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09-10邵德金
邵德金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是当今中学物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进行探讨.
1創设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证创新教学实施的重要条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就是民主.”如果要大量地开发人才的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实践证明,民主的教育效果最佳,而权威的教育,则严重地限制了学生思维和行为,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最为不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努力创设一个能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智能,能自由释放其创新灵气的学习环境,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首先,教师要热爱和信任学生,承认学生具有巨大的创新潜能,这是课堂上达到民主和宽松的学习氛围的基础;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在课堂上允许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应该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提问、问题讨论、相互交流、回答提问等活动作过多过细的限制和要求,避免产生学生因害怕违反教师的有关规定而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压抑的现象;再次是,教师对学生要多肯定,少批评.对学生的独创、而与教师思维不同的表现,不要轻易加以否定,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观点、思维方法甚至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加以压抑,不要讽刺与嘲笑,要给学生正面的肯定,并指出需待改进的方面,给学生一种“创新”的安全感,营造一片创新的土壤.
2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活动,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一种教学手段.许多物理规律都是经历了无数次科学探究实验活动总结出来的,物理学科也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要以科学探究活动为基础,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通过探究活动中对实验器材的改进,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实验器材的改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实验手段,这就要求学生把握住基本的实验原理,创造性的运用新的实验器材完成类似的探究问题.例如在探究“串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之间的关系”时,教师习惯给出电流表、电压表、两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及电源等.让学生用学过的欧姆定律及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来探究,测出总电阻,然后分析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其实教师在学生探究完之后,也可进一步让学生探究,如何利用电流表或者电压表及电阻箱来探究两电阻串联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之间的关系呢?让学生去创造性的发挥,学生从“电阻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出发来思考,利用等效法不难想出探究的方案来,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电阻及串联电阻特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2通[HJ1.53mm]过对探究活动中实验条件的改变,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利用同样的实验器材,改变实验条件,要求学生在新的条件下,运用所学的物理规律,创造性地确定实验方案,创造性地测定相关物理量,创造性地处理实验数据,从而达到探究新问题的目的.例如,在师生共同利用斜面及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及小木块来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同样的器材来探究一下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这样改变了实验探究的内容,用同样的器材,通过改变实验的条件,让学生设计方案来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如,在师生共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因素有关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想一想:你们能不能用手中的器材来定量的探究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呢?这样让学生根据实验条件的改变,来创造性地探究新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2.3通过对探究活动中实验现象分析提出新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有目的的探究活动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采取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往往能得出一些实验结论及物理规律.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有两个方面,如果我们在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一般性地规律的同时,不忘对实验现象中被我们忽略的次要因素的研究,就会提出一些更有价值的新的探究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例如,我们在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方法时,让学生在探究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发光时的电阻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的电阻在不同电压下,电阻是否相同呢?让学生观察,发现不同电压下,灯泡电阻不同,从而得出“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有关”的结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相矛盾.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实验现象,进行猜想,不难得出:导体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然后设计方案进行探究.通过将一段电阻丝与小灯泡、电流表及开关串联在电路中,然后闭合开关用酒精灯对电阻丝加热,发现灯泡的亮暗程度及电流表的示数大小发生了变化,不难创造性地得出新的实验结论及物理规律,即“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的结论.若教师在教学中持之以恒,让学生注重探究活动中出现的细微现象,一定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3鼓励学生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求异质疑,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是一种从多方面推测、假设和构想中“探试”答案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任何发明、发现、科学理论的创立,首先建立在求异思维的基础上,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向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多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从不同方面利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从中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选,就是一种很好的求异思维训练,要善于利用和引导.例如,在弹簧测力计下通过细线挂着一重物,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6 N,当物体体积的1/5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 N,求该物体的密度.这道题涉及到弹簧测力计、[JP2]二力平衡、密度、浮力等方面知识,从不同角度思考有多种解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联系日常生活实际也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如在复习“压强”这一知识点时,可要求学生例举多个日常生活中“关于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实例.在复习“物态变化”时,要求学生举出应用“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吸热的六个实例.这样通过多举实例,加强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创新,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要有足够的耐心.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培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