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地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启示

2016-09-10施永川颜思思刘晓明

世界教育信息 2016年16期
关键词:台湾创业教育

施永川 颜思思 刘晓明

摘 要:台湾地区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产业升级之后,全社会对创新型企业以及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激增,台湾高校的创业教育需求应运而生。文章分析了台湾高校当前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并从政府、民间和教育界三个层面阐述台湾创业教育对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情况。

关键词:台湾;创业教育;产学互动;育成中心

二战后,台湾地区以出口加工为主的经济形态得到迅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一度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台湾地区素来享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美誉,据台湾中小企业统计处统计,台湾地区中小企业的比例高达97%以上,吸纳了超过830万就业人口,占到台湾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为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民众收入和减少贫困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自由化、产业国际化等多方冲击下,素来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台湾中小企业面临重大挑战。在此趋势下,中小企业进行转型以及提升产业附加值势在必行,台湾地区的创业教育也正是在20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相比于较早开展创业教育的欧美国家,台湾高校的创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仅走过20多年的历史,但是基于产业结构升级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加上各领域对创业教育的大力支持,台湾高校创业教育在较短的时期内得到迅速发展。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发表的《201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显示,台湾地区的创业精神排名世界第一。

一、背景发展

无论是在创业教育较发达的欧美国家,还是在创业教育迅速普及的亚太国家和地区,教育界以及社会对于创业教育所扮演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的期望并未达到高度一致,相关主流认知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一)理念

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定位会对创业教育的开展途径以及发展方向产生决定性影响。创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社会层面的影响,例如,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为了满足经济转型对创新型企业的需求等。然而,仅把这些硬性需求变为对创业教育的定位和期待之后,会使创业教育的定义产生较大的局限性,往往让人带着“功利主义”的观念把创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实体”上面,如创办新企业,培养学生成为职业经理人等。有了这样“具体”的目标,创业教育教学就容易变得“程序化”和“局限化”,如此一来其并不能满足学生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台湾高校创业教育源于产业界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产学互动的现实驱动使得台湾高校创业教育活动具有开放性特征,在《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典范差异与现况反思》中,作者蔡敦浩、林韶怡指出创业教育不是一个封闭式的流程和环境,而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学校应该用“开放的逻辑”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创业学习,而并非局限于传统的教学之中[1]。因此,台湾高校鼓励学生去学习创业逻辑、思维以及精神而不局限于培养特定的技能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带着创新的眼光去创造差异,从而在社会层面上促进经济、教育、文化甚至是体制的创新和发展。

不同于少数英雄式创业家所主导的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为普通创业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业机遇,生产快速、模式创新,再加上信息网络的迅速普及,使得整个社会对于创新性行为的需求激增;如此以来,每个人利用创新性思维而成为企业家的几率相比以往也大幅增加[2]。基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台湾高校创业教育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样的成长空间。

(二)发展历程

台湾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产业升级,使得社会层面对创新型企业以及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激增,台湾高校的创业教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

自“国立政治大学”科管所于1998年开始创立“科技创业管理学程”之后,“国立台湾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元智大学也相继开设了综合性的创业课程,台湾地区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浪潮就此展开。

同在1998年,台湾研华文教基金会举办了第一届创业竞赛——TIC科技创业竞赛。此后,台湾高校创业竞赛的专业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由不同行业支持与举办的高校创业竞赛也不断涌现。如台湾工业银行举办的“We Win 创业大赛”,台湾青少年辅导会举办的“青少年创业计划竞赛”等。

台湾地区在社会层面上对高校创业教育普遍持积极乐观态度。在《台湾创业课程现况之探究》中,作者陈瑜芬、赖铭娟指出台湾地区有超过七成的受访者正在创业或者有创业想法,有创业想法的受访者中约有五成的年龄为23~29岁[2]。在社会层面上,尤其在青年人群中能形成对创业如此良好的态度及创业氛围,这和台湾地区高校创业教育的良好发展有直接关系;从另一方面来讲,青年人群对创业所持的乐观态度以及良好的创业氛围也会进一步推动台湾地区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经过创业教育在台湾高校20多年来的推广与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创业教育的理念也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演变和升级。普遍认为,创业教育对于学生的作用应不局限于帮助学生创立新的企业,而更应该着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有别于传统教育的初衷,不像传统教育那样着重对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教育方针的差异也自然导致传统教育的开展途径不能完全满足高校创业教育的需求。

二、课程设置现状

台湾地区自从开展创业教育以来,便不断借鉴与吸收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与理论。讲授教学是目前台湾地区高校创业教育最主要的开展方式,通过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对台湾地区高校创业教育现状有大体的了解。

(一)创业课程的推动作用

据统计,台湾地区共有高等院校163所(不含空中大学及军警学校),其中,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高等院校为89所,占台湾地区高等院校总数的55%;在开设创业课程的高校中,综合性大学有45所,占综合性大学总数的64%;专科类技术院校开设创业课程的有44所,占该类院校总数的47%。[3]

