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所以照形 古事所以知今
2016-09-12沈聪
沈聪
【引用】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原文节选】
里语曰:“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大王宜深以鲁王为戒,改易其行,战战兢兢,尽敬朝廷,如此则无求不得。若弃忘先帝法教,怀轻慢之心,臣下宁负大王,不敢负先帝遗诏,宁为大王所怨疾,岂敢忘尊主之威,而令诏敕不行于藩臣邪?此古今正义,大王所照知也。夫福来有由,祸来有渐,渐生不忧,将不可悔。向使鲁王早纳忠直之言,怀惊惧之虑,享祚无穷,岂有灭亡之祸哉?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今者恪等慺慺欲为大王除危殆于萌芽,广福庆之基原,是以不自知言至,愿蒙三思。——《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原文释义】
俗话说:“明镜可以照出形貌,古事可以鉴戒今人。”大王应深以鲁王为戒,改变自己的行为,谨慎小心,尽力敬奉朝廷,这样则没有什么要求不能得到。如果放弃遗忘先帝的法令教诲,心怀轻慢之意,为臣宁负大王,不敢有负先帝遗诏,宁愿受大王的怨恨,岂敢忘记尊主的威严,而使诏令在藩臣中不能施行呢?这是古今正义,大王所明白知晓的事理。福运的降临有一定的根源,灾祸的降临也不是一日而成,在其逐渐发展时不忧不虑,将来的后果是无法去后悔的。假如鲁王早早地接纳忠直之言,心怀惊惧之虑,那么他就能享受无穷的福运,哪来灭亡之祸呢?良药苦口,只有患病者以它为甘甜。忠言逆耳,只有通达事理者才乐意接受。今天我诸葛恪等人苦苦思虑想为大王解除尚处萌芽状态的危险,扩大您福运吉祥的基础,故此不自觉地把话说到了顶,希望您能三思。
【经典简介】
《三国志》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是记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一般认为此三书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陈寿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可以说,《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