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引动”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16-09-10李文江

体育教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用教学模式

李文江

摘 要:“引动”式教学模式是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理念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引动”式教学模式,要了解其内涵与特点,认识“引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结构,清楚“引动”式教学模式如何运用以及运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关键词:引动;教学模式;体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1-0027-03

自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以来,体育学科为落实新课程的要求和课程标准精神,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好的体育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在一定区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区域学生在体育新课程中身心健康发展。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作为全国首批课改实验区,特别是在天津市学校现代化达标与提升工程中,各学校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总结提出了符合学校特点、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引动”式教学模式就是体育学科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模式之一,该教学模式经过在大港区域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检验,效果较好,易于推广,现总结出来和大家交流。

一、“引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1.“引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引动”式教学模式就是经过教师引趣,诱发学生动情,即感知、趣练;经过教师引学,激发学生动体,即自学、讨论;经过教师引导体验,引发学生动心,即体验、构建;经过教师引思,启发学生动脑,即运用、提升。

2.“引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引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结合体育学科教学特点,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经过教师“四引”,即引趣、引学、引体、引思,实现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的“四动”,即动情、动体、动心、动脑,从而实现学生在预动环节、自动环节、互动环节、灵动环节中的自主发展,进而达到让学生在多元参与下能动学习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引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结构

1.“引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学生是体育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主体,体育学习中,只有教师诱发到位、激发到位、引发到位、启发到位,学生学习才能积极主动,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得到落实,进而才能获得身心健康协调发展。这种“双主体”理论,在“引动”式教学模式中,是指导教与学开展的主要理论之一;同时,在体育学习中,是教师按部就班,手把手教,还是教师努力创设自主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两种不同的体育教学理论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和价值,后者在“引动”式教学模式中,已经成为强有力的教学理论支撑;然而,无论是怎样的体育教学模式,遵从身体练习,让学生知、行、意,身心参与体育学习,获得多元学习价值。这种追求,迫使我们将多元互动理论植入“引动”式教学模式之中。

2.“引动”式教学模式的结构

三、“引动”式教学模式运用注意的问题

1.“引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1)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导学引入

立定跳远是一项传统教材,动作方法是,两脚自然开立,两腿屈膝,上体稍前倾,两臂后举。然后两臂向前上方用力摆,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跃起。落地时以脚跟先着地,同时两腿自然屈膝缓冲,保持平衡。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腿部、腰腹部力量小,动作协调性差,练习时要求两脚同时发力,自然向前跳出,并能做到两脚轻巧落地缓冲。根据上述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学时,首先,教师在简单准备活动后,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原地双脚并脚跳绳练习,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双脚并脚跳绳前进练习,随后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徒手双脚并脚跳绳前进练习。由于学生对个人并脚跳绳动作非常熟悉,个人并脚跳绳动作结构又与立定跳远动作结构有些近似,所以很快全部学生就进入了导学引入的学习状态。

(2)创设情境诱导练习

情境教学比较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特点,由于本次课学习内容是立定跳远,因此教师就创设了小青蛙捉害虫和青蛙跳荷叶的练习。小青蛙捉害虫,两人一组,一人沿地面拉动跳绳的一端,另一人模仿小青蛙跳用双手触摸地上拉动跳绳的另一端,一拉一跳,配合完成,适时交换。这样练习,学生既有兴趣,又有效果。随后,引导学生在地上用绳围成荷叶,4~6人一组合作练习,学生模仿青蛙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在有趣的活动中,轻松自然地把立定跳远动作演示得惟妙惟肖,有的同学还能夸张地、表演性地完成,达到了“引动”式教学诱导练习,预动环节感知、趣练学习的目的。

(3)教师示范引领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

在以上导学引入,诱导练习基础上,教师示范完整的立定跳远动作,并提出怎样跳得更远?随后安排学生自主进行立定跳远练习,学生练习十几次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小组推选代表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带着学习问题进行练习,在练习中投入了心智,对学习内容在自我练习、自我理解基础上,经过小组讨论,进一步形成了对立定跳远动作的认识,达到了“引动”式教学,自动环节自学、讨论学习的目的。

(4)深化技能体验学习

在学生自动环节练习中,教师发现有部分学生完成动作做得不够充分,不能将动作交代清楚,虽然达到了一定数量,但是完成动作质量不够好。于是教师就根据立定跳远动作技术结构,引导学生用“三拍法”来完成,即“一”“二”“三”。此时,安排这样的练习形式,与过去教学相比虽然有些晚,但是学生在导学引入、诱导练习、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由于前边对立定跳远有充分地感受,因此再按照动作节拍练习,对动作体验得更充分、理解得更深刻、建构得更细致。特别是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还富有想象力地把“一”“二”“三”换成了“高人”“矮人”“超人”。由此可见,虽然“三拍法”练习滞后了,但是只有此时安排“三拍法”练习,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学习动心,实现互动环节体验、建构学习的目的。

