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习题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6-09-10顾建元

中学物理·初中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习题审题解决问题

顾建元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促进作用.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深化物理概念和规律,也能帮助学生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习题教学是教学信息反馈的主渠道,通过习题训练或检测可以发现教与学的不足,并为师生及时弥补不足,明确方向.为此,开展习题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具有指导和现实意义.

1习题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1忽视知识建构,偏重习题训练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会做题,就代表知识掌握了”.在此观点驱动下,往往是新课教学草草了事,以讲授为主要方式快节奏地完成教学内容,让课堂留出足够的时间用以习题训练,以达成对新知识的巩固.“忽视知识建构,偏重习题训练”的做法虽有短时效果,但很难全面达成教学目标.事实上,要掌握一个物理概念,必须经历感知、抽象、概括、拓展和应用等过程,如果背离了这一过程性规律,仅靠加强训练学生还是很难真正掌握概念.

1.2忽視目标层次,追求一步到位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考得好,就代表教学水平高”.认同这一观点的教师,往往会把不同阶段的习题教学目标都定位在终结性考试水平层次,新课教学就想让教学目标一步达成,后阶段的习题教学任务就是循环重复.这种做法,不仅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而且学生也会因此丧失学习信心.事实上,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一个分步达成的过程,“一步到位”不符合认知规律,也不可能真正到位.

1.3忽视策略方法,求量不求效果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题目做多了,自然熟能生巧”.在习题教学中,教师缺少对习题的整合意识,往往用零散陈题对学生进行重复操练,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学生疲于应付而产生厌倦心理.同时,教师由于过多地替代和包办,结果造成学生没有得到审题习惯的养成、思维品质的熏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不重视对同类习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提炼总结,致使学生无法领悟 “解一题通一类”的方法和技巧.事实上,片面追求习题数量,忽视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求量不求效果,难以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2习题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追求习题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把盲目训练变为目标有序,把零散杂乱变为系统典型,把重复操练变为培养能力,把训练过量变为训练适度,把教师主导变为学生主体.

2.1 在教学目标定位上,体现“循序渐进、分步达成”

习题教学目标,可以确立为基本素质、理解水平和综合水平三个层次:基本素质,是指审题、表达、审视答案等基本能力;理解水平,是指对某一内容全面抽象理解以及抽象知识与具体情景的转化;综合水平,是指多知识点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阶段的习题教学,应确立不同要求的教学目标,分步达成才符合科学教育原则.笔者认为,习题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应体现“循序渐进、分步达成”的原则.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定位如表1所示.

2.2在习题选择设计上,体现“精选精编、系统典型”

习题教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设计的习题质量.笔者认为,习题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应体现“精选精编、系统典型”的原则.在习题数量的选择上要适度控制,避免过量训练而使学生疲备厌倦;在习题的难易上要设置梯度,避免繁难的习题而使学生丧失信心;在习题的情境设计上要创新改造,与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一致;在习题的目标指向上要有的放矢,能全面紧扣三维教学目标;在习题的训练要求上要突出重点,强化基本素质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例如,在《内能》的新课教学阶段,为了让学生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设计了如下习题: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两者分别利用了什么方式来增加了手的内能?创设一个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旨在通过具体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并区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不仅生活气息很浓,能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而且变换了训练方式,将机械记忆变为知识运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理解和掌握.

又如,在《磁体》的复习教学阶段,为了让学生系统掌握磁体的特点,设计了如下习题:有两根外形相同的钢棒,已知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有磁性.你可以合理选择器材,说明如何判断有磁性的钢棒是哪一根?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性的探究情境,旨在引导学生根据磁体具有“吸铁性、指向性、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等特点来解决问题.通过对本题的归纳总结,既可以促进学生系统掌握磁体特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

3在习题教学过程上,体现“强调过程、培养能力”

学生遇到陌生问题时,常有两种思维方式:一是搜索脑海中练过的例题,判断本题与哪个例题类型吻合,便套用例题的解答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称之为“回忆”;二是根据题意把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物理情景、物理条件或数学条件,明辨情境所体现的物理过程,思考条件之间的制约关系,选择恰当的物理规律从而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称之为分析.

笔者认为,习题教学的策略应体现“强调过程、培养能力”的原则,要让学生逐步学会用“分析”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强调过程,要求教师让学生经历审题、分析、解答和评估等过程.培养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审题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借用状态过程数据或图形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多解性、解答过程的正确表达和答案的合理性评估等.

4在习题教学方法上,体现“学生主体、教师引导”

从习题教学的师生地位看,学生是习题教学的主体.习题教学的过程,应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不能替代、包办学生的心智活动.在审题环节上,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思维起点,引导学生把握问题实质和题干条件,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审题能力;在过程分析上,教师要适当留有余地,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借用状态、数据或图形等建立关系的能力;在方法建构上,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多解性,培养学生自主建构方法的能力;在拓展训练上,教师适当变换题目条件,引导学生开展变式训练,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在解题过程的审视上,教师要给学生对错解的自我矫正机会,引导学生审视解答过程,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和判断结果是否合理的能力.

总之,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物理有促进作用,但也要关注习题教学不当而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习题教学的有效性,也是新课程背景下需要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猜你喜欢

习题审题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两只想打架的熊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