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陶渊明的“真”

2016-09-10徐敏

文学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人品陶渊明

内容摘要:千百年来,陶渊明的人格魅力润泽了无数文人的心田,最核心的当属他的“真”,文如其人,任真自得,真诚忠厚,抱朴守真……在那个政治动乱的时代里,他的“真”为中古诗坛吹进一股清新的风。

关键词:陶渊明 真 可贵 人品

纵观陶渊明的一生,“真”几乎贯彻了他的一生。“真”是出自于《庄子》的一个概念“真者所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真”是与生俱来的不宜改变的禀性。有时候,人生的成功并不在于名利,而是你是否活出了一个真实的自己,我想,与身体自由同样重要的是心灵的自由,即“真”!

一.文如其人的创作风采

文如其人,即其人品可以反映在他的作品中,陶渊明人品与文品高度统一,他的诗歌很少有反复雕琢的痕迹,真诚直白。《归田园居(其一)》描写了他从彭泽令辞官以后真实自然的田园生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白描的艺术手法,寥寥五十字,仿佛脱口而出,一幅美丽的乡村风光画卷便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浓郁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可以想象简单的生活状态,没有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只是衡门深巷,贵在真实。七百多字的《闲情赋》简直是“爱情狂想曲”,陶渊明毫不掩饰的大胆狂热比起整天将“礼义廉耻”挂在嘴边的伪君子来说,不是更加真实可爱吗?《责子》则是口语化的:“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陶渊明的儿子们不喜文术,缺乏聪颖的禀赋,但渊明对孩子的发展并不过分苛求和较真,从这首诗的口吻来看,这不是严厉的责骂,而是诙谐幽默的批评,甚至是亲切的调侃。陶渊明就像是孩子们的忘年交,充满了童趣。晚年在《与子俨等疏》中,对因归隐造成儿子的“幼而饥寒”表示内疚,流露出的深沉父爱令人感动。在自幼友好相处的从弟敬远与程氏妹离世时,陶渊明“执笔涕盈”,《祭从弟敬远文》与《祭程氏妹文》字字泣血。更可贵的是穷困潦倒之时一首《乞食》,“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这么一件在常人看来难以启齿的事情,他竟写成了诗歌作为记述,如此真率和勇气实在难得。钟嵘指出陶渊明的文章“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且“世叹其质直”。南朝诗人崇尚雕章琢句之风,而陶诗内容的真实,情感的真挚,语言的质朴,才是它最大的价值。

二.率真自然的言论行为

陶渊明的言行率意纯真令人印象深刻。江州刺史王弘请陶渊明喝酒,见他没有穿鞋,他让人给陶渊明买鞋却没有尺寸,于是陶渊明就抬起脚来让人直接量,在高雅人士眼里这是可笑的,但这是最方便最准确的度量方法。对于陶渊明而言,符合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即好。在那样的时代和场合,陶渊明毫不拘谨的态度充分展现了他的纯真个性,很多在官场如鱼得水的人早已为了平步青云褪去了原有的真性情,而陶渊明在虚伪的世俗面前,他选择“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始终向往上古时期“傲然自足,抱朴含真”的社会,他希望身边的人都能活出真朴性情。桃花源一般人喜欢从政治角度考察,其实这只是陶渊明真性情的反映而已,因为没有礼制等级的社会人人得以任意骋情。陶渊明嗜酒也是任真自得的个性的反映,沈约叙述陶渊明饮酒的风度说:“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欲醉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滤酒,毕,还复著之。”这种不修边幅,不着行迹,全任本心之态,被沈约称为“真率”,相当准确,面对一大套繁琐礼仪,陶渊明一任性情,潇洒自在。《归田园居(其二)》:“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隐居之后的陶渊明俨然成为了一个躬耕的农人,与乡人交流多谈农事,并无杂言。

三.真诚忠厚的交友之道

尽管陶渊明品质才华卓尔不群,但是他并不是神坛上供人顶礼膜拜的。他在隐居以后接触的常常是乡野村夫,他不摆架子,平易近人。《归田园居》(其五)写他和乡亲夜饮,“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主客亲如一家,气氛轻松自然。后来他搬家到南村,作《移居》:“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所谓“素心人”想必就是清心寡欲之人,陶渊明很乐于和他们朝夕相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陶渊明可以很好地融入农家生活中,这些亲切自然的诗歌浸透着浓浓的友情,他对人不卑不亢又不拘一格的态度都建立在互相尊重的良好人际关系之上,他是生活在现实中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平凡而真实的人。