以“国立台湾大学”设立的“科技创业管理学程”为例,其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国立台湾大学”的“科技创业管理学程”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高校自身的学科特色与优势,但是也对课程的参与者提出了相关学科背景知识的要求,在无形中缩小了创业教育课程在学生中的受众面。

由于创业课程目前还不具有统一的分类标准,笔者根据相关创业课程的内容,现采用下列分类标准以方便对相关高校创业课程进行统计与分析。

基本能力:人格特质、创业精神、创业管理概论、创业相关。

专业能力:机会判断、创业投资、财务、策略、法律、营销、技术、资源。

统合能力:专案与个案讨论、实践。

特定议题:教育、网络、科技、国际性、其他。

鉴于创业教育在台湾地区高校中的普及程度,以及统计的便利,笔者选取了7所在台湾地区创业教育中起积极推动作用的高校——“国立中山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政治大学”“国立台湾大学”“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逢甲大学、辅仁大学,对台湾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概括分析,并试图从中概括出台湾高校创业教育的特点。表2为2012-2014年上述7所高校的创业课程分类情况的统计。表3为上述7所高校的课程分类统计情况。

根据上述统计可知,7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在基本能力培养方面以创业管理概论的相关课程居多,而专业能力方面则以创业投资与财务居多,特定议题方面以科技创业相关课程居多,而关于统合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则比较欠缺。

由上述统计中的课程名称可以看出,高校创业课程的性质多偏向于商业类型和科技类型。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创业的形式已经发生变化,不仅是创立新的企业,更是利用创新思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创造差异。

台湾地区高校创业课程不仅在课程类别方面跨度十分广泛,而且课程设置往往具有跨专业性与很好的课程结构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创业教育的目的。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更新速度和传播途径的数量都远高于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在此背景下,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甚至教学方向上,都必须时刻保持自我反思与自我更新,如此才能提高对教育以及社会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创业教育的效率。而如何不断地提出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性的创业教育理论正是目前台湾地区相关学者讨论的热点。

台湾地区高校创业教育在短短20年的时间内能得到迅速普及,和大量的创业课程在高校以及相关社会机构中的开展有直接关系,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创业课程的开展对教育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的需求较少。然而,在创业课程于高校中的普及率得到保障之后,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创业课程进行设置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便成为了社会对于创业教育关注的焦点。

创业教育课程虽然在台湾当地高校的开课率很高,但从社会层面看,高校教育资源具有局限性,并不能延伸至社会的每个角落、满足所有人群对创业教育的需求。而民间一些非营利机构与相关政府机构的合作便很好地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例如,“青商会”与台湾当地“经济部中小企业处”一起执行了一系列针对不同行业的创业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健康美容、餐饮等。该创业课程也是目前台湾当地针对一般社会大众开设的创业课程中最具系统性、普及率最高的课程。

(二)育成中心的桥梁作用

台湾当地高等院校不仅积极促进创业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发展,同时也不断反思高校创业教育所存在的弊端,并在推动“产官学”的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联合“产官学”的过程中,育成中心便成为一座同时衔接这三个领域的桥梁。

育成中心是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及协助中小企业升级转型的场所,籍由提供进驻空间、仪器设备及研发技术、协寻资金、商务服务、管理咨询等有效地结合多项资源,降低创业及研发初期的成本与风险,创造优良的培育环境,提高事业成功的机会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4]。育成中心是由台湾当地政府机构“经济部中小企业处”于1996年首创并推动的项目,迄今已在台湾各地建成各种类型的育成中心100多所,而其中更有超过80%的育成中心是由高等院校等学术型机构设立的学术型育成中心。

作为教育界与产业界合作的产物,育成中心可以促进双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育成中心的协调下,高校主要从技术与商业两方面向所参与的企业提供扶持。在技术方面,如提供实验室、仪器设备、咨询网络等;在商业方面,如提供商务咨询、管理咨询、法律顾问等。这两方面的支持使得参与的中小企业的存活率与发展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同时,高校也可以将在创业教育中所取得的成果通过育成中心在第一时间应用于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当中,降低了将创新性思维融入企业的成本以及减少相关商机的延迟。

对于高校而言,育成中心除了为高校提供与企业对接的平台之外,还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其他实施途径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高校教师缺乏相关创业经验是目前困扰台湾地区高校创业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而育成中心则可以很好地为高校的教师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使高校教师在和企业的互动中积累相关的创业经验,把抽象的创业理论具体化,以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创业教育方式中存在的与实际脱节的缺陷。

