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转型要靠全社会的绿色消费自觉
2016-09-12文佳筠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
◎文佳筠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
低碳转型要靠全社会的绿色消费自觉
◎文佳筠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
一家德国跨国公司进行低碳改革,公司配车从宝马改为混合动力节能型小车,也可选择不配车,公司提供一张公交年卡。该改革全球各分部顺利推广,唯在中国分部遭到管理层集体抵制,坚决不肯放弃宝马。德国人最后不得不在中国人的“集体反对”下妥协了。平时不少人口头上支持环保,要求政府加强环境治理,中国雾霾如此严重,本来中产阶级更应该身体力行,然而……
作为全球碳排放总量第一的国家,中国经济要实现一系列绿色发展转型,不能只依靠行政命令,而是需要多方面政策的配合。例如,反思高碳模式,形成全社会的绿色消费自觉;真正实现污染者付费,让环境成本内部化,减少对高排放、高污染的化石能源的补贴……
唯有中国分部抵制低碳改革?
过去十余年中,国内民众尤其是中产阶级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环保意识不限于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在于是否愿意从我做起,为更好的环境付出努力或者买单;邻避运动不是环保运动的出路。不幸的是,在中国的环保运动中,邻避运动成为主流,手电筒专照别人不照自己的“环保卫士”也不少。
有一位德国朋友曾提到这样一件事:他所在跨国公司着手低碳改革,公司配车从原来的宝马改为混合动力节能型小车,也可选择不配车,公司提供一张公交年卡,可无限制使用高铁在内的所有公共交通,公司对选择公交者还有额外补贴。该改革全球各分部都顺利推广,唯在中国分部遭到管理层集体抵制,坚决不肯放弃宝马。抵制者说这是掉份儿,中国国情特殊,宝马是个人和公司的门面,不可替代。认真的德国人最后不得不在中国人的“集体反对”下妥协了。跨国公司管理层,平时不少人口头上支持环保,要求政府加强环境治理。中国雾霾如此严重,本来中产阶级更应该身体力行,然而现实不幸恰恰相反。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官方微博@北京环境检测曾经发了这样一条发人深思的微博,“是发电厂照亮了黑夜,是供热厂温暖了寒冬,是炼钢厂、水泥厂带来无数的高楼和道路,是大卡车运来吃穿用,是小汽车带你走四方——你讨厌雾霾,觉得自己没有制造污染,但是你却消费着以污染为代价产生的一切。没办法,这就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爱它的人会留下来,爱它的人会负责任。”希望中国的中产阶级能够真正提升环境意识,从自己做起。希望中国分部例外之类的事情不再。
煤炭的真实价格并不廉价
我国由于资源禀赋的原因,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长期超过65%,廉价的煤炭确实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廉价能源,然而,考虑到环境和健康的影响,煤炭的真实价格并不廉价。
清华大学滕飞副教授主持的多部门研究项目“2012煤炭真实成本”,为我们揭示了煤炭的环境和健康代价:
我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呈逆向分布,晋陕蒙宁新等地区水资源最为匮乏,占有量不足全国总量的20%;而2010年煤炭产量却高达19亿吨以上,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0%。中国每年因煤炭开采而破坏的地下水资源达十几亿立方米,加大了缺水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煤炭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表现在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
1.煤炭生产导致人员死亡和职业性损伤:2012年中国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24206例,占职业病总例数的88.27%,其中54.52%出自煤炭行业。
2.煤炭消费导致的大气污染,特别是PM2.5对健康的影响:我国2012年因煤PM2.5排放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约为67万。
可见,大部分环境和健康成本没有体现在现行定价机制中,其中最大的差距出现在消费环节。根据该研究的保守估计,煤炭消费对人体健康损害成本约为166元/吨,远高于目前仅5元/吨的煤炭消费排污费。这也进而导致市场失效和煤炭的过度使用。笔者在调研中曾遇到一个极端例子:一个漠河农民说那里冬天很好过,暖气烧得屋里穿短袖。他家一冬用煤10吨左右,取暖的煤有国家特补,每吨仅120元,比坑口价还低。漠河苦寒之地,取暖是刚需,适当补贴应该,但冬天穿短袖则不是刚需。国家这样大规模补贴煤炭,实质上消费越多享受补贴越多,等于鼓励浪费。
要向“污染者付费”过渡
中国需要进一步改革化石燃料和煤炭的定价机制,通过碳交易或者碳税/环境税等多种方式,内部化煤炭的外部损害,利用价格手段调整煤炭的合理生产与消费,从而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目前全国煤炭价格由于过度投资等多种原因价格低迷,正是上调煤炭排污税的良好时机。
希望国家政策导向“污染者付费”过渡,内部化环境成本。只要污染者不付费,环境和健康的负面影响就继续存在,实质就是全民无差别为污染买单。
此外,低碳转型所需要的政策配合还有很多,比如推动绿色金融,合理制订环保标准,环保执法常态化、规范化而不是运动式执法等等。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不展开讨论。
高碳高污染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已经到了临界点,一些短期行政手段尽管有效,但毕竟代价巨大,不可多次重复使用。未来,我们的政策制订者们更应该思考如何通过多方面的政策配合,长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