见。空肠憩室好发于空肠近段小肠系膜侧,常为多发,约半数合并结肠憩室或十二指肠憩室。回肠憩室好发于回肠末端。空回肠憩室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2,7],有专家认为是功能性或机械性局部肠管内压力增高推压所致,粘膜及粘膜下层被迫从血管通道穿透肌层,也可能是局部肠平滑肌异常致肠壁薄弱。进入肠壁的动脉在空肠上段较粗,往下变细,到回肠下段又变粗。通过肠壁的管道越粗,该处肠壁也越弱,是憩室多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内侧、空肠上段、回肠下段、并位于肠系膜缘的原因。还有专家认为肠肌层血管神经丛异常可能引起平滑肌运动失调产生局部高压。

本组54例空回肠憩室患者中,40岁以下占7.41%(4/54),50岁以上中老年人占81.48%(44/54),60岁以上老人占62.96%(34/54),可见老年人超过半数,而性别无差异,与既往报道相似。本文进一步分析了X线消化道造影发现的44例空肠憩室的临床特点,发现仍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占全部的86.36%(38/44),40岁以下者仅1例,以多发憩室居多,占全部的68.18%(30/44),其中憩室数目2-3个者最多,占66.67%(20/30);从发病部位看,除1例仅分布于空肠远段,其余43例(97.73%)全部分布于空肠近段(包括3例遍布空肠全段),并且发现19例空肠憩室合并十二指肠憩室,其中12例(63.16%)发生于十二指肠降段。可见,空肠憩室以多部位居多,尤以合并十二指肠降段憩室为多,符合文献报道。本组发现回肠憩室8例,例数不足空肠憩室(46例)的1/5,全部位于回肠末段,男性多见(6/8),40岁以上多见(5/8),与相关报道类似[4,5]。

空回肠憩室一般无特异症状,病人的临床表现以伴发病的症状为主[2,8]。本组54例病人除4例无任何明显不适外,其余5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反酸等。其中37例伴发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胆囊炎等。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据文献报道[8,9],由于憩室腔与肠腔相通,可以使憩室腔内滞留食物残渣或其他肠内容物,开口越小,憩室排空延迟,越易产生症状,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腹痛。因本组资料大多数为x线消化道造影回顾性诊断,且无肠镜下表现,不能断定患者的症状是憩室所致或伴发病所致,但多数患者治疗相应伴发病后症状缓解,故推测,大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与伴发病有关,应积极治疗伴发病,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完善检查除外其他器官疾病。

空回肠憩室可能以并发症就诊,尤其是急腹症,需要警惕。其并发症有憩室炎、憩室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盲袢综合症,其中以憩室炎最为常见[9]。出现症状者,以男性为多[7]。本组发现5例(9.26%)确诊憩室并发症,均为回肠憩室,包括憩室炎5例,肠梗阻2例,消化道出血1例。全部为男性,年龄16-49岁。只有1例由结肠镜发现,经内科治疗缓解,其余4例术前均诊断不明,有3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任芳等[9]对60例有并发症的空回肠憩室病人进行分析,发现回肠憩室病例中表现为急腹症时,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高达58.3%。本研究虽病例数较少,但亦有类似结果,考虑原因为:回肠憩室临床发病率很低,症状又无特异性,易被医生和患者忽视;回肠憩室好发于回肠末段,解剖位置与阑尾相近,当发生炎症或穿孔时,其临床表现及体征与急性阑尾炎很难鉴别,这就需要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当遇到阑尾炎压痛较麦氏点高,低位肠梗阻、血便等的患者,应考虑回肠憩室炎的可能,即使对40岁以下的年青患者也不能放松警惕,以减少临床误诊率。本组研究未发现空肠憩室并发症者,可能与病例数少或认识不足有关。本组研究中,消化道造影发现的回肠憩室仅1例,术中发现的相对较多。回肠的解剖位置位于小肠远端和结肠之间,造影剂显影和排出较慢,回肠憩室又好发于回肠末段,故x线消化道造影检查时应注意观察回肠末段情况,以免漏诊。对于腹痛、腹泻、便血的可疑患者,在行结肠镜检查时,可进镜回肠末端仔细观察,有报道[5]成功地于结肠镜下对出血的回肠末端憩室行止血治疗。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95-1097.

[2]Chia-YuanLiu,Wen-HsiungChang,Shee-ChanLin,etal.Analysisofclinicalmanifestationsofsymptomaticacquiredjejunoilealdiverticulardisease[J].WorldJGastroenterol,2005,11(35):5557.

[3]贾林,黄开红,李瑜元,等.国人消化道憩室的发病学特征及其并发症[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7):419.

[4]DimitrisMantas,StylianosKykalos,DimitrisPatsouras,etal.Smallintestinediverticula:Isthereanythingnew?[J].WorldJGastrointestSurg,2011,3(4):49.

[5]MasayaIwamuro,MarikoHanada,YokoKominami,etal.Endoscopichemostasisforhemorrhagefromanilealdiverticulum[J].WorldJGastrointestEndosc,2011,3(7):154.

[6]FranciscoEmilioFerreira-Aparicio,RafaelGutiérrez-Vega,YolandaGálvez-Molina,etal.DiverticularDiseaseoftheSmallBowel[J].CaseRepGastroenterol2012,6:668.

[7]张尚志.小肠憩室[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2):82.

[8]祝水平,李茂强,王建宇,等.小肠憩室并发症临床病理分析:附32例报告[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7):884.

[9]任芳,孙敏.空回肠憩室60例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97.

1007-4287(2016)08-1343-03

2015-07-19)

猜你喜欢

结肠镜空肠阑尾炎
超细鼻胃镜辅助胃窦直视法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应用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超声辅助法置入经鼻空肠营养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与护理研究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