针对传统创业教育的开展方式容易脱离实际的缺陷,有些学者提出了“实做社群理论”来解决该问题。“实做社群理论”主张通过产学互动的方式来弥补传统创业教育方式中的不足之处,让学生通过“做中学”的方式来开阔自身的视野,使学生不仅具有能够提出新点子的创新性思维,更有能够把新点子付诸于实际的操作能力。同时该理论认为,创业教育不是一个封闭式的流程和环境,而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所以学校也应该用开放的逻辑让学生在实践中来进行创业学习,而并非局限于传统的教学之中,应该让学生亲自融入相应的社群,在和社群互动的过程中来学习并积累经验,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提出实际可行而非不着边际的点子,才能懂得如何更好地和身边的环境互动,而不是做一个“孤胆英雄”。因此,创业教育的课程应定位于如何促发学生思考,学校则应该在学生有难题、有疑惑时对学生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育成中心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台湾地区高校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较好地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发展。

三、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启示

创业教育在大陆地区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从外界照搬硬抄的萌芽期,到之后结合自身特色发展的摸索期和拓展期,以及目前创业教育所处的成熟期[5],创业教育在大陆地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过虽然大陆和台湾都是创业教育高速发展的地区,但在经济结构、社会环境以及相关政策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两者创业教育也存在着相应的差异。

第一,大陆创业课程应走向多元化的模式。台湾地区高校在创业课程的设置方面通常都是以帮助学生培养核心能力为目的来系统性地规划自己的创业课程。如上文所述,台湾地区高校的创业课程几乎涵盖了“专业能力”“统合能力”“特定议题”以及“基本能力”四个大类,同时创业课程的设置也有很强的学科交叉特性,以及结合高校专业学科以及地域特点的习惯。这样系统、科学的创业课程不仅使得创业教育的覆盖面积大大增加,而且也有利于深度挖掘学生的创业潜力。而大陆创业教育的最显著现象是表面上开设创业课程的高校数量不少,但缺少科学的创业课程的配置,而这样往往会造成大学中真正参与到创业教育中的学生数量非常有限,同时使得部分已经参与创业教育的学生产生学习不够深入的感觉。

鉴于此,笔者认为通过研究台湾地区高校的创业课程体系,进而升级大陆的课程设置系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大陆高校目前在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上已经达到了相当好的高度,通过学习台湾地区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进而创新大陆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利于推动创业教育培养出社会所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以推动社会的转型发展。

第二,大陆创业教育应走出传统教育的模式。创业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创业教育始终是源于并服务于社会的一门学科。基于这个特点,创业教育的理念也不断随着社会产业、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据目前来看,无论是在欧美地区抑或是台湾和大陆,各地对创业教育的定位普遍不仅在于帮助学生创立新企业,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更多的学生能利用自己的创新思维,为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但是,就目前大陆创业教育的现状而言,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只能培养出一些“纸上谈兵”的学生。产学互动的缺失是造成该现状的主要原因,即创业教育走不出传统教育的模式,仍是在“象牙塔”内纸上谈兵,创业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虽然台湾地区高校也有类似的问题,但是台湾地区针对此问题尝试了多种解决方案,如高校、民间机构以及政府三方共同成立的育成中心已在台湾地区高校中具有相当高的普及度。通过育成中心,高校便拥有了一个可以检验自身创业教育成果的平台,使得高校创业教育可以“走出去”,外部企业可以“走进来”。在这一点上,大陆高校往往并没有针对创业教育而制定出相应的整合、协调资源的机制,虽然不少大陆高校也具有类似的“创业园”“创意孵化园”等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往往趋于形式,仅仅停留在为学生提供办公场地以及相关资源的水平上,很少有高校能在技术、经验等方面主动为学生提供支持,或是通过高校创业教育本身的吸引力来引进相关的合作企业帮助学生孵化自身的创业想法和成果。

大陆高校应该借鉴台湾地区良好的产学互动模式,同时结合自身高校和地区产业的特点来制定出适合高校和产业界交流的机制和平台。

通过对比,笔者认为创业教育在大陆的发展目前存在“深度不足”的问题,高校应该通过调整、制定相关的制度来进一步弥补相关师资力量不足的缺陷、加强产学之间的交流,促成高校、民间机构和政府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合力以推动创业教育的更好发展,从而使高校创业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蔡敦浩、林韶怡.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典范差异与现况反思[J].创业管理研究,2013(2):8.

[2]陈瑜芬、赖铭娟.台湾地区创业课程现况之探究[J].创业管理研究,2007(2):120.

[3]廖敏琇.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创业教育实施现况之研究[D].台湾东华大学教育研究所,2008:4.

[4]周呈奇、冯杨.中小企业创新与政府角色的转换——兼谈台湾地区创新育成中心的成功经验[J].东岳论坛,2013(7):62.

[5]施永川.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发展历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69-73.

编辑 朱婷婷

猜你喜欢

台湾创业教育
捍卫“台湾”?美学者炒作旧书有蹊跷
台湾家庭责任医师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