(5)活化技能提升学习

在学生基本掌握立定跳远动作后,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为学生创设分层自主选择的学习平台。如根据学生立定跳远的能力,组织学生用两根跳绳展开摆成不同宽度的小河,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此时,学生尽管对自我评价还不够准确,但是在教师指导下,只要做出了选择,就会有引思效果的体现,就会有动脑思维的参与。特别是当学生表现出不能跳过小河或轻松跳过小河时,引导学生重新评价自己,尤其是质疑小河的宽度是不是合理,或重新调整小河的宽度。此时学生具有这样的体育学习行为表现,说明学生学习能力有了提高,也就达到了“引动”式教学,灵动环节应用、提升学习的目的。

2.运用“引动”式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要尊重教学内容特点体现灵活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性,教学模式也是如此。“引动”式教学在运用过程中,不能包打天下。首先,对于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如何在其结构框架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需要教师注意对教材灵活把握,也就是要从教学内容特点出发。如小学学习单杠一足蹬地翻身上,对于这样一个具有一定难度和安全隐患的教材,如果按照“引动”式教学内涵去学习,教师的教学思路与行为要有变化。引趣可以将教师示范移至课始,诱导性练习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引学要细化学习过程,加大引的权重,加强互帮互助合作学习。要在安全学习环境下,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用心去体验,引导学生自我解读,建构技术动作。引思要引导学生建构学习意义,对于器械体育课,以及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应该怎样学练,学后要有方法获得、学力提高,这是意义所在。

(2)要充分发挥教师“引”的作用

“引”是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要实现教学中“引”的有效,即“引”的作用最大化,教师课前要深刻分析教学内容,找准“引”的点、“引”的时机,还要把握“引”的火候,设计用什么方式来“引”。如学习立定跳远,教师采用单人并脚跳短绳和青蛙跳荷叶的活动形式来“引”,当学生评价自己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来“引”;当学生用立定跳远的动作跳过不同宽度小河(用跳绳摆成的)但小河宽度不适合的时候,教师来“引”,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小河的宽度。此时教师“引”不能包办、命令,要启发、引导。如“刚才你们几个同学都轻松跳过去了,能不能挑战一下自己?”引到这种程度,就恰到好处。

(3)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体育学习具有依赖性,运用“引动”式教学旨在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主动地、能动地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学生由于缺乏这种学习习惯和能力,有时会表现出不够自信。因此,在运用“引动”式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这样会助推该教学模式的顺利运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一年级学习立定跳远,对于这样一个双起双落的动作,从诱导性练习开始,经过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体验,诱导学生能够自我构建起立定跳远的动作要点,这是“引动”式教学目的之一。实际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反复学练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叙述动作要点时,学生有时表现得不够自信,不能积极回答,迫使教师只能靠点名来完成,尤其是在各种展示课中,一时间搞得教师有些尴尬。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教师要从常态课开始,由浅入深,选择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经过学练,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的习惯,这种习惯坚持住了,久而久之,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就培养起来了,同时也收获了学习信心的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建立起来了,加之教师合理地“引”、有效地“导”,就既保证了“引动”式教学的顺利开展,也极大地提高了体育学习效果。

(4)教师要放缓心态不要越位

在运用“引动”式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是引趣、引学、引体、引思,由于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有时暂时会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效果,于是有的教师心里着急,出现越位的教学行为。当教师“引”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教师要放缓心态,耐下心来,一步一步地引着学生学。如一年级学习立定跳远,上下肢协调配合、双脚轻巧落地是动作的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有时无论教师怎样引导、提示,学生双脚落地总是不够轻巧。由于学生总是不能轻巧落地,有的教师就会大声提示屈膝缓冲、屈膝缓冲。在教师的即时提示下,学生一时能够做到落地轻巧,但是再重复练习时,有的学生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为什么呢?因为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怎样才能落地轻巧。此时教师如果能够耐下心来,为学生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如在池塘里,小青蛙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上,怎样做才不会掉到池塘里,此时学生在这种问题情境中,就会思考,小青蛙怎样做呢?学生会说,落在另一片荷叶上要轻,此时教师追问,怎样才会落上轻。大家体会体会,学生经过再练习,反复体验,最终理解了屈膝缓冲的道理,教学难点自然也就突破了。再说上下肢协调配合的问题,这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立定跳远的易犯错误动作之一,一般采取的纠正方法是多让学生做摆臂与弹性屈伸练习。但部分学生由于对上下协调配合动作意义没有理解,因此导致学练中不够重视,进而造成错误动作反复出现。此时教师也不要着急,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理解动作:如让学生背着手立定跳远,再让学生自然摆臂立定跳远,完成后让学生谈感受。哪种跳的方式动作舒服,哪种方式跳得远。学生马上会比较出自然摆臂跳得舒服且远,此时这样的比较练习触动了学生对学习问题的认知,再经过反复体验练习,会很快理解动作意义,加速技术动作掌握。

无论是怎样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它都诞生于体育教学实践之中,生长于体育教学实践的环境里,完善在体育教学实践与教师的教学智慧里。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将“引动”式教学模式运用得更好,今后需要我们在体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地总结、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立定跳远与游戏[Z].体育与健康1至2年级全一册,2012.6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运用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