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乡到原乡
——台湾画家刘年兴的城居写生

2016-09-13作者丨陈德明

台声 2016年6期
关键词:原乡台北画家

作者丨陈德明 台湾特约撰稿人

异乡到原乡
——台湾画家刘年兴的城居写生

作者丨陈德明台湾特约撰稿人

刘年兴,现专职个人创作兼绘制大型壁画。1993年,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96年,获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西画创作组榜首;1997年,赴美国纽约大学进修艺术课程;1999年,于台师大画廊举办首次个展“纪元·牧歌”;2003年,获选参加由台“文建会”组织的“台湾青年画家赴法联展”;2004年开始,在台湾艺术教育馆授素描课;2001年至2010年,任台湾师范大学进修部油画教师; 2011年,在北京清华大学进修当代艺术课程;2011年,“水岸·木棉”油画展于台北市长官邸沙龙举办;2014年,作品《境入·在地风景》参展于台北新艺术博览会;2014年,作品《杏坛·春秋》联展于师大德群画廊;2015年,

作品《舒写·在地风景》参展于台北新艺术博览会;2015年,参访俄罗斯美术馆、画家故居、列宾美术学院。

梭罗在《湖滨散记》中写道:“湖水是大地的眼睛,凝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我所认识的画家刘年兴似乎就是如此。只是远离了大自然的寂静,要在台北城区巷弄之间,寻求一种人天的契合,大约是需要些灵性吧。

《掇拾》

田野的血液早已融入他的生命

1988年,我与画家刘年兴在各自追寻艺术的路途中有了交汇。当年我们一起就读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不仅是同窗还是朝夕相处的宿舍室友,当然,至今仍是时时联络的挚友。20多年来,我们的大部分同学都投身美术教育,培育艺术幼苗,创作已属暇余兴趣,只有少数同学走上专业创作一途,因为深知要全心创作又要能兼顾生活,诚然不是一条平坦之路,刘年兴却毅然上路,一路走来甘之如饴。

他的作品,最早发表在攻读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硕士班时期。那是1999年他的首次个展“纪元·牧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那些农村油画系列作品,例如《掇拾》《经验午后》《晨》等。题材源自他童年到少年时期的原乡,以及对田园生活的怀想。正如他在展览序言所道:“试图反映一种田园般醇厚、原始的方式。人契合着自然的节拍,沐浴在朝露、晨光、炎午、晚夕中,感受阴雨的滋润,以及晴土的踏实,听取大地的呼唤。它曾诱发作者如歌的情感,清明其缅怀与面对、省思与前瞻的意识。眼前,作者对流光与身处时空的感受,却糅杂重重杌陧高耸的藩篱与层层悬布的网罟——而原乡,竟已然遥不可及。”

作品也许是一种对遥远乡愁的寄托,但属于自然田野的血液早已是画家刘年兴生命的一部分。

从他乡游子到落脚台湾

1996年夏天,我曾探望了作者南方的家乡。远离市区的林野深处、参天的油棕树层层夹杂其中,在林间的一处木造平房农家里,我见到他的父亲(原系广东揭阳南迁的第二代),他以华人特有的刻苦坚毅精神,用一双粗犷却干练的劳动者双手,守护着一片广大的果园。那里处处是野地拓垦留下的刻痕。白天,一家人在烈日下挥汗从事农作,而夜晚,林间一片寂静,只有虫鸣、蛙叫。田野林间成长的经验,使得刘年兴形塑出一个属于大自然的自在心灵。从童年到青少年,从拓荒到种植,慢慢形成安逸的田园情致,其中的辛劳固然依旧,心境情境已经大不相同。刘年兴终于体会父母安身立命的思想和责任。正是这样的想望,到了以绘画维生的抉择面前,似乎注定了是一场离乡背井式的诀别。

《城居组曲》

那时的台湾挟着中华文化的底蕴与渐纳西风的开放胸襟,在民众胼手胝足和殷殷盼想中,催生出宝岛奇迹,吸引着一批批青年负笈前来。生于南方马来半岛的他乡游子,也落脚台湾,后来结婚生子,成为地道台湾人。无论创作与生活都存在现实与理想的挑战,他的心路历程应比一般创作者更为崎岖。从原乡到异乡,从田园到城市,从静谧到喧闹,社会、文化背景的异样,若游于两端,难免形成心灵上一种“摆渡”的状态。但我熟知的刘年兴,总是静静地揣摩,慢慢地糅合,采取一种适合的方式,从容面对,恰如他含蓄内敛的个性。

