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探究前置、课堂展示”教学模式的实践

2016-09-10徐海

中学物理·初中 2016年12期
关键词:测力计版块浮力

徐海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的调动和开发.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并结合新课改的精神,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先体验再分享”即“探究前置,课堂展示”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浮力》教学为例,谈谈“探究前置、课堂展示”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

1教学模式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的任务是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物理课程不只是传授基础的物理知识和学科技能,更要以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基于这一理念,笔者提出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探究前置、课堂展示”这一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

1.1探究前置

就是将本该在课堂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前移,让学生在上课前先体验探究的过程,或者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本课的一些学习内容,也可以使学生知道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能让全体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思考,更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展示自己.

1.2课堂展示

相较于传统的填鸭式课堂,学生课上听讲、记笔记,课后背笔记、做作业的单调的被动学习不同.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学生汇报、展示、质疑,俨然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喋喋不休,从上课一直唠叨到下课,教师原来是主演,现在是导演.

本文就以《浮力》教学为例,对“探究前置、课堂展示”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进行阐释.

2教学设计

要想让学生课上能展示,会展示,关键是教师要设计好需学生提前探究的问题或活动.而承载这一任务的就是学生在上课前一天拿到手的《学习指南》.下面就结合《学习指南》谈谈本课的设计思路.2.1预习思考

(1)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4 N的物体,如果用手轻轻地托住该物体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那么手对物体的托力为N,该力的方向是.

(2)一个重为8 N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浸没在盛水的杯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 N,则对金属块施加了一个向上的N的力.

(3)用手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在矿泉水瓶完全浸没前,越往下压,矿泉水瓶受到手的压力越来越,说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说明设计第1和第2两个预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思想感知浮力,为第一个版块的展示进行铺垫,也为第二个版块学生展示“称浮力”的方法做准备.设计第3个预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前的动手探究,初步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三个预习题的设计,不仅让全体学生提前体验了浮力,还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

2.2课堂展示

版块一认识浮力

(1)定义:

(2)方向:

(3)施力物体:

(4)产生原因:

说明这个版块的知识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一个学习小组上讲台展示:讲解、板书和举例说明等各有分工,井井有条,其他同学在下面听讲得很认真.只有第4个问题,学生可能无所适从,不要紧,教师该出手时还得出手.

笔者给学生演示了以下实验(图1):将矿泉水瓶底部剪掉,拧下瓶盖,口朝下放置.再将一只乒乓球放入瓶中,向瓶中的乒乓球上倒水,当水位没过乒乓球很多时,奇迹发生了,乒乓球并没有像我们预料的那样浮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用手堵住下面的瓶口.乒乓球浮起来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通过该实验的演示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学生由惊讶变得豁然开朗,对浮力产生的原因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版块2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

(1)称浮力

将一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图2),测得石块重力为,将石块浸没在水中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为,因此石块受到水对它向的N浮力.

说明有了预习题2的铺垫,这个环节可以直接让一位同学上讲台边演示边讲解.笔者发现,很多时候学生讲的时候其他同学听讲得反而更认真.因此,作为教师不要对学生不放心,怕他们讲不好.

(2)实验探究(图3)

分析比较BC,可知;

分析比较CD,可知;

分析比較DE,可知.

说明先提问,几幅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各是多少?以此来检验学生对浮力的掌握情况.然后再根据题目的条件,判断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预习第3题,有的同学认为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有关,当时我们可以不理会,也没有必要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但是,现在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个探究活动分析一下原因.

笔者设计了一连串的追问:

师:浮力是不是随深度的增加一直减小?

生:不是.

师:什么时候减小?什么时候又不减小了?这个转折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在浸没前,浮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浸没后,浮力不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

师: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能不能把你们得出的两个结论统一起来呢?

生: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深度,而是排开液体的体积.浸没前,排开液体的体积一直变大;浸没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

师:那么,怎样表示这个关系呢?

生: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而与深度无关.

[HTH]版块3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

(2)公式:

(3)对照图片(图4),你能说出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吗?

说明这一部分,展示时要求学生不看书,能在黑板上默写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和公式.其他同学也要能默写在《指南》上,预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展示,所以学生课前记住一些简单的概念和公式还是有必要的.

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教材中已经弱化,只有一句话过渡,“研究表明:……”,但是,虽不要求学生自己能设计实验探究出结论,但通过几幅图片给出探究过程,要求学生能看懂还是有必要的.另外,图片中的探究顺序不太合理,可让学生讨论.

2.3课堂检测

(1)如图5所示,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 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 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N.

(2)体积为100 cm3的石块被完全浸没在水中,求石块受到的浮力?

说明课堂检测,一定要在课堂上完成.这一点很多老师都做不到,原因不是题目太多,就是题目太难.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检测时,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3一点感想

作为教师,一定不能固步自封,不要怪学生学不好,也不要怪学生不会展示.关键是我们要能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不能包办代替,同时要在课堂设计上下功夫,设计好学习指南.只有教师给学生搭好梯子,学生才能往上爬.

猜你喜欢

测力计版块浮力
例谈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第十章浮力
探秘浮力
神奇的浮力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