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中澳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6-09-10孟成麟郭海风

中学物理·初中 2016年1期
关键词:摩擦力密度实验

孟成麟 郭海风

1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其他国家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国际视角上把握本国的物理教学,汲取丰富的信息.目前,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国际互联网的形成也加快了对外交流的步伐,使得我们有条件开始研究和对比中外物理课堂教学情况,并且反思我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可能存在的不足.

2国内外小组合作教学的对比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开始以来,各国相继推行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更加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教学开始广泛的应用于实践教学中.TIMSS 1999年的科学课程录像课的研究报告(NCES,2006)从课堂教学的结构、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学生活动三个方面对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捷克五国科学课堂教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其中课堂学生活动包含小组合作活动.报告用数据表格和条形图来反映各国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对五国探究活动的比较中发现:澳大利亚的课堂表现最为突出.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探究式教学的理论研究,直到本世纪初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出,探究性学习才真正被广泛关注和实施.

3案例分析及比较

3.1《力与运动——摩擦力》(澳大利亚)

班级人数:27人

上课时间:60分钟

澳大利亚的课题是摩擦力,选自“力与运动”部分.主要内容是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整节课分为两个部分:前半节课主要是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后半节课主要是学生实验.

首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教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物体的自然状态?在学生的询问中教师给出新的线索:“给物体一个力,它的自然趋势是什么?”,如果是铁块呢?小车呢?子弹呢?火箭呢?这时候学生的思维产生矛盾,学生依据个人经验认为物体的自然趋势是不受力就会慢慢停止,但又认为火箭在太空中不受力依然一直运动.老师利用手中的小车、铁块进行演示,问“假设这里的小车的运动趋势不会停止,那么应该怎样使它停止?”.为什么除了火箭以外其他物体会停止?有学生回答,因为有摩擦力,还有空气阻力.请学生阅读讲义,引出了摩擦力的概念.

3.1.1导入环节

进入本节课重点内容——摩擦力的学习.提出问题:什么是摩擦力?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与摩擦力有关?如果没有摩擦力会怎样?利用手中的铁块、笔、学生的衣服等各种物体演示,引导学生讨论摩擦力是什么样的力,分析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一种力.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探讨和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对我们有什么影响?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生活中如何减小摩擦?摩擦力有哪些影响因素?教师在学生讨论中适当引导.总结影响摩擦力的三因素,完成实验前的猜想.

3.1.2实验准备工作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要求学生按讲义上的提示做实验并完成数据,介绍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用具,讨论实验步骤,先做什么?如何做?应注意什么?

3.1.3实验探究过程

学生开始实验.学生自己选择实验仪器,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实验情况并对出現问题的小组进行单独辅导.实验中学生出现以下问题:学生选用了不适当的弹簧秤,应使用更加精确的弹簧秤;由于木块有纹理,沿不同方向拉木块所受摩擦力略有不同,最好从同一方向拉;要在同一桌面上进行实验,改变木块所在位置对摩擦力会有影响;一定要两个数据之间有明显的差距才能说明两者不同,差距太小不能说明两者差别具有意义.

3.1.4归纳与总结环节

课堂结束前,学生整理归还实验仪器.教师询问学生实验情况,简单分析了已完成的部分内容,得出结论:物体被拉动瞬间受到摩擦力大于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实验未完成的部分留待下节课继续进行研究.

3.1.5启示

澳大利亚物理课堂上最出彩的地方在于教师与学生间的讨论.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通过实例分析,运用连续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但知识的系统性不够.

澳大利亚的课堂案例以师生讨论问题和学生实验为主.师生讨论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教师利用身边的一些工具进行演示,启发学生思维.学生实验时间占整堂课的42%,师生讨论问题时间占教师演示实验占6%.整个探究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特点,教学侧重于教师和学生提出科学问题、讨论问题以及设计和做实验环节.