经过多年蛰伏、教学、街头画像,2011年,刘年兴在台北市长官邸沙龙举办了“水岸·木棉”油画展,可以看出他从传统写生进入揣摩写意的表现历程。其中“水岸”风景写生取材自台北新店溪两岸与大汉溪畔的河堤湿地风光,“木棉”取材自台北市罗斯福路一带、台湾校园民歌传唱的“木棉道”所在地。观其作品,画面飘动、点线灵动、色彩明亮,我心里好似响起着一首首曼妙的华尔滋──像是木棉树与城市间的双人舞,柔和地陶醉在台北的晨昏阴晴之间。难道这是作者以画寄情:让两者和谐共舞的联想,犹如林野自然物与都市人工物的共存?如此想来,遥远的故乡与咫尺的城市也有一方交集之处,并非横隔南北今昔的两端。

《松间-国家音乐厅》 调整画素 

《晨》

在喧闹城市中寻得一片安宁

2011 年,对刘年兴而言是重要的一年。这年春天,他毅然结束稳定经营多年的画室教学,转入大量壁画的绘制,以谋求一条从传统“出走”之路。同年夏天,他来到北京,参加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当代美术高端研习班”。此行主要是受画家忻东旺老师画作与理念的感召,近距离亲近同样来自农村的忻老师。忻老师清晰而自成系统的艺术观点,例如,涵养、立意、造形要能意满而后神足等,都令刘年兴十分认同。

自此刘年兴的创作题材,开始专注于居住的城市,绘画足迹是台北最热闹的街头与狭窄的巷弄。我们很难想象,他像苦行僧一般,游走在熙熙攘攘、新旧并陈的台北街头,停驻在某处街角,深情凝视远方,也许是一片沙洲河岸,或一座公园林边、一道高架桥、一条繁忙街道……这些在路人眼中只是不起眼的过处,或熟悉不过、甚至不再抬头张望的居住环境,刘年兴却能在大家不经意处留下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他意味深长地表示:“那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地方。如何看待这片景观,可以当作我们的人生课题。”这是一种寻求归属的态度与渴望。

他在自述中写着:“早上在家门口寻迹晨光朝气,乐意与层层铁窗栏、雨遮棚和水泥墙柱为伍,呼应有情生命,寄游风光、白云、蓝天。我相信自然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恩赐。”

刘年兴有好几幅作品是在相同景点、相同的角度下完成的。他多次去现场写生分别捕捉晴天、阴雨的不同风貌,使景物跃然笔下,呈现城市的变化。

他喜欢使用温暖色调入画,一派温润,恰如其人,宽厚而实在,眷恋生活四周的人、事、物,使画面隐透着一种人文关怀,色彩表现也是层层叠叠,笔触时而聚敛、时而奔放,在景物动与静、冷与暖,具体与抽象不同特性间穿透自如。

但风景画美好的价值应不在表面,更应寻求个中传达的意境,故不单考验画家的技巧,同时也是画家人文艺术修养的具体表现。描绘周遭环境,得先有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唤起共鸣。对于风景作品,刘年兴自述中写道:在城市喧嚣的主旋律中,我试着慢下脚步,从身边的街景体会自然。晨光朝露、晴阳日霭,风光雨霁,乃至云影相间,倥偬过眼的人们。如果自然“景象”远在偏乡市郊,我愿侧身城市一隅,在不同的时光天候与季节嬗变中,细细感触糅杂其间的自然“质素”。

《早安巷弄》调整画素

《日照-华中桥》调整画素

《雨过・华中桥》调整画素

如此诚实地呼应自己的内心,刘年兴始终是忠于自己的艺术家。渡过乡愁的摆荡,安于城居,专注当下,珍惜生命特有的朴拙及原始的生命力。创作题材的选取也许随着生活际遇变迁而有所转变,在艺术观念纷杂多变的今天,难得他仍然努力保持虔诚的心态,步履踏实、态度诚恳,透过大量的街头写生作品,刘年兴深入体会、观察,捕捉感人的光线、色彩,他坚信,眼前虽或不宽阔,但也弥足珍视,并且令人期待。

我隐约看到,刘年兴这一身视艺术如宗教的情怀,回首来处,竟还是那个曾对原始田园萌发初衷的、有着莫名悸动的少年。

《入城-中和》调整画素

猜你喜欢

原乡台北画家
原乡人·漂泊者·白面具
原乡组诗
原乡诗二首
原乡(组诗)
台北咖啡香
酷炫小画家
台北的烟火味
台北家居
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