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教学的前提:正确设置与陈述教学目标

2016-09-10李子凡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10期
关键词:陈述导学课程标准

李子凡

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正确设置与陈述教学目标是让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的关键因素。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只有努力掌握好这项基本功,方能提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一、教学目标分类及功能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根据预期时间的长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通常将教学目标划分为课程教学目标、模块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三种类型。

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导功能,这是指其导教、导学、导测评的功能;二是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功能,指的是一节课、一个专题、一个模块的教学结束后,通常需要对教学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价,其中最可靠和最客观的标准就是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二、教学目标设置与陈述的不足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教学目标设置缺乏整体性。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课程目标的整体性设计,强调的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但有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却没有兼顾好这个问题。

二是教学目标设置缺乏层次性。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既没有认识到三维目标的层层递进关系,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三是教学目标设置缺乏可行性。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片面追求高效目标,忽视了高中教学的实际,导致教学目标的可行性不大。

四是教学目标陈述对象的主体不是学生而是教师。一些教师习惯于把教师的教学过程或教师教授的内容、结果作为教学目标,而不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作为教学目标。

五是教师在陈述教学目标时所使用的行为动词不正确。合格的教学目标陈述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行为动词和名词(或名词词组),但一些教师在使用的时候用词不当。

六是教学目标的陈述没有表现出导学、导教、导测评的作用。

三、设置及陈述教学目标的策略

一方面,从教学目标设置策略来看。

一是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基准,确立三维教学目标。如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的课程标准为: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结合课程标准以及三维目标的要求,教师可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①能说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②能体会到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艰难历程及其与救亡图存的紧密联系,体验先进人物的忧国忧民思想;③能认识人生价值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个人志向和奋斗,也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二是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体现层次性。在设置历史教学目标时,要充分体现目标的层次性。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是几个比较重要的阶段目标。这三个阶段目标之间要充分体现其层次性。笔者认为,学期目标为总体目标,是本学期的最高目标,单元目标为中间层目标,课时目标为基层目标。除此之外,在设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科学设置层次目标。

三是精心提炼教学内容,制订教学目标。以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节为例,根据对课程标准的分解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可将本课的内容提炼如下: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发展状况、原因及表现;分析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多角度分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影响;由此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能陈述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史实(阶段、原因、表现、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和新的情境材料,探究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影响;能认识到民族独立是实现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另一方面,从教学目标陈述策略来看。

一是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可将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的教学目标陈述为:能回忆起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基本史实(背景、时间、经过、意义或影响);能认识到中共诞生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教学目标陈述需要使用合适的行为动词。合格的目标陈述必须有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或名词词组)。但动词可以区分为行为动词和非行为动词。所谓行为动词指的是动词所描写的行为是可以观察的、外显的,如写出、说出、陈述等行为动词。但许多动词描述的动作是看不见的,如思考、体验等非行为动词。所以,完全用行为动词陈述目标有困难,但我们可以借助心理学界定的动词来描述历史教学目标。根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历史的内容及特点,我们把认知过程的水平从低到高分为记忆、理解、运用三个层级。

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教学目标可以陈述为:①能解释下列概念:中央集权、专制主义;②能简要叙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和基本内容;③能根据基本史实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④能采用适当的方法形成本课的知识结构。

三是教学目标的陈述应有助于导学、导教、导测评。所谓“导学”就是目标要明确告诉学生,通过学习,应该学会做什么;所谓“导教”,就是目标中应暗含要教会学生的知识、技能、认知策略是什么;所谓“导测评”,就是目标应暗含观察学生学习结果的条件。例如,人教版必修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四个目标:①准确记忆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②能概述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背景、性质、核心思想及其含义、内容、斗争对象、斗争目的和影响;③能概述宗教改革首先出现在德意志的背景、性质、核心思想、斗争对象、斗争目的和影响;④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二者的异同。

这个目标便可以起到导学、导教和导测评的作用。从导学来说,学生一看到这个目标,就知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最低限度地说出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记忆水平的要求),以及概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等内容(理解水平的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运用水平的要求)。从导教来看,教师一看到这个目标,就知道目标中含有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对比分析、图片分析等教学过程与方法;从导测评来看,教师一看到这几个目标,就知道测验题应如何编写了。

(编辑 刘泽刚)

猜你喜欢

陈述导学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张山营镇:党建赋能建起“最美冬奥小镇”
Which Is Important?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巩辰卓申请罗德奖学金时的个人陈述
我是小导游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
关于“福建当代艺术展”的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