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往事处理技术”解决“孩子粘着妈妈”的问题

2016-09-10董义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负性亲亲奶奶家

董义芹

我到一所小学参加家长会,一位年轻母亲对我说:

“我儿子老粘着我,还特别胆小,怎么办?”

“能说具体点儿吗?”我问。

“一到晚上,老是往我怀里扎,一会儿亲亲胳膊,一会儿亲亲手,一会儿亲亲我的脸。上卫生间、阳台都不敢自己去,老拉上我,睡觉也不敢单独睡,到现在还跟我睡在一起。您说这算不算‘恋母情结’?”

“孩子现在上几年级了?”

“二年级。”

“这种情况持续多长时间了?”

“挺长时间了。”她回答。

“我们用年或月来表示好吗?”

“差不多有四年了。”

“哦,我们一起想想四年前,回忆一下那时发生过什么事,好吗?”

四年前,孩子接过来,该上幼儿园了。”她像是在跟我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接过来, 从哪儿接过来?”

“从他奶奶家。孩子一周半的时候,因为我和孩子他爸要上班,没人照顾他,就把孩子送到奶奶家了。”

“到奶奶家后孩子是什么情况,你了解吗?”

“到奶奶家后,孩子哭闹特别厉害,老喊着要找妈妈。”

“从孩子胆小、爱哭闹等情况来看,也许孩子的神经类型属于兴奋不均衡型。奶奶是怎么对待孙子哭闹的?”

奶奶对孩子说,你妈妈不要你了,你就跟奶奶住吧。”

“接回来之后,孩子跟你说过什么没有?”

“说过,老重复一句话:妈妈你不会不要我了吧?”

“你是怎么回答的?”

“我就说:‘妈妈要你。’可是他还是不放心,总是不断地问。”

“哦,你觉得主要问题出在哪儿?”

“我觉得奶奶说的‘妈妈不要你’是不是把孩子吓坏了?”

“也许是,这句话对孩子的刺激最大,这个也许是问题的关键,你同意吗?”

妈妈想了想说:“是的,我想应该是这样。那我该怎么办呢?”

“这件事深刻植根于孩子的脑海中,而且是负性的,要让这种感觉尽快消失,否则对孩子身心发展不利。”

“怎么让它消失呢?”

“我们可以用‘ 往事处理技术’。第一步,让孩子想象奶奶说的“妈妈不要你了”,把这句话写在纸条上;然后你用语言引导孩子放松肌肉,放松心情;再带孩子到草地上,做一些有趣的游戏。

第二步,让孩子想像穿上铠甲,戴上头盔,全副武装地双手端着一个机关枪,手指搂动扳机,想象子弹弹出后打在纸条上。

第三步,问孩子子弹打在纸条上,纸条成了什么样子。如果孩子说只打了一个洞,就重复前面的程序,穿铠甲,戴头盔,手端机关枪,搂动扳机,再问子弹打在纸条上,纸条成了什么样子?直到孩子认为,想象中的纸条被打烂为止。

第四步,拍拍孩子肩膀或抱一抱孩子,轻松快乐地对孩子说:好儿子,妈妈总和你在一起,放心去玩吧。

通过这样处理,孩子脑海中负性的往事会慢慢消失,等于在心理上有一个了结。回去让孩子试试,一定会有效的。”

两周后, 年轻的母亲告诉我,孩子胆子比以前大了,晚上可以自己去另外一个房间拿东西,粘妈妈的程度比之前轻了很多。

点评:

往事处理技术是指,根据过去事件的特定情境,用特定经验或方法进行处理,快速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辅导技术。在本案例中,过去事件是奶奶经常重复的话“妈妈不要你了”,导致孩子在四年时间里,一直处于“妈妈不要我”的心理恐惧中,缺失了母亲的爱和家庭的归属感,所以,孩子始终没有安全感,生怕妈妈“可能还会把我送走”或“真的会不要我了”。作者通过让负性事件消退,帮助孩子摆脱了恐惧,让能够孩子勇敢、独立、快乐、安全地生活。这个技术简单、便捷,好操作,对于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困惑或行为问题比较有效。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102600)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负性亲亲奶奶家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奶奶家的牛
抓住特征 剖析本质
亲亲你
走数字迷宫
聪明的小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