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的阅读教学
2016-09-10姚小珍
阅读教学中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是夯实学生语文基础,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孕育学生创新素质的美妙的三部曲。本文有意在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三个方面,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进行有益的探讨。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内容
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繁琐的分析,注重语言的感悟。我们有以下一些具体做法:
1、在轻读想象中悟境。轻读是读的重要形式,启发学生边读边感知语言,通过想象,使语言文字变成活的画面,领悟其中的情境。
2、在默读思考中悟意。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默读,可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倾心思考,从而感悟语言的内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初读了解内容后,让学生默读思考:擦燃火柴后为何会看到那些神奇的画面?通过默读思考,学生就能明白: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大火炉,是因为她非常寒冷,盼望得到温暖;看到烤鹅,是因为她非常饥饿,盼望得到食物;看到圣诞树,是因为她非常痛苦,盼望得到快乐;看到奶奶,是因为她非常孤独,盼望得到爱抚。这样默读思考,就深刻感悟了语言的内涵。
3、在朗读吟诵中悟情。“言为心声”,语言学科培育情感,要充分利用文章中的优美语句、精彩片断,让学生全身心地诵读,充分地感悟语言所抒发的情感,从而引发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
4、在品读剖析中悟法。运用抓关键词语、中心句、重点段品读这一方法,使抽象的词语、句子变成具体鲜活的语言形象,领悟手法。如《落花生》一课中,让学生找出描写花生特点的重点词语:“埋在地里,矮矮地,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挂在枝头、高高地,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学生一读就知道是对比。通过这样一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用对比写花生默默奉献、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
二、重积累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还必须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如何培养积累语言的能力呢?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
1、分析法。课文中有的词造句看似普通,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单靠读一读,想一想,难以体会其中的韵味。我们在课堂上有时采用省略原句、原段中的某些语句再与原文作比较分析。
2、想象法。对意境优美的句段或全文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文中意境之美。如教学《初冬》,当读到“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近处的田野、树林像隔着一层,模模糊糊看不清。”时,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雾时,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是一种怎样的景象,然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纱布,透过纱巾看近处的景物,再让学生比较,从而体会文中意境之美。
3、感情朗读法。有的文章用眼睛看,不一定能充分体会到语言的情感美,而只要读一读,则可比较细致地体会它所表达的情感。教学时,教师可先做示范朗读,注意语气的轻重、语速的缓急,学生受到感染后,再让学生满怀激情的朗读。
4、背诵精美段、篇法。以段落中的重点词或主导词为线索,然后循着词序连贯背诵。如教学《和太阳比赛早起》,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圈出有关动词。
5、记录法。对优美词句应摘记在笔记本上,有空时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学生掌握了上述积累语言的方法后,就有可能在实践中把积累语言变成一种爱好。
三、阅读教学中的重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双向的学习交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大胆运用语言的可靠保证。
1、让学生开心说。如教《田忌赛马》一课时,在学习了第一场和第二场比赛之后,让同学讨论马的出场顺序还有哪些?能不能让田忌取胜?孙膑是个什么样的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有时还用成语接龙、找近、反义词等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
2、动笔写片断。阅读教学要不折不扣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做到从读悟写,把动笔写融进阅读课中。把课文中学到的写法直接迁移到“运用”上来。
有人说,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车轮转得太慢,用“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的老话来概括。我们说,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一驾马车,那么,给我们一条绳子,让我们来拉吧!从脚下,从今天开始!
姚小珍,教师,现居江西新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