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推进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2016-09-10丁鑫昆
丁鑫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初中物理课程愈发重视理论和实际之间的联系,要求教师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发现、认识生活中的物理.注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知识巩固的生活化,将具体事例引入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对生活细节加以观察,提高其观察能力,鼓励其多思考,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根据物理知识介绍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能力,使其热爱物理,提高其操作能力与物理综合运用能力.
1开展生活化物理教学,从多个方面联系生活
首先,要从教学目标入手.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统初中物理教学始终比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解题能力,只要能得高分即可,完全没有考虑培养学生的价值、态度、情感以及能力等教学目标.这种脱离了实际生活的教学目标是不科学的,所以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还要培养其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和探究来运用物理知识;其次,是教学过程方面.在讲解物理知识时,不可一味强调深奥、抽象的物理概念,应当与生活现象相联系,使学生明确、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避免其产生厌学情绪.例如,照镜子几乎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那么自己是如何出现在镜子中的呢?光怎样反射?从暖壶或保温杯中倒水后盖上瓶塞,为什么它会跳起来?通过解释与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多质疑、多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在物理教学中,如果一些知识可以用实验来说明,教师要积极进行演示实验,必要时可以组织全体学生共同实验,使用与生活相贴近、学生熟悉的物品做实验器材,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后,是知识巩固方面.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层次,少一些死板的题海作战,多一些灵活的动手动脑.比如,要求学生对家中电器的情况进行观察,接着设计一个串联电路,使其享受完成作业的乐趣和成就感.
2将具体事例引入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许多时候,学习兴趣不是本来就有的,所以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活跃的思维,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接受与理解能力,同时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会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比如在水中放入筷子,为什么看起来像折断的样子?为什么人在启动汽车时向后仰,刹车时向前倾?为什么宇航员能够在空中“飞行”,我们在地球表面却只能行走?熟了的苹果为什么无法飞到天空,只能落到地上?教师面对这些问题时,不能一笑置之或敷衍了事,而要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理,架起理论和实际沟通的桥梁,调动其学习兴趣,使教学效率提高.比如,教授相对运动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引导其回想平时乘坐公交车的情景,公交车内的人之间并未发生相对运动,然而道路两旁的人群与车内的人却存在相对位移.又如讲解折射现象时,若教师仅仅是向学生讲解折射的概念与公式,那么学生由于无法理解,通常只能死记硬背.相反,若教师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有关折射的事例,那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从岸上观察浅水区,根据观察到的深度和角度捕鱼,大多数时候无法成功捕到鱼,但是将角度稍微变换一下,那么捕鱼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引入具体事例,成功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有效地开展物理教学.
3鼓励学生多体验生活,培养其细节观察能力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实验.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掌握的物理知识,有意识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例如,讲解失重与超重现象时,教师可以先简单描述一些失重与超重的概念,接着鼓励学生回想有关的生活现象,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家庭实验,深入理解这部分知识.从不同角度认识和了解物理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同时还能增强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鼓励学生记录自己实验的整个过程,最后写出总结,并且写一些自己的感想.又如,讲解“大气压强”时,教师先按照教材内容做演示实验,接着鼓励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哪些能够证明存在大气压强的事例,学生纷纷踊跃回答:电视中看到要在大块玻璃上压几个橡皮吸盘,这样能很快吸起来,而不需要用夹子将玻璃夹起来;用橡皮吸盘疏通下水道时,将空气挤压出去,再次提起时要用很大的力气;在玻璃上按住有挂钩的塑料吸盘,即使挂很重的衣服和湿毛巾也不会掉下来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情景,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生活,实现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有效推进物理教学.
4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提炼实际的物理知识
生活是知识的来源,其中充满了许多奇妙的事物,值得我们展开探索,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事物,并且展开思考和探索.古今中外,人类生活在许多方面都与物理知识有联系.从古代人们的飞天梦,到现在神舟九号飞天;从以前的木筏渡河到现在的大型輪船;从原始的钻木取火,到火柴、打火机的产生,这些变化无不与物理知识和理论有关,同时也证明了人类生活与物理之间的联系.虽然初中阶段学生初次接触物理这门学科,但是在其以往的生活经验中,其实已经看到或体验过许多物理现象,只是以往没有尝试过描述和提炼这些现象背后蕴含的物理知识.所以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解决物理问题,并在注重总结与提炼物理知识,使其能够灵活运用已学知识.例如,两块磁铁为什么有时互相排斥,有时却互相吸引?电冰箱的后面为什么是热的?冬天脱毛衣的时候为什么会产生静电?鼓励学生思考这些生活中的“为什么”,将实际的问题向理论转化,达到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
5介绍先进的物理成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初中物理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联系密切,而科技又是许多学生感到有趣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根据物理知识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科学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使其明确物理是科学的重要基础,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比如,教师根据重力知识,讲解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如何行走与生活;根据能量知识,介绍太阳能电池、潮汐发电、风力发电、三峡电站;根据静止与相对运动等知识,介绍同步卫星;根据摩擦力知识,介绍磁悬浮列车与气垫船利用空气层使摩擦阻力减小的原理.在介绍这些先进科技时,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了解这些科技成果后,学生对物理学习会产生强烈的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制作一些小发明,不仅能验证理论,还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定期举办物理讲座、物理知识竞赛、发明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发明中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而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其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科学制定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与生活相联系,发现并解决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创设学生能够理解并且感到有趣的问题,创设真实、轻松、愉快的物理情境,使学生可以认识到物理和生活间的联系,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其物理知识运用能力,使其可以在生活情境中运用物理知识,生活化物理知识,推进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