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早恋宜疏不宜堵

2016-09-12董绍军

青春期健康 2016年8期
关键词:护花使者刘军异性

董绍军

正在读职业高中的刘军,暗恋同班一名品学兼优的漂亮女孩,他怕表白被拒绝,于是默默地“守护”着她。女孩对他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她也明白他的意思。可她觉得刘军配不上自己,便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一个月后,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这天,一名帅气的外班男孩来找那位女孩,并拉起她的手,女孩马上缩回手羞涩地低下了头。这全被“护花使者”刘军看见了,他不知哪来的胆量和力量冲上去就打了外班男孩一拳。女孩看到这一情景,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并冲“护花使者”刘军喊到:“我喜欢的是他!你死心吧!我不可能喜欢你的!”女孩的这番话深深地刺痛了刘军的心……

事后,“护花使者”刘军被学校毫不留情地开除了。他步入了社会,性情大变。一年后,他与痞子结伙来到他的伤心地。当看到女孩和被打的男孩甜蜜地走出校园时,他指挥同伴围了上去,大声下令“给我打,狠狠地打!”几分钟后,四五个人一一离去,刘军反而留下,走向女孩,把她扶起:“我先把他送到医院,再去自首?”女孩抽泣着望着他,默默地点了点头……但是,由于下手太重,那名帅气的男孩还未到医院就气绝身亡了,“护花使者”刘军和他那四五个痞子朋友全都进了牢房,那名女孩中断了高考,并患上了抑郁症,整天闭门不出,有时还大呼小叫,胡言乱语,最后被父母强制送进了精神病院。女孩的父母和她男朋友的父母把“护花使者”刘军和他那四五个痞子朋友告上了法庭,请求依法追究其刑事附带民事责任。

歌德说过:“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发展心理学揭示,人在孩童时期,对同性和异性概念的认识很模糊;认识到男女有差别的初期,往往关注于同性伙伴,与异性相对疏远。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青少年亦然。随着青春期萌动,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愿意与异性单独交往。这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健康发展的正常过程。也就是说,十五六岁喜欢上一个异性是正常的,否则才是不正常。

应当说,这个时期的“早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恋爱,只能说是喜欢而已,大人不必对此过分关注。只要处理得法,异性间的友谊不仅会使孩子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成为一个心智人格健全的人,为未来的恋爱婚姻打下基础,而且在学业上会相互促进。而家庭和学校在引导学生认识这一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的职责

家长的武断干预反而会适得其反,或者诱导孩子真正走上早恋之路,或者因此导致未来恋爱婚姻的障碍。

“父母越这样,就越想和他在一起。”这是很明显的青春期叛逆举动。同时,家长的武断干预导致了家庭氛围的紧张与不安,更促使孩子们私下里偷偷来往,以寻求心理上的慰藉与补偿。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

首先,要分清和他在一起的内在动因。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们认识到“两人相互喜爱,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的”,这一点对青春期的女孩子非常重要,因为女孩子应该学会保护自己。

其次,宜疏不宜堵。遇事多和孩子沟通商量,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因人而异,加以引导和帮助。切忌粗暴干预,更不能武断干涉。

再次,正确区分,把握尺度。父母要对孩子的异性交往有一个正确的区分,不能将所有正常的异性交往都与“早恋”等同,切忌猜测,避免“无中生有”“弄假成真”,更不能随意怀疑孩子。

最后,正面引导,心理疏导。对于真有“早恋”倾向的孩子,要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逐渐提高他们的交往品质,而不是硬性地束缚和粗暴地干涉,要使孩子们在了解自我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学会与异性交往。

教师的引导

第一,与其“有病治病”,不如“防患未然”。

凡事预则立,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更多的应当是平时的“预防针”要打得多,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与其在发现问题之后仓促应对,不如在“早恋”的萌芽状态时防患于未然。有的班主任会通过举行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时候去享受这种特殊的“爱”,在鲜活的事例中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明白早恋的危害性。还会叮嘱孩子们:“早恋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发出诱人的芳香,但一旦触摸它,就会在不经意间受伤;它也像个青苹果,时机未到,过早的摘下它,它就永远是酸的、涩的。因为不成熟!”

第二,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当然,无论怎样预防,学生中的早恋现象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甚至还会蔓延。对于这种现象,老师不应急于逼迫学生“招供”,应该采取各种“战术”进行疏导,让学生主动袒露心扉。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可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修正自己的不当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比如主动找他们谈话,在交谈的过程中,老师不应该过分严厉,而应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去开导他们,并亲切地告诉他们,我家也有儿女,我对待他们就像对待我自己的儿女一样。耐心地给他们进行分析,把他们当前的处境和面临的学业摆清楚,告诉他们“谈恋爱”虽然好玩,但却是“引火烧身”,最终不仅让老师、家长担心、伤心,更严重的是影响自己的一生。一次次苦口婆心的疏导之下,有一定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自然就会知难而退了。

第三,与其“按兵不动”,不如“打草惊蛇”。发现学生早恋,也不一定直接找学生谈话。而是采取“打草惊蛇”的方式,让其心不安,最后,主动来找老师。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些学生个性倔,自尊心强,直言不讳地找他谈心,或者借助他力,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来个破罐子破摔。此时教师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他们进行“冷处理”,让其感到老师对他的“忽略”。由于这类学生想得到老师的关注,想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这样的处理一般会使他主动“交代”,袒露心扉。这时老师就可以进行委婉地劝说,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

总之,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对他们行为背后的潜在心理进行及时察觉,很可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家庭和学校应共同担负责任,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

猜你喜欢

护花使者刘军异性
彩泥大变身
异性齿轮大赏
大别山下的“护花使者”
抢电视
你有让异性心动的本领吗
别怕,有护花使者!
外教新词堂
药酒,调理女性痛经的“护花使者”
拳击手打老爸
你善于结交异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