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象自己,也想象读者

2016-09-10高临阳

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摆渡人莫言风筝

高临阳

哈金在《等待》中说:“心是啥玩意,不就是一块肉么,狗都能吃。”我们伤心、闹心、开心,在一块肉上前仆后继用尽辞藻,要归功于想象。写作迷人,在于想象。

在写作中,一刀切开想象,分两部分,想象自己和想象读者。

想象自己,需要做梦。梦是自我的放风时刻,是想象的任性时间。我把梦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它和清醒一样重要。我不是噩梦的后妈,美梦的亲妈,而是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它们对白天心情造成震级不同的影响就区别对待。把梦从生命中撕扯开,就像撕皮一样血腥。多做一个梦,就多赚一种活法。这令我期待梦,重视梦,甚至注意梦的结构与细节。它们是想象素材的沃土。睡眠是阀门,一闭眼,梦就倾泻而出。多少难以启齿的话、难以见到的人都出现在梦里。想象是梦的命,是梦的靶场。顾城常在醒来时,急速地在墙壁上写下梦到的意象,成就纯正的诗歌。谈想象之所以先谈梦,也因梦与想象的机制相同。梦是风筝,生活是线,这个关系和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如出一辙。想象是风筝,攥在手里的那根线是现实。高明的想象,它飞得再高,你也可以在陆地上偶然望向镜中的一瞥,找到风筝的影子。

想象自己,需要读书。莫言说:“我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因为我读书比较少,所以我的想象力发达。如果我读上三十年的书成了硕士、博士,可能想象力要大打折扣。”这话有调侃的成分,但更有合理认真的表达。他五年级辍学后,开始在田野放牧,和牛羊说话,独处时的胡思乱想的确膨胀着他的想象力。但牧羊人千千万,莫言独一枝。莫言在其他场合还说过,在放羊时,他常常找个地方躲起来,不顾后果地用最快的速度阅读,“充满犯罪感,既紧张又刺激”。这种左右互搏的表述其实在说,读书到底是制约还是催发想象,关键在方法。从莫言的角度,我想到两点。一是别管制自己,对自己来说,不能圈养,是放养。有些人,别人还没圈养他,他自己先主动往绳套里钻,将绳套当围巾,把自己五花大绑呈给世界。想象世界,从想象自己开始。二是读书也要读放养的书,书分三六九等,有些书封面是天空但分明是圈套,你跳进去,它一合页,就把你装进去了。你随身带匕首,挣扎两下还能逃脱出来,你要手无寸铁并道行较浅,终究要被书套着走,你不是书中人,你成了套中人。这类书是想象的天敌。该读什么样的书?你要读天窗型的书,让星空统治你,日月流变;让冬风统治你,来去自如。我常为自己想象的贫乏而抬不起头,幸亏儿时有过薄薄一层阅读经验垫底,不然我没放过羊,迟早要被当成羊放。

想象自己,需要共感力。共感力是作家严歌苓创造的词,意思是“作家必须找到与自己塑造的人物之间的共通处——你可以是她,她可以是你,你可以作为任何一个小说中的人物来思考和感受”。这其实仍在说牵扯着想象的那根线。共感力让作者的想象有了起跳板,同时也使读者得以有一个平台和阶梯,去摸星星、摘月亮。这种共感力往往能催发出一个成功的概念。比如在文学甚至所有艺术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设置—— 一个人遇到和自己外貌神似的人。奥尔罕·帕慕克的《白色城堡》中被俘的威尼斯学者与当地占星师的主人霍加;纳博科夫在《绝望》中赫尔曼与流浪汉菲利普,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电影《两生花》中分处波兰与法国的维罗妮卡。我不知道第一个想象出这种情境的是谁,但这样一种设置,就充满作者对自身的发问。每个人一生都要在自我认知的道路上跋涉,而第一个中转站就是当你面对镜子,看到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这个节点被大多人遗忘,但这是一面旗帜,即你对自我原貌有了全面了解,产生探索欲望的起始。这是人皆有之的困境,是拴住想象的绳,但伟大的艺术家,就用这条绳,放出风筝。

很多人教我们,要插上想象的翅膀,翅膀比风筝自由许多。但想象的翅膀我很少能插上,这个说法太美好,太舒坦。对我自身创作而言,更体贴的说法是开脑洞,伴随痛苦。洞有尽头,脑洞更像黑洞,它探不到头,又不像黑洞那么宽阔,而是狭窄小路,只容得下一人侧身而过,可见想象之艰难。大部分想象都浮于表面,让人想一巴掌拍过去。而刻骨的想象要像一根针,深深刺进现实的表象;越用力想,这根针越发深入,直到命门。有一种植物叫碰碰香,你碰到它,它会发出浓甜香味,肤浅的想象就是这股香,香气会散,深刻的想象是针扎后的伤疤,相伴终身。

除了想象自己,还要想象读者。其实也是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有一次,一群人围在一起讨论谈剧本创意。某人说他想将麦克福尔的畅销小说《摆渡人》改编成剧本。这个小说有个充满想象力的设定,即人去世后会出现一位摆渡人,负责把人的灵魂送往另一个世界,故事主讲一个女孩与摆渡人之间的爱情。他想将这个文本本土化,改成一个中国故事。我心里打了个问号,因为显然,东西方对死亡体系的认知是不同的。这种想象很自私,没考虑观众。尤其剧本写作,不是日记,不是写给自己的,它有明确的对象。简单讲,西方的死亡体系是天堂地狱,人死后等待末日审判,算好账该升升,该降降;东方死亡体系是三界,天上飘的(圣人升天),地上荡的(孤魂野鬼),地下活的(普罗大众)。摆渡人不存在于国人的意识,这个想象要在当下观众心田里有立足之地,远非直接拿来那么简单。当下想象读者尤其重要。上世纪很长时间,我们生活在一个整齐的时代,属于广场的时代,文人墨客持着想象力,如持一柄刀箭,左捅一刀,右挥一剑,杀出个花花世界。当下中国,社会被捅花了,广场被广场舞占据,人们割据各自为王,不中不西,不洋不古。随便进入一场婚礼或葬礼,不难发现人们在仪式中进退维谷,仿佛又回到半半社会,半中半西,半开放半封闭。这个半半,需要创作者把读者放在心坎上,不能再跨过去不管不顾。

写作中的想象有天赋异禀的成分,也有后天使劲的不小余地。关于怎么使劲,简单分享两点。一是观察训练,德拉克罗瓦说,“只有想象力,或者换一种说法,只有感觉的细腻性,才能使人看到别人所不能看到的东西”。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不是睁眼就能办到的,而要通过眼力的训练。想象可以训练,即对观察训练,在地铁公车上,别把眼睛焊手机上,抬起来看看身边的人,猜猜面前这排乘客的年龄、工作、习惯。然后转过身,猜后面那排。二是通过读诗。诗是想象的伊甸园。那棵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我们不吃,不从道德角度进入,但单纯被想象俘虏,这也是阅读最大的幸事。

写作迷人,固然在于想象。写作艰难,又何尝不在于想象?

猜你喜欢

摆渡人莫言风筝
过去的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做自己的摆渡人
摆渡
学做风筝
张嘉佳《摆渡人》定档12.23
摆 渡
莫言与鸟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