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语言富有畅达美
2016-09-10孟宪法
孟宪法
所谓畅达美,就是语言流畅优美,节奏明快,琅琅上口,诱人一读。
让你的语言有一种
错落的节奏美。
语言的错落有致,就是你的作文语言要尽量富于变化,将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巧妙配合,营造文章的节奏美,参差美,令人读起来,抑扬顿挫,气势贯通,琅琅上口。
请看朱自清《春》中的三段文字——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该段第一句是整散句结合,第二句是长短句结合,最后两句则富有整齐美,读来清新感人。)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地,在雨里静默着。
后两段文字同样是短句长句交替使用,语气有急有缓,富有变化,读起来有参差之美。整句的运用,声音和谐、气势贯通,适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而散句的自由活泼、富有变化,则避免了语句的单调呆板。
让你的语言有一种
上口的音乐美。
如朱自清《春》中的叠词、叠句和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使语句的音韵美细致入微、锦上添花。如“盼望着,盼望着”、“偷偷”、“绿绿”、“一大片一大片”、“轻悄悄”、“软绵绵”、“密密”等。
下面这段出自袁鹰《井冈翠竹》的文字,因巧用了叠词,同样具有音乐美——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站在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再看下面这段文字——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幽蓝的大海给了它那么些自由,又给了它那么多惊险,于是它一会儿腾跃,一会儿打旋,一会儿倾斜。腾跃时,模样像是欢乐;打旋时,模样像是眩晕;倾斜时,模样像是胆怯……
这段文字在语言的运用上很有特点,除善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用词准确、凝练等外,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注意协调韵脚,韵散相间,比如“板”和“帆”押韵,“箭”和“险”、“旋”押韵,“斜”与“乐”、“怯”也是押韵的。这些相同或相近的韵脚在文章中有规律地出现,在声韵上前后呼应,使文章产生一种音律美,读起来韵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