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信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2016-09-10苏锦绣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师

苏锦绣

学校的主要功能,就是“教书育人”,围绕“教书育人”,学校和教师要做的和思考的事情与问题很多。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同时融入自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信念”不完全等同于“自信”。根据实际情况,福建省福安第一中学提出了以“自信”为中心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充分挖掘潜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践行自信教育。

一、自信教育思想溯源

自信思想自古有之,且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辞海》对自信的解释是自己相信,信任自己。从历史的演变来看,“自信”一说源远流长,如《旧唐书·卢承庆传》中“朕今信卿,卿何不自信也”;《孟子》的“有诸己之谓信”;《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皆有相关阐述。近现代国内学者车文博、黄希庭、陈帼眉等亦有类似的论述。而国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信是为了满足自尊需要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果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沮丧的自卑感。—个具有足够自信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兰登认为,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与自我价值的感觉,反映的是一种对生活和幸福的体悟。

毛泽东有诗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不论是个体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主观评价、自我评估、自我判断,也不论是生存自信、发展自信、成功自信等,它都是人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

二、自信的力量

自信有多大的力量?成功学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自信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快乐。它会激发我们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如同熊熊烈火可以焚烧困难,明亮智慧。奥里森·马登认为,成功者总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能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直到胜利。可见,自信在很大程度上的确能促进一个人的成功。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有不少的仁人志士的人生历程、创业经历都可见一斑。可见,自信可以把人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可以使人在黑暗中看到成功的光芒,可以赋予人奋斗的动力。20世纪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以布莱克威尔教授为首的一批西方学者,曾断言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年轻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以科学家的自信探索精神粉碎了西方的“中国贫油论”。他运用地质沉降理论,30年里相继发现了大庆、大港、胜利、华北、江汉等油田。

对中学生而言,没有自信,怀疑自己的学习、生活能力,就会被自卑感所打倒;学习遇到困难,就会觉得无趣,没激情,进而选择放弃。若学生充满自信,就会对学习、生活充满热情,他们学习、生活的每一天都将是快乐幸福的。

三、自信教育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从宏观的角度看,有自信才能产生勇气、力量和毅力,困难才有可能被战胜,目标才可能实现。从学习的阶段性看,高中阶段是学生步入成人行列思考问题成人化,掌握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时期。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经验的不断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尚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同时还会从社会现实中确认自己。但他们自信的自我调适和自我完善能力还很不足,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和升学竞争压力,以及可能出现的挫折和困难,或许缺少应有的心理准备。当因主观欲望过大而难以实现时,他们常常会陷入无所适从的情感危机中。鉴于此,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

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有“独二代”,有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有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等。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情感上孤独、自私,不懂得体谅他人,个性中有抑郁、自私、冷漠、缺乏自信等特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自信教育。从学生所在区域看,农村学生基础不好,素质不高,再加上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从而导致其不自信,有必要对其进行自信教育。从客观条件上看,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名校和优质中学毕业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越来越大,国内自主招生政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教学资源较为匮乏,等等,这些现存的教育差距迫使学校不得不去寻求突破。学校改变不了社会和家长,也改变不了客观条件,只能去改变教师、学生,让他们通过树立起自信心并加倍努力去争取更加光明的前途。因此,学校应构建以自信教育为主线,以课程、活动、环境为载体,以人文管理为依托的校园文化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学校应为学生创设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以自信教育培养学生自主、自尊、自强、自豪,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使其成为“爱国、明礼、友善、自强”的合格公民。

四、进行充满自信的教育

自信的校长构建自信的学校,自信的学校成就自信的教师,自信的教师培育自信的学生。

首先,从学校层面,进行充满自信的教育。为使师资队伍在工作和业务能力等方面有足够的自信,学校应以教师幸福、快乐工作与生活为宗旨,追求一种文化管理,确立“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第一”的管理理念,营造宽松与高洁、明亮与清新的校园文化,让校园充满浓郁的人性化、人文化的色彩。同时,采取一系列提振教师自信心的学习、培训、激励的措施,让教师在充满人性化的氛围中坚定信心,幸福、快乐地工作。

