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解读给数学课堂带来别样风采
2016-09-10王海勇
王海勇
摘要:2013版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编排上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更提供给不同教师的不同发展空间,教师要使数学课堂更高效,将数学课堂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生本课堂”,就需对现有教材进行个性化、能动性的解读,要理性分析教材各部分的关系,把握各环节的地位,将新的课程标准内化为三维目标,引导学生在数学世界里徜徉。笔者通过几年尝试,发现将教材进行重组、创编、改造、挖掘之后,学生的活力被进一步增强,思维被进一步激发,课堂效果精彩纷呈。
关键词:教材解读;别样风采;高效课堂;生本课堂
数学文本,狭义的范畴指数学教科书;广义的范畴指包括教科书、补充习题、教辅等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数学知识的文本或资料。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清楚文本的知识脉络,每一节的起承及后继,在掌握好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用“学生为本”的思想,给学生一定的“点拨”,让学生自我发现知识。既然文本是知识的载体,是为学生发现知识服务的,有时根据需要(教师或学生),教师可做适当的个性化、能动性调整,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自我发现知识,体味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别样的教材解读,使计算法理缤纷呈现。
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关于计算的教学,我们往往更多关注了学生的计算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计算法理的渗透和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学生一旦做错,学生自己、家长,甚至有些教师都认为是因为粗心,解决措施往往是每天练练《计算能手》,加大训练,熟能生巧,形成技能。而笔者思考,会不会是我们教学中出现纰漏,忽视了某个教学细节呢?我们如何合理运用文本帮助学生熟练计算技能、明晰计算法理?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在教学苏教2013版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中,做出了这样的尝试。
附图:
李叔叔培育出一批新品种菜椒,送给敬老院10盒,每盒12个,送给敬老院多少个?
教材里的预设,学生可能会有这样几种不同的算法:
①先算9盒有多少个,再加1盒的12个。
②先算5盒有多少个,再算……
③先算10个10是多少,再算……
这是基于学生的学情考虑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特例整十数乘一位数),这样对于不会的计算,就会自然迁移到旧知识上去,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给学生们充裕时间,通过自我探究,呈现出计算的多样化,最终实现计算的最优化,得出这类口算的计算法则。这节课看上去是学生精彩纷呈的展现,但口算方法的总结一出现,发现这所谓的精彩怎么有点“无用功”的感觉;更有激进的教师说还不如先来一句算法指导,接下来练习就一了百了了。纵观整个探究过程,学生不得其法,在几种算法之间游离不定、混淆不清,造成“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局面。
笔者想,能否另设情景,学生少些“丰富性”的探究,用简单有效的方法直达目的?笔者决定大胆一试,勇敢地抛开教材,重新创设,“另辟蹊径”走出一条直达“胜利彼岸”的阳光大道。笔者选择了“计数器”为本课的教学实物,以12×10与10×12的计算结果相同为学生的知识平台,知道1个10是10,2个10是20,3个10是……
通过文本的取舍,再加上“计数器”直观操作,顺利地从“十乘一位数”过渡到“十乘两位数”。只要让学生能够快乐、容易地掌握知识,大胆解读,有时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拘泥于形式,易学的情境,才是最好的情境。
教学设计如下:
笔者是“咬定‘十’来不放松”,从“十”上做文章,10是1个十;2×10表示有2个十,所以是20;…;9×10就是9个十,也就是90;100表示多少个十呢?11×10又会是多少个十,会是多少呢?通过说理的方式,自然过渡到计算的方法,学习可以在一种“无痕”状态下,知识得到了拓展,让知识的“桥梁”自然延伸,更让算理走在算法的前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接下来知识推进:学习“12×20”,可以先放一放,给学生一点空间,让他们去试一试,想一想。若有难度,给予点拨:20是几个十呢?12乘20也就是12乘2个(),即共有()个十。“一语道醒梦中人”,在“有理”的状态下的“有法”,是那样顺畅,所以“通则不痛”。
接着,层层推进到“20×30”,这时,可让学生在思维大道上自由“奔跑”(可以是60个十;或6个百)。最后再总结一下计算方法:“先把零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零”。学生“明其理,知其法”,这样的计算教学“理法兼容”,给学生见到数学计算的又一面——内涵美。
“弄清理,知其法”内涵与形式的统一结合,更能彰显“算”的魅力。知识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笔,解自己的理,学自己的法”。
二、别样的课堂延伸,使思维角度美妙切入。
笔者发现,这种口算课堂的知识延伸,一般会把下一节课的内容做适当处理,通过与这节课的衔接,既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又为一节课做铺垫。
如:“小明买单价28元的悠悠球12个,该带多少张100的人民币?有知识点一:多少张100元面值的人民币,渗透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知识。知识点二:估算的知识,可以“小估”20×10;可以“大估”30×20;可以“中估”28×10或30×10,这些都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是对本课知识的巩固。知识点三:那到底应付多少钱?又为下一节课的笔算埋下了伏笔。这是经典的口算类巩固练习,有点继往开来的“味道”。可是给人算味太浓之感。
能否在计算巩固时也“沾点理”,笔者设计了一组题:大小比较,在“O”里填“>”、“<”或“=”:
13×20○41×l0
50×40○30×40
600×0○40×10
72×10○80×90
这里的4道题,要比较大小。
想法一:计算比大小,是对本课知识一个总结。
想法二:学生从多维度来思考,不要思维定式地一味计算,走出一条思维捷径。
如第1小题,10是20的一半,因为与20相乘的数是13,所以要与13乘20积相等,只要与10相乘的数是13的2倍即可。一目了然,直接得出大小关系。
再如,第2小题里都有相同乘数40,还要口算吗?希望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都能有一定的提升,真正达到巧思妙算,“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算而解决算的问题”。
第3小题会不会出现大于呢?会则说明了忽视与0相乘的特殊性。
第4小题会不会是结果相等?
笔者认为,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更能巩固本节课的新知,又能完美地进行新课知识的延伸,拓展了思维。因方向正确的指引行动,道路才能越走越宽阔。
三、别样的练习分析,使问题解决豁然开朗。
我们在练习的分析解决时,经常会陷入“先前经验”。教师给学生作业讲评时,尽量多的方法呈现,能一题多解的给学生多多开阔思路,帮学生轻松跨过知识的“瓶颈”,达到学习“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这里我们来看一道多边形的面积问题: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首先,这位学生的对此题分析不到位,只求了空白部分的梯形的面积。很多教师会指责学生审题不仔细。其实学生的错是有原因的:这段时间学习的就是相关图形的面积,因此映入眼帘的就有两个三角形、一个梯形。更加清晰的是梯形的相关数据应有尽有,所以就想当然地求了梯形的面积。当师生共同评讲时,教师再次重申一下,求的是阴影部分,这样相当一部分学生困惑了,三角形的底是未知的,怎么求面积?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挖空求差”的方法来解决,本题的解题任务也就完成了,也达到了本教材编写的目的。
但是,笔者却发现,这道题还可以有不一样的解题思路:“划分为合”,运用上学期学过的“平移”知识来实现,这样不一样的解读给数学带来不一样的美,又完美实现了新旧知识的有效结合。通过笔者的点拨,学生普遍反映,这种方法的计算更加便捷,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大提升。
我们给予学生创造不一样的学习情境,这样会给学生呈现不一样的数学,激发出学生的兴趣点,感受“与众不同”而又“殊途同归”的学习效果。我们给学生提供的思维舞台越宽阔,学生就越可以充分浸润在数学殿堂里,“悦读”数学、享受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