3.2《密度》(中国)

班级人数:约60人左右

上课时间:45分钟

3.2.1导入环节

引入新课:教师通过对如何分辨物质、如何鉴别奖牌是否纯金的讨论来引入新课.

3.2.2猜想与假设环节

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掰下泡沫块的一部分,问泡沫块的质[JP3]量和体积如何变化,引导学生猜测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何关系?

学生实验和数据分析: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讨论后请学生代表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法.

3.2.3探究过程

学生领取仪器进行实验,记录数据,三分钟后完成实验.教师请较早完成实验的三组同学将数据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各自讨论和分析数据,并请同学上台解说自己的实验分析,发现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3.2.4归纳总结环节

得出结论:在各小组计算出自己实验物品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后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一般相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一般不同.

3.2.5反思

让各小组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和体会.学生发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质量与体积的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让各小组同学画出自己所测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函数图象,其结果再次验证了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一般不同.

学习密度的相关知识和内容:用实验结论引出密度的概念,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再次发问:如何辨别奖牌是否纯金?让学生查看密度表,观察不同物质的密度,认识密度的单[JP3]位.通过不同物质的密度表格,看出不同物质的密度可能也相同.

教师还向学生介绍了一些网站以便学生查看各种物质的密度.让学生思考,玻璃摔碎后密度是否相同?举一些相关的例子进行说明.并与学生一起讨论生活中利用密度知识的现象.

课堂反思:评估本节课的收获.

留下作业:测奖牌的密度.

本节课学生实验的时间太短,但有较多的讨论和展示环节,对实验和本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反思和评估.

中国的课堂案例以非实验和观察的活动为主,其中集体活动时间占整节课的69%,个别活动即学生讨论占18%.学生实验和学生集体观察各占7%.

中国的探究课堂让学生全面感受探究过程,注重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强调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给学生机会展示自己、评估自己,促进学生自我反思.

4课堂教学模式比较的启示及展望

通过对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课堂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不仅凸显了两国教育发展的闪光点,也发现了其薄弱之处.对中国而言,一方面可以针对中国课堂教学还不够完美的地方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4.1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要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要让学生自己从新、旧知识的冲突中進行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自主建构知识,而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要重视学生的直观观察和体验,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讨论,理解知识的本质.知识要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而不仅仅是按照知识本身的结构和顺序进行,按照成人的思维模式进行.虽然一直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很少,它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灵活控制整个课堂的进程,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固定的模板或预设的步骤和情境进行,要关心学生的世界,按照学生的情况随机调整教学过程;教师要会引导学生主动发问,主动寻求知识的构建,帮助解决学生思想观念的矛盾和冲突.

4.2用问题串启发学生思维

4.2.1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问题难度适当

在遇到复杂的问题时,可以把问题分解成一个一个的问题串,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提供线索启发学生思维.设置的问题情境可以适当的开放和自由一点,要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当学生对问题不理解时,可以鼓励学生向教师发问来使得问题更加丰满和具体.这一点要求教师能够很好的掌控问题的发展,让学生发散的思维尽量向问题解决的途径上靠拢.教师提出问题不能过于简单或者没有启发性,教师一提问学生就能立刻给出答案的问题不一定是好的问题.

4.2.2加强学生实验

对物理这门学科而言,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要重视学生实验,而不是形式化,只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感受一下.要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独立或者与同学合作完整的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等过程.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只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帮助学生找出原因、找到突破口,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实验.

4.2.3与多学科和生活紧密相连

除了中国,其它几个国家在初中都是设置的科学课程,科学课程中的物理部分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融合.在中国虽然没有设置这种综合课程(除浙江省),但课程标准中也有要求“注意学科渗透,关注科技发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科学知识还要注意与生活相联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实际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而非纸上谈兵.要让学生学会处理一些开放性的、与社会和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的问题,而不是只会解决一些固定的物理模型类的习题.

猜你喜欢

摩擦力密度实验
神奇的摩擦力
自不量力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神奇的摩擦力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摩擦力做功中需弄清的几个问题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