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官员都是比喻大师

2016-09-10汤涌

当代党员 2016年1期
关键词:胳膊肘春蚕习仲勋

汤涌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时曾用过两个比喻。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中俄双方把握这美好的早春时节,为两国关系和世界和平辛勤耕耘,必将收获新的成果,造福两国人民。”

习近平青年时代插队并操持农活多年,打比方时也充满浓厚的泥土气息,他曾经就干群关系打过一个比方:“如果群众不听(党的政策),你就先跟着群众走,群众跳火坑,你也跟着跳下去。群众觉悟了,从火坑爬出来,最终还是要跟你一起走。”

这样朴实的比喻风格在他的父亲习仲勋那里也有体现。曾经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习仲勋曾把办公室工作比喻为“瓶子口”。因为“领导的决策、指示下达,下边的请示、报告上呈,都要经过这里”。

贴切的比喻首先来源于细致的观察,其次才是强大的语言能力。

和习氏比喻相比,长于英语的李克强总理更喜欢用身体语言。

比如2012年4月,李克强作为国务院副总理访问俄罗斯时,用“我们是胳膊肘般的感情”来形容中俄友谊,这个比喻在俄罗斯文化中指的是挽着胳膊肘走路的好朋友。在初任总理时的第一次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在回答台湾记者的问题时,用“砸断骨头连着筋”来形容两岸的血脉关系。谈到政府改革时,他用了“壮士断腕”来形容,而在一次会议上,他提到了“给权力涂上防腐剂”。

毛泽东的比喻基本上是用来指导工作,比如《反对党八股》中有“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和“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说法。

当然,毛泽东也用比喻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北平和平解放之后,他接见傅作义时提到:“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

比喻同样是展示胸怀、风度和气量的一种形式。

长于用比喻描述自己心情的中国领导人首推周恩来。

一次,有人说,骆驼“坚韧顽强、抗寒抗病、忍饥耐渴、吃苦耐劳……因而它被誉为‘大力士’‘沙漠之舟’。依我看,恩来同志就是我们党内和革命队伍的一头骆驼”。

周恩来立刻谦虚道:“不,我只是一只小毛驴。”

周恩来曾经勉励记者说:“你们记者,要像蜜蜂,到处采访,交流经验,充当媒介。就像蜜蜂采花酿蜜,传播花粉,到处开花结果,自己还酿出蜜糖来。”

周恩来还曾经用春蚕来勉励自己和身边的人:“我们都要像春蚕一样,把最后一根丝吐出来贡献给人民。”

另一个善于用动物打比方的总理是温家宝,他曾经用“就像老虎,放出来就很难放回去”来比喻通货膨胀,而用“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来形容自己。

和周恩来低调谦虚的比喻风格相比,邓小平的比喻则充满自信,大胆辛辣。他善于喻事,比如经典的“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以及“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等。

他还曾经把精简机构比喻为“拆庙搬菩萨”“消肿”;在严厉打击犯罪时,将大的问题比喻为“就是老虎里头最大的东北虎也要管”;把价格改革比喻为“过关斩将”。更早的时候,在批評游击队脱离群众时,甚至将其描绘为“裸体跳舞”。

对政治家而言,长于比喻是一种深受欢迎的才华,用好了可以大大增光添彩,但它也是一种难以驾驭的利器,需要新奇、大胆,也需要小心再小心的得体和谨慎。

(摘编自《领导文萃》)

猜你喜欢

胳膊肘春蚕习仲勋
春蚕吐丝做茧忙
中国画《习仲勋与两当起义》
习仲勋 政治生涯的“艰苦岁月”
6D效果
春蚕1~2龄颗粒饲料育试验初报
对如东县“续春蚕布局”生产的再调查
习仲勋与两当起义述论
The mean man’s party 吝啬鬼请客
用胳膊肘按门铃
用胳膊肘按门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