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版欧盟为何名存实亡?
2016-09-12
林桂军+任靓
2016年6月24日,以英国公投脱欧为标志,英、欧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既密切又复杂的。欧洲一体化问题是英、欧之间恩恩怨怨的焦点。
在英国公投脱欧之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简称欧贸联)随即召开了部长级会议,会议讨论了英国脱欧等事项,并表示成员国将与英国保持密切的经贸合作。
读者可能对欧贸联有些陌生。欧贸联与法德主导的欧共体曾一度呈竞争态势,二者的较量类似当下亚洲一体化与美国推动的亚太一体化的竞争。英国曾是欧贸联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当今欧洲包括欧元区、非欧元区、非欧盟成员国等多个圈层,欧盟面临的难民、债务等问题则暴露其政治体制弊端。
英国脱欧谈判期间和之后,是否在欧洲合纵连横,出现聚焦经济合作、弱化政治一体化的动向?中国与欧洲的关系又将如何相处?中国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可从欧洲历史吸取哪些经验?这些都值得关注。
欧贸联与欧共体的较量
英国对欧洲大陆一体化进程的消极态度早在20世纪40-50年代就已显现。因此,英国一直没能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引领者。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时,曾希望英国加入。可是,英国自恃有英联邦国家及美国的贸易支持,并认为会失去主权及控制国内经济的权力,最后拒绝加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的整体实力同其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的辉煌时期的实力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相对于美国和前苏联的全球性战略而言,英国选择了更加适合自己的区域性战略,主导欧洲就成为其更加现实的选择。
英国在欧共体成立之初并没有加入,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英国不想与盟友美国对抗。欧共体之所以成立,与西欧饱受美国“奴役”,并想与之相抗衡不无关系。英国作为美国的最重要盟友之一,在该问题上,当然选择了站在美国的立场。
第二是,英国不想与欧洲国家分享其既得利益。欧共体成立之初,尽管英国的经济实力已经有了很大的下滑,但其还保有某些海外殖民地使其仍旧是欧洲的富裕国家。加入欧共体,意味着英国将与其他成员国共享其现有的既得财富,这是英国所不想看到的。
第三是,英国有自己的不同于“欧共体”的区域化战略。尽管英国在二战后不能主导全球,但其从未放弃主导欧洲,因此,建立以英国为核心的区域组织是其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英国没有加入欧共体,而是成立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就是很好的体现。
英国所采取的策略与今天美国对待亚洲一体化的态度十分类似。每当亚洲出现一体化势头时,美国就极力推动亚太一体化。类似地,上世纪50年代,当法、德两国主导的欧洲大陆一体化出现进展时,英国总是主张跨欧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英国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出口目的国,因而英国市场对于欧洲大陆国家非常具有吸引力。由于更大范围的贸易自由化可以确保对英国市场的进入,因而英国的建议曾引起许多欧洲大陆国家的兴趣,结果拖延了法、德主导的欧洲一体化进程。
但是,欧洲大陆六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西德)最终拒绝了英国的建议,于1957年3月宣布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英国只参加了最初的会议,随后退出。
1960年1月,英国与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成立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总部设在日内瓦。欧贸联更多强调自由贸易,不谋求任何形式的欧洲政治一体化。冰岛后来于1970年加入了联盟。
欧贸联与欧共体具有竞争意味。但是,在随后的发展中,“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进程没有欧共体顺利。
“博弈失利”的英国后来曾两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但都被法国总统戴高乐“无情拒绝”。直到1973年,已经退出欧贸联的英国正式加入了欧共体。
现在,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由瑞士、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等4国组成。
英、欧经济体制的龃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大陆经济的快速重建是吸引英国加入欧盟(当时称欧共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同在欧盟屋檐下的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的经济体制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使得双方的互动一直并不融洽。
英国的经济体制属于所谓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属于这一体制的主要是说英语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爱尔兰等国。这一体制强调个人主义,尊重企业家的独立性并依靠其创新精神,拥有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和融资渠道。
欧洲大陆的经济体制则属于“合作主义”,源于墨索里尼统治的意大利。1929-1933年大萧条期间,全球经济衰退,唯有意大利经济独树一帜。逐渐地,意大利经济体制的特征被德国、法国及整个欧洲大陆所效仿。这一体制还从欧洲传至日本、拉丁美洲、新加坡等国家。
欧洲大陆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强调工人参与决策,经济依赖大型企业,行会势力大,金融由银行主导。一项创新的建议一般要征询工人的意见,企业内部需要多层审批,资本市场不发达,融资主要依赖银行,而银行与政府关系密切。
“合作主义”经济体制在二战战后欧洲大陆经济快速恢复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但是随着战后经济重建的完成,这一体制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突出的问题就是压抑创新,而且改革企图在这一体制下难以推进。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大陆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经济总额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从40%降低至20世纪末的15%以下。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欧盟的情况更是每况愈下,GDP增长处于停滞状态。2010年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至今阴魂不散。近来又受到中东、北非难民潮的冲击。目前欧盟的失业率平均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一些国家,如希腊、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超过10%,甚至达到20%。
而英国经济在2008年以来,则较成功地完成了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服务业的竞争力甚至超过了美国。近几年,英国的实际GDP增长率接近3%,失业率仅为5%。某种程度上,英国经济已经实现了危机后的复苏。
上述经济背景恐怕是英国此次脱欧的重要原因。
可能的后续影响
英国公投脱欧将给全球经济带来一系列的不确定性。
英国是更倾向自由贸易的国家,欧洲大陆国家则相对保守一些,脱欧可能会使美国和欧盟不得不重新思考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谈判的前景。
我们可以从欧洲一体化的初心,预测欧盟可能受到的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对于欧洲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欧洲经济的一体化,大大降低了未来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也展示经历了多次惨烈大战的欧洲人不再战的决心。其次,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内部大市场,促进各种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
欧洲大陆一体化的第三个重要作用是抵御美国的霸权,这对德国尤其重要。在欧元出现以前,德国马克一直面临着美元的巨大压力,美国政府总是以种种借口逼迫贸易顺差的德国升值马克。面对美元的霸主地位,德国的崛起需要一个挡箭牌,那就是欧元。德国通过欧元和欧盟的屏障,避免了与美国的正面直接碰撞,为德国的崛起提供了保护。
作为欧盟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复苏势头良好,英国脱欧显然将威胁欧盟统一大市场的规模,增加欧盟对于美国的依赖。在欧盟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将有雪上加霜的作用。
另外,虽然英国没有加入欧元区,但英国脱欧显然对欧盟整体经济实力的影响是负面的。欧元、欧盟、德国、法国等未来都可能感受到来自美国与美元的更大压力。
近几年来,英国一直积极推动欧盟与中国的贸易投资关系,是中国与欧盟发展更紧密关系的一个主要的依靠力量。英国脱欧将可能会使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进一步下滑。
另一方面,英国首相卡梅伦曾称中英两国的关系正处在“黄金时期”。英国积极支持中国政府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和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进程,欢迎中国企业到英国投资,两国在高铁和核电站建设方面的合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英国脱欧可能会进一步密切中、英两国的经贸关系,中英自贸区协定谈判将可能很快被提到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