陶渊明交友注重的是趣味的相近,看重的是人品的判断。陶渊明与颜延是忘年交,两人都好酒与诗词歌赋,“举觞相诲”。陶渊明去世以后,颜延之作《陶征士诔》悼念他。陶渊明有一个不愿为官的朋友刘程之,两人情谊深厚,陶渊明曾写《和刘柴桑》和《酬刘柴桑》相赠,刘程之邀请陶渊明一起隐居庐山,加入慧远的白莲社,被陶渊明婉言谢绝了。其实,慧远与陶渊明也交往甚密,但是陶渊明的哲学思想与佛教有矛盾。慧远著《形尽神不灭》,而陶渊明的诗歌《形影神》中却提出形神俱生俱灭;慧远的《三报论》宣扬佛教因果报应论,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中大胆怀疑先秦以来原有的善恶报应说,两人的思想格格不入,却依然感情深厚,陶渊明是赞赏慧远儒玄佛皆精的博学和不耽世荣的个人品格。陶渊明的朋友除了这些隐士之外,还有王弘、庞通之、殷隐、羊松龄、邓治中等江州僚佐,陶渊明不因志趣不同而疏远朋友,坚信人各有志,隐居只是自己的选择,可见其真诚。和陶渊明、刘程之并称为“浔阳三隐”的周续之也是陶渊明的朋友,檀韶任江州刺史后,开设讲坛请周续之等人去讲儒学和周礼。陶渊明寫下《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时三人共在城北讲礼校书》:“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可见他对朋友是直言不讳,真诚重义的。陶渊明与人交往真诚忠厚,不人云亦云,清醒地保持着正直的气节,将独立的人格与中庸泛爱的处世哲学很好地统一起来。

四.返朴归真的人生选择

“真”渗透在陶渊明的仕隐经历之中。苏轼《东坡题跋》:“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陶渊明的出仕入世都随自己性情。在那个“道载千丧”,“八表同昏”的时代里,政治波诡云谲,社会动荡不安,生灵涂炭,“质性自然”的陶渊明感受到“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从“向立年起为州祭酒”开始,便宦海沉浮,“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投耒去学仕”,社会失真的现象使陶渊明非常痛苦。陶渊明称“尝从人事,皆口腹之役”,然而一旦他发现仕途生涯与自己的志向相违背时,他便毅然离开,回归田园,回到日夜思念的亲友身边。他躬耕自资,早出晚归,即使“草盛豆苗稀”也乐此不疲,毫无功利性。稼穑之事历来受孔儒鄙弃,但他不觉得做一个农民很不体面,表明愿意“守拙”。陶渊明对于孔子“忧道不忧贫”的遗训不以为然,他懂得,脱离了实际是不能消弭饥寒的痛苦的,他坦言忧贫,但他希望以脚踏实地的劳动自给来摆脱贫困,从《归田园居(其三)》中不难看出,陶渊明并不擅长耕种,但是他把艰难的耕种描绘得极为诗意。他的《劝农》诗还规劝农人不要错过春耕时节。足以见得陶渊明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是一个注重实际的人,不崇尚玄虚浮华,他的《挽歌辞》中:“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可见他并不相信所谓的死后的地狱天堂,更相信自然现实,《自祭文》和三首《拟挽歌辞》,超然旷达地看待生死。如果没有亲自耕种的经历,他怎么能写出那些平淡而醇厚的田园诗?正是他坚决抵制禄代耕的诱惑,矢志不渝地坚守自己认定的人生目标的抉择,才养成了注重真实的品格,才塑造出独特的陶渊明。

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陶渊明一介平民,无官无职,躬耕自资,曲高和寡。如今的陶渊明蜚声世界,饮誉寰宇,被人称为魏晋风度最优秀的代表。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精神修养也需要跟上生产力发展的步伐,我们不能把陶渊明作为一具风干的文化木乃伊,仅为他平添几句赞美之词,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其真率而不放诞的品格。陶渊明的可贵之“真”必能超越时空,拨动后人的心弦。

(作者介绍:徐敏,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学生)

猜你喜欢

人品陶渊明
哲理漫画
怎样炼就好人品
人品:人生最重要的名片
陶渊明失败了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另一面
陶渊明的“粉丝”
测你的人品还剩多少?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论“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