其次,从教师层面,进行充满自信的教育。努力打造充满自信的师资队伍,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各种平台,让他们有心情、有热情、有感情、有激情,坚定信心,走出“教书匠”的误区。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以“校长文摘”的形式,将好文章推荐给教师学习,且每年发给教师1-2册教育文献以帮助其提升理论素养。二是注重实践学习,提高教学实战水平。学校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以提升其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教学实战水平。组织全员参与编写《导学案》,举办“五环”课堂教学环境下的公开课、学科教学讲座,指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论著等。三是实施“三名”的激励策略。依托“名学生”的培养,塑造一大批“名教师”,以“名教师”为支撑创造有广泛影响的“名校”。激励教师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不断促进自身发展,打造一大批“名师”。四是促进年青教师成长,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平台,让他们实现“一、三、六、十”成长目标,即一年适应、三年合格、六年骨干、十年名师。

最后,从学生层面,进行充满自信的教育。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充分挖掘潜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让学生在校园(尤其是课改后的课堂)、校外(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多维、动态的教学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让他们能亲身体验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学习生活,使他们的潜能得到释放,个性得以张扬,真正品味到幸福而快乐的学习生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乡土及校史教育培育自信。福安虽为乡村,但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中国天主教第一位中国籍主教罗文藻均是福安人士;福安一中的校友有五人曾参加两弹一星的研试工作,学校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连续三年高考居全省前茅,被誉为福建省高考“红旗单位”……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培育学生的自信。同时,学校要求学生高中三年在完成学科课程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完成学习习惯的养成、自学能力的提升等。通过一系列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的自信得到了更好的激发。

二是以国旗下的演讲培育自信。每周一国旗下的演讲主角由校长或教师换成学生,由教师的说教变为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分享。演讲活动按班循环进行,由政教处负责审稿,采取从小组、班级、年级到全校的梯级训练,激励学生全员参加。

三是以学生自主管理强化自信。开展学生自主管理校园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校园这个小社会的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办法管理好,也让他们体验管理过程的艰辛,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全、稳定、舒适的社会环境,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自主管理每天由一个班级担任,且所有班级依次循环进行,内容包括校园公共卫生清扫、学生行为规范检查等。

四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与社团活动巩固自信。校园文化活动与社团活动是给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以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个体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自信。我校采取“六自策略”成就学生“自信的我”,即自主、自编、自导、自演,以及道具自备、实践场所自寻。同时,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实际,开设模联社、科技创新社等五类近百个社团,实行课程化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让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社团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五是以特色校本课程提升自信。我校的“每周一歌”与“每天一跑步”“视听课”特色校本课程,是增强学生成功自信的法宝之一。“每周一歌”是根据学生的心态变化、自信程度如何、学习压力的大小和节假日教育活动,以及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需要选择主题歌曲,如励志歌曲、爱国歌曲等。“每天一跑步”是每天下午学生听到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后,自觉到操场跑步,男生四圈,女生两圈,跑完回家。“视听课”是用最少的时间,让学生享受最大信息量的一个自信教育举措。这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展其视野,提升其自信。

六是以课改成效坚定师生自信。我校实施“导学研讨,训练拓展”简称“五环”教学模式。它是学生自主合作主导下的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的信息单向流动,把课堂主要聚焦于答疑解惑、交流互动、探究实验,其教学也侧重于学生的灵魂、品格与能力的熏陶、感染和塑造上。这是一种构建学生主动乐学、优质高效、提升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总之,健全个体人格是与自信分不开的。因此,自信教育不仅要在高中开展,也要在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大学开展。只有这样持续地进行自信教育,培育自信,用自信来滋养心灵,才能使每个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欢歌笑语,直到走向成功,走向幸福。

(责任编辑 罗登廉)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