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静宜动的地理课

2016-09-10刘军丽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等高线微课课堂

刘军丽

如果要问“微课”“翻转课堂”这两个时髦的名词,哪一个跟我最亲近,那一定是“微课”。因为教学实验改革一开始,我就被贴上了“微课实验教师”的标签。

● 与微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我真正接触微课是在2014年10月,当时制作、使用微课的唯一目的就是能够在省级初中地理优质课比赛中有创新点,至于它对这节课的作用有多大,我并没有去深究。

直到2015年9月,参加了一些有关微课的培训会,我才开始对微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校开设了两个微课实验班,我幸运地成为了实验班的地理老师兼班主任。学校的信任、家长的期待、学生的渴望让我顿时感觉不能再当观望者,要真正和微课亲密接触了。

由地理学科没有课后作业,学生在课后也没有时间观看微课,因此我想在课堂中使用微课,并通过对比教学来展开实践研究。起初,我以初一地理《地形图的判读》一课为例,在两个实验班使用了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12班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使用PPT,在大屏幕上演示、讲解;11班采用微课教学。

微课教学的具体操作步骤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在微课平台上展开师生互动,问题是“请从以下4个微课题目中,选出2个你最希望在课堂上观看到的微课,并写明原因”。汇总后的结果是:选择“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有12%,选择“等高线的绘制原理”的有92%,选择“认识主要的山体部位”的有78%,选择“陡坡和缓坡”的有34%。

第二步是搜集素材,制作呼声最高的“等高线的绘制原理”“认识主要的山体部位”两个微课,并及时上传到微课平台。在每一个微课中我都设计了精彩的导入、明确的学习目标,讲究教学技巧和方法,并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与互动。

第三步是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平板电脑观看微课,并用于难点突破。我给学生们6分钟的时间观看3分钟的“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微课,先看完的学生可以提前完成对应习题或学习教材上本节的其他内容。从而满足更多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微课中,我把复杂的等高线原理循序渐进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由抽象变为直观,由无形变为具体,加深了学生对等高线的理解。这与传统的在大屏幕上播放视频相比,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回放,微课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后,个别学生还可以重新观看;同时,我还可以在旁边及时为有疑问的学生提供帮助。

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又观看了“认识主要的山体部位”微课,我用情境串的形式,将一个个真实的山体部位照片呈现在学生的视野中,从他们的表情中我读懂了什么叫兴趣。在这样的兴趣指引下,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交流展示环节都变得积极主动了,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通过比较两个班级的考评数据,我发现将微课融合到地理课堂的11班,在选择题正确率、读图题正确率和自主学习参与率上都明显高于12班。

● 翻出几多惊喜,转换几重角色

一年半过去了,就在我为自己日臻成熟的微课教学法窃喜之际,全国“互联网+教育”改革现场会在我校召开。会上,专家们针对翻转课堂展开了精彩讨论,三天的聆听催生了我尝试翻转课堂的想法。

在意念的驱使下,我迫不及待地给学生布置周末自主学习任务:利用微课平台观课,完成“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内容;接着周一紧跟一节展示课,老师随机抽取学生,把周末自主学习的重点内容利用多媒体资源当众讲解,并民主评选优秀讲解员。

然而,陌生的形式让学生们望而却步。毕竟是新生事物,我的心中也开始忐忑:他们在周末的课前学习谁来监管?如果自主学习不到位,周一的课堂定会黯淡无光。一旦失败,学生们就会对这种全新的课堂形式产生抵触情绪,我该怎么办?有了!万事开头难,“翻转首秀”还是先找几个“托儿”吧。

我把两个课代表和班长叫来了。“班长,你是班级的核心人物,是班级的指向标,你如果不当先锋,那谁也不敢先上场了。”我又转过来动员两个课代表:“你俩可是我的左膀右臂,少了哪个我都无法前进。既然我们紧密相连,你们又怎么舍得让我孤军奋战呢?”就这样,三位“小先锋”在我的激将法和拉拢术中鼓足了干劲。

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敢于站到台前来,就必须用“三先锋”的精彩“首秀”,先照亮他们的眼睛再振作他们的勇气。所以,光对“先锋”进行动员肯定还不够,我又将这三位“狠狠”地培训了一顿。《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这节课,因为有前面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两节内容做基础,这三个地理小专家对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理解起来并不难。事后我才知道,他们为了能在周一的课堂上有精彩的展示,还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

周一上课前,我悄悄地问他们:“怎么样?有问题吗?”“老师,看我们的吧!”他们的满满信心,也迅速膨胀了我的胆子,我灵光一闪:“那我坐在台下,这节课由你们三个主持,敢试试吗?”就这样,我像学生一样端端正正地坐在了讲台下,将那三尺大的地儿留给了三个准备充分的学生。

“今天是我第一次当讲解员,请大家给我一点鼓励的掌声好吗?”班长的话音一落,掌声雷动。那从容的神态、自然微笑的表情,真是太漂亮了!而后他们根据之前的分工,将自己所分担的内容娓娓道来。他们充分利用了我提供的图片素材,在大屏幕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指挥棒的印迹。更难得的是他们中的一员在每个环节结束前,都会做出总结,言简意赅,深入主题。我悄悄探起身观察在座的学生,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读懂了一切。

当三位小先锋为他们的讲解打上一个蝴蝶结般漂亮的结尾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次成功的展示,刺激得另外一些活跃分子开始坐不住了,他们争先恐后地要当下周一的讲解员,还有个别同学课后“走后门儿”,让我给他机会。

这次“旁听者”的角色转换,也让我发现了问题:总是优秀的学生把持舞台,下面的观众型学生坐久了就容易走神。我马上对症下药:“在座的各位,如果你能听出来台上有讲解错误之处,或者重点内容讲解不到位,你可以大方地站起来订正或补充,我们每节课都要评出五名认真倾听之星。”此招一出,所有的学生都来了兴致,马上拿出了纸笔,有的竟然把凳子搬到了讲台前,学生的积极状态让我心中窃喜——“翻转课堂”原来也能和我这样亲近呀!

翻转课堂,竟然为我翻出了精彩,更使我转换出多重角色。最让我喜悦的是“翻转课堂”翻转出了学生们站在舞台中央的热情和自信!

点 评

利用微课教学,刘老师的两节课都呈现了别样的精彩:一节是在课堂上使用微课激发自主个性化学习,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以静为主;另一节是提前观看微课后在课堂给学生互动展示的空间——以动为主。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翻转还是不翻转并不是重点,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的微课教学方式才是关键。

猜你喜欢

等高线微课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地形图的阅读
一种基于Fréchet距离的断裂等高线内插算法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