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远教人的“户外行”
2016-09-12葛光伟
南望瑰丽天山的岁月变幻,北眺准格尔盆地的千年风沙,新疆奇台县历史上曾为疏勒古城所在地。 工作在这里的远教人充分针对本地地广人稀、多民族同胞难以集中的现状,积极开拓“户外远教”学用模式,遍布在奇台大街小巷、草原田野的学用点如同星星点点的野花,装扮出了这座古城的时代新颜。
夜市上的远教“吆喝”
在奇台,夜晚吸引群众的不只是电视里放的热播节目,还有远程办倾力制作的贴地气、体民情的课件;夜市上引人驻足的不只是摊位上此起彼伏的买卖吆喝,更有远程办精心制作的美味“远教大餐”。工作领域从“白”拓展到“黑”,让群众学习从“闲”到“忙”,奇台远教人用智慧开创出了户外形式下的“夜市远教”,让群众接触远教的时间有效延长。
“夜市远教”这个好点子,出自县委组织部分管远教的副部长张克涛。在下基层走访时,他发现无论城区、农村还是牧区,到了晚上,人们吃罢饭,不是看电视,就是闲溜达,和远教就“绝缘”了。思维一向活跃的他立刻把远程办三个小伙子找来,几个人开起了“联系参谋会”:“晚上这么长的时间,远教不利用上,太浪费了。”远程办负责人葛光伟和牛志武、沐迪里受到了启发,纷纷献计:“把课件发到牧民手中,鼓励他们晚上自学。”“夜晚集市那么热闹,咱们可以在那儿设点放课件。”“站点管理员都设AB岗,A岗管白天,B岗管晚上。”就这样,“夜市远教”措施出台了。在张克涛的指挥下,葛光伟编写了管理制度,小牛负责设备调度,小沐向群众宣讲“夜市远教”的好处……如今奇台县群众一到晚上,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远教也加起了夜班,为咱们想得真周到!”
广场课堂人气旺
行走的路人不再神色匆匆,因为间或路过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最新信息;广场上不再是跳舞大妈独霸天下,令人难忘的红色经典影片同样人气兴旺。远教从室内走向了户外,课件从站点走向了广场,奇台远教人将遍布全县的社区广场、村文化广场充分利用起来,让广场成为群众和远教亲密接触的大课堂。
“广场远教”的构思,来自于远程办几个人的一次交流。在闲谈中,他们聊到不少地区都建立了远教广场,就商量奇台县能不能也跟上这潮流呢?葛光伟把这想法向张克涛做了汇报,后者很重视,先是去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又带着三个小伙子多方调研,最终觉得这主意“靠谱”。于是,广场和远教就正式开始牵手了。
广场和远教的“手”能牵到一起也并非易事。为了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张克涛跑上跑下,寻求支持、调度资源、集约人手……脸笑得都僵了,嘴皮子都磨破了;葛光伟具体选址,也是走遍了所有街道和乡镇,为的是不留一个死角;牛志武调控设备,连加了好几天班;小沐撰写宣传文字,在办公室敲了几夜键盘……终于,广场成了远教的新舞台,奇台县群众再到广场上活动不是简单地健身休闲了,而是有了正事——学远教!
专家到了家门口
以往得主动到站点去参加集中学习,现在呆在家里远教就主动送学上门了;从前想请教专家得沟通协调,如今专家直接到了田间地头、草原毡包。服务方式从被动应答到主动上门,服务理念从“找我学”到“我送学”,奇台远教人推出了专家包点导学,让远教学习走进了群众的家门。
“专家包点导学”是张克涛的妙想。在一次走访牧民时,对方反映说:“离站点太远,学着不方便。”他回到部里,马上把葛光伟等三个人找来:“远教能不能更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服务?”几个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充分发挥远教辅学专家的能动性,来个“专家主动上门”。
让专家送学,这任务量可是相当大,但几个人憋足了劲要把这事落实。张克涛跑遍了远教各成员单位,和对方商量送学人员名单和具体方式;葛光伟负责组织课件,让专家带着贴近实际生产生活的课件去登群众的门;牛志武检修设备,为专家送学提供“利器”;沐迪里负责专家教案的串联撰写,让专家的课能真正贴群众的心窝……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人的努力,“专家包点导学”在全县逐渐铺开,群众纷纷称赞:“远教真是为我们服务到家啦!”
(作者单位:新疆奇台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