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有意义学习”
2016-09-10朱崎泓
朱崎泓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掌握方法、提高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阅读技能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所需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可是,现实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许多弊端,如学生为了考高分而埋首于茫茫题海,学习辛苦却不能真正领略到语文的巨大魅力;某些学生由于缺乏新旧知识间的固有联系,即使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也无法正确运用语言进行描述、表达。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帮教师和学生缓解这种症状呢?现笔者结合“有意义学习”的教学实践谈点浅见。
一、有意义学习的内涵
有意义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他认为,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不应以教学生记住概念为目的,而应该发展其知识,提升其智慧,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而要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意义,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必须深入研究语文教材,研究学情,设法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架起通向新授知识的桥梁,通过“顺应转化”“知识迁移”等策略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起认知结构,掌握阅读技能,真正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顺应转化”策略的运用,是在主体已经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时,则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来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达到适应的过程。与“同化扩容”不同的是,“顺应”是指学生的认知发生质的变化,而“同化”仅指认知上发生量的变化。
“知识迁移”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当学生学会依据知识结构进行学习时,迁移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二、有意义学习策略的具体应用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常以如下方法来引导学生开展有意义学习。
1.顺应转化策略:创建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时,一旦文本中出现的新知识难以挂靠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那就必须打破旧的平衡,由教师启发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区分,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
《琥珀》是五年级的一篇科普说明文。教学前,笔者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进行分析,发现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较弱,虽然以前已经接触过不少科普说明文,但对于这一类文体的认知结构是零碎的、孤立的,学生原有的“科普文”认知图式仅仅建立在对每个具体事例的认识和了解上(即文本中涉及的科学道理或事物),而对于科普说明文是如何布局谋篇这一概括性的认识,并没有建立在该图式当中。同时,《琥珀》一文的内容结构安排又不同于以往所学的科普文,学生原有的旧知与所学的新知发生了“冲突”。所以笔者决定运用“顺应转化”策略,启发、引导学生建立起科普文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以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现将案例节录如下。
师:说说文中的三段分别介绍了琥珀哪一方面的内容?
生:第一段写了琥珀的形成过程:第二段写了“琥珀的发现”;第三段写了“琥珀的样子”。
师:同学们上节课刚学过这一单元里的另一篇课文《陨石》,同样是科普说明文,在内容上,你们发现《琥珀》和它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吗?
生:我发现,《陨石》中也提到了陨石的形成过程、样子和科学价值,这是两篇说明文相同的地方,
师:同学们以前还学过哪些介绍事物的科普文,都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生:记得《鱼化石》就介绍了化石的样子和形成过程。
生:……
师: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介绍事物的样子、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是科普说明文的基本写作内容。那有谁发现两篇课文的不同点了吗?
生:《陨石》是先介绍样子,再介绍形成过程:而今天我们学的《琥珀》是先写形成过程,再写样子的。
师:也就是说两篇课文安排内容的顺序有先有后,那《琥珀》的作者为什么要先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最后才写它的样子呢?(让学生自己边读课文边思考,然后四人一组讨论。)
生:我觉得,作者写的形成过程十分有趣,可吸引读者读下去。
师: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内容,就是希望通过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吸引读者。可见,科普文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改变叙述的顺序……
2.知识迁移策略:运用认知结构
学生从会阅读到会写作,不仅存在着知识积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存在着写作能力上的迁移。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可以结合文本,运用知识迁移的策略,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言语表达、写作能力的训练,让他们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图式,将文本知识迁移成为自身的经验。
在五年级课文《图书馆里的小镜头》中,作者巧妙地将笔触伸进图书馆,用一个个小镜头生动展现了“文革”后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在备课时,笔者发现作者在描写人们专注阅读时,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因此,如果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这一描写方法,必然对改变学生语言表达时“用词乏善可陈,描写简单枯燥”大有帮助。
教学时,笔者运用知识迁移策略,先让学生边默读边想:作者选取了阅览室哪几个小镜头?(学生面对脉络清晰的第5节,一下子找到了答案)接着,笔者让学生再阅读这些内容,说说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感受到:人们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孜孜不倦地看书……)“可课文并没有直接出现你们刚才说的这些词语,那么作者又是怎样让读者感受到人们读书时的专注的?”笔者随之抛出这个问题。一阵响亮的读书声后,学生发现作者是通过描写小姑娘的动作、神情来表现她的聚精会神的。于是,笔者让学生将这些关键词圈出后,再让大家有感情地读句子,还告诉学生:“‘贪婪、扫、甩’这些人物的动作、神态因为极其微小,很有可能被人忽略掉。但作者在仔细观察后,抓住了这些细微的动作和神态,表现出姑娘读书时的专注,这样的描写就叫做‘细节描写’,这样可以使人物更具体、形象。”学生恍然大悟。
在结合文本帮助学生明确了“细节描写”的含义后,笔者设计了—个说话练习,促使学生将所学到的新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运用细节描写某一堂课中的小镜头。课后,笔者还结合作业单,让学生将这一小镜头用文字生动地描述出来。这种做法能培养学生对新知识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当学生能够依据已掌握的知识结构来解决新问题时,他们的迁移能力就提高了。
笔者相信,只要教师长此以往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就会逐渐创建起新的认知结构,并形成知识的广泛迁移能力,举一反三,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用来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编辑 刘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