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这些人和书影响了中国

2016-09-10荆墨

课外语文·中 2016年1期
关键词:李光耀迟子建刘慈欣

荆墨

2015年发生了很多影响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大事,抗战胜利70周年等举世瞩目的事件,都将会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过去的2015年,哪些人和书值得珍藏?哪些人和书影响中国?本文以文化背景为参照,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15年读书文化的热点所在。

叶嘉莹: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

叶嘉莹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她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与普及,认为诗词源远流长,是汉民族文化中非常值得骄傲的部分。1月出版《迦陵说诗》,3月《小词大雅》,5月《唐宋词十七讲》,9月《荷花五讲》,10月《给孩子的古诗词》,11月《迦陵谈词》。叶嘉莹再三强调:“我是在忧患中走过来的,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感慨诗歌是有生命的,你不懂是缺乏诗歌的修养,懂了就会感动。她笔下的那些诗词,既闪动着古典余晖亮丽的光影,也为她述说的每一个故事,都投注上浓重的忧患色彩。她批评年轻人对诗词漠视:如遇宝藏空手回。并直言不讳:“现在的年轻人根本走不进去,什么都继承不了,这是他们非常悲哀的地方,盲目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还不惜为了短暂的享乐而做出为非作歹的事,真的是堕落。”

路遥:给卑微的人物以勇气

2月,距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首次亮相过去了近30年后,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与观众见面了,又一次激起了读者阅读《平凡的世界》的热情。《平凡的世界》拥有太多桂冠:它是路遥呕心沥血十三载创作而成,“茅盾文学奖”史上最有人气的获奖作品,“影响不计其数中国人的必读书”,它曾激励亿万国人,给予几代人精神力量,支撑他们走出大山,脱离贫困。

在路遥回乡务农期间,路遥和当时在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的习近平总书记同住一个窑洞,两人成为朋友,曾彻夜长谈过。《平凡的世界》最大的特点,是以朴素而执着、坚定而厚实的写实笔墨,刻画了一个动荡变革的时代中,处于农村最底层普通人在这样时代中的颠簸、磨难、挣扎,迷茫中的无奈、不甘和期望。路遥在逝世多年后,人们还在热烈地怀念他,还在谈论他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对一个作家最高的奖励。路遥的作品中那些人物及其命运,已远远超越了文学的范畴,他给一切卑微的人物以勇气与光亮,让他们知道自己能够走多远。

李光耀:勇往直前者最伟大

3月23日,“新加坡国父”、开国元首李光耀静静地走了。李光耀的影响力远不止新加坡,他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自1976年以来数十次访华,可谓对发展中新关系情有独钟。他曾多次表示,海峡两岸统一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对两岸关系有着特殊意义的“习马会”,11月7日在新加坡亮相,选择新加坡,彰显李光耀洞悉世界的大智慧。

作为天才的领导人,李光耀率领新加坡人民勇往直前,化危机为转机,从而创造了新加坡今日辉煌的成就。他在亲笔写的自传《李光耀回忆录》中,讲述了如何把新加坡从一个前英国殖民地,建设成一个多数人都通晓英文、同时懂得自己母语的国家。5月出版的《李光耀观天下》,让人明白,勇往直前者最伟大。“别人会以什么方式铭记我,我决定不了。生活中,我只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李光耀如是说。他的一生已经给新加坡留下丰富的遗产,值得新加坡珍视。而其小国生存之道,其中的一些道理也值得大国思考、借鉴。

刘慈欣:中国科幻第一人

8月,刘慈欣凭借作品《三体》,获得被称为科幻界“诺贝尔奖”的雨果奖。《三体》英文版在美国的出版发行,令刘慈欣声名鹊起,他被许多科幻迷和文学评论家冠以“中国科幻第一人”的美誉。数据显示,刘慈欣获奖的消息在国内传开之后,不到两小时,《三体》就登顶亚马逊畅销书榜第一。刘慈欣的写作,善于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注重表现科学的美感,又兼具人文关怀。

刘慈欣是水电站工程师,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三体》,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三体》世界中,刘慈欣虚构了一群外星人,在他们生活的世界,有3颗太阳,没有人知道下一秒是春、夏、秋或冬——那是来自数学家庞加莱的一个结论:三体问题不可解。那是个灾难毫无征兆的世界,有一天,居民们终于醒悟,他们决定移民,目标是地球……处于“三体”威胁之下,所有的人都联合了起来,国家、民族、阶级,所有的差异和隔阂都被消除,人类联合为一体。

王蒙:文坛的常青树和多面手

8月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江南三部曲》《这边风景》等5部作品最终胜出。获奖的五人中,《这边风景》的作者王蒙年龄最长,已经81岁。在当代文坛,王蒙是创作最为丰硕,并始终保持活力的作家之一。他著作等身,文学生涯不断探索,涉及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评论和游记等多种文学体裁,是文坛的常青树和多面手。

王蒙掀起了人文精神大讨论,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这边风景》反映了汉、维两族人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带有历史沉重的分量,又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极为生动,悬念迭生,独具新疆风情。2015年王蒙新著不断,1月《天下归仁》,重温儒家经典,再现《论语》微言大义;6月《文化的掂量》,对“传统文化”“文学与时代精神”“文学与人生”“文化自信”“文化梦”等都做了自己的思考和掂量;7月《奇葩奇葩处处哀》,描绘当下中国俗世风情。王蒙对中华文化的反思,有着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

王树增:个性色彩的历史认知

9月3日,迎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回忆和描写抗日战争的作品纷繁多样:小说、回忆录、电视剧等。著名作家王树增的《抗日战争》(上、中、下三卷),在这中间无疑是分量最重的。全书180万字,揭示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一次全民同仇敌忾、浴血山河所赢得的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王树增是一位有着严谨创作态度的作家,他创作的《朝鲜战争》《1901年》《长征》《解放战争》等作品,继承了当代中国历史类纪实文学中,以细节还原历史面貌的写作范式。《抗日战争》中,全景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的惨烈与悲壮,格外看重中国人抵御外辱的心灵史。他不遗余力书写带有个性色彩的历史认知,上自将军、下至士兵,乃至社会各阶层、普通百姓的命运和生存状态,还有他们在战争中的心灵感受,都是作家尤为关注的。当时的海内外中华儿女,以行动拒绝自己的民族沦为卑微,这是我们当代社会亟须的精神特质!

阿列克谢耶维奇:时代的苦难和勇气

10月,迎来了诺贝尔颁奖季,最振奋国人的事件,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文化界最看重的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以表彰“她丰富多元的写作,为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树立了丰碑”。 阿列克谢耶维奇被公认是一位伟大的编年史作家,代表作品有《切尔诺贝利的回忆》《锌皮娃娃兵》《战争中没有女性》《我还是想你,妈妈》等。

阿列克谢耶维奇所有的叙述,都来自亲历者,都是有血有肉的。她以一己之力,用直面真实的力量,来记录那些从未发出过自己声音的人类的命运。她作品里记录的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前车之鉴,是有着现实意义的。由于作品是无数访谈的成果,因此偏于口语化,读的时候会觉得是在倾听那些人的声音,那些声音传达出愤怒、恐惧、无知、艰苦、英勇、同情和爱,诉说着奇异而残忍的故事。中国曾经和白俄罗斯有相同的地方,但中国文人少有白俄罗斯作家那么深的痛苦和自我矛盾。

迟子建:让温暖照亮生活的世界

12月,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结束,迟子建的《群山之巅》获选“年度推荐好书”。在文学圈,迟子建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最具才华、最勤奋的作家之一。她一向被称作获奖专业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都曾收入囊中。《群山之巅》一如既往回到了迟子建所钟情的北国小镇,人物的刻画,冲突的掌控,对时代的贴近,都超越了以往温婉柔情的一面。

迟子建有一种诚恳的力量,她的作品总是让人感到温暖、看到希望。《群山之巅》构建了一个独特、复杂、诡异而充满魅力的中国北方世界。小说中的每个人,骨子里都是孤独、沉默的,都是心里有事不知道怎么说、也不知道说给谁听的人。但幸亏迟子建让这些沉默的生灵,发出声音。细读她的作品,优美而柔婉、大气而平和,充满生活气息的同时不乏灵韵和深刻。她的写作,彻底洞悉了人世间的“温暖和爱意”,真正赋予了生命的美丽与庄严,借此让温暖照亮生活的世界。

综上所述,读书热点的呈现,再一次证明: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读书可以改变未来。

猜你喜欢

李光耀迟子建刘慈欣
刘慈欣素描头像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试论迟子建新作《群山之巅》的诗性呼唤
迟子建:为何能长期保持高水准的创作?
刘慈欣:如果有可能,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未来
谦卑一笑
中国知识分子观念中的李光耀图谱
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
lIU CIXIN, CHINA’S SCI-FI 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