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留学研究的新视角

2016-09-10苗丹国管秀兰陈伟

世界教育信息 2016年18期
关键词:亚非人才研究

苗丹国 管秀兰 陈伟

据教育部统计,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于2015年底首次突破50万人关口,并有望于2016年底冲刺60万人大关,从而使得1978年以来的总数达到或接近500万之众。在此背景下,由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陈盈晖作序,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员杨晓京等多人合著的《亚非地区留学研究——中国派遣亚非非通用语留学生状况与人才战略研究》于近期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不可否认,涉及亚非地区非通用语的留学活动,较之于当前我国的整体留学规模,只能算是一个非主流的“小众群体”。但是从整部书稿来看,这是一本基于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留学政策相互关系之研究,进而对亚非地区非通用语种留学人才制度建设和育人功能进行全方位阐释的专著。在当今研究和关注赴美、欧地区留学热度不减的背景之下,该书从另一个侧面全面介绍亚非留学,帮助读者真正认识亚非留学、深刻分析亚非留学、深入理解亚非留学,读懂亚非留学之路。作者凭借着在亚非非通用语种人才与留学人才这两个领域的理论造诣、实践经验和学术修养,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一份“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教训、国内与国外、过去与未来”相互映衬与借鉴的长篇调研报告。

该书强调,作为中国留学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亚非留学发展之路是一条从未间断的“探索之路、学习之路、创新之路”。整部书稿除了紧密围绕“非通用语种留学人才培养如何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这一重大“原则问题”循序展开之外,每个章节中所涉及和分析的“具体问题”也具有现实意义。例如,在第二章,书稿着重叙述和讨论了“留学外交”这一命题,其中提到“随着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长期累积的在外留学人员以及留学回国人员总量稳步增长,其逐渐形成的正能量已成为我国公共外交力量、民间外交势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日益承担起独特涉外软实力的作用;留学外交是通过作用于国外民众的感性心理,从而改善他国的对华态度,赢得理解与支持,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具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通过留学外交可以更直接、更广泛地面对外国公众,从而更有效地增强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改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国家的利益,表达真实的国家形象;留学外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塑造国家形象、争取国际理解、实现全球战略的有效外交形式”。寥寥数句,便道出以留学人才培养为研究背景的留学外交对国家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意义。

通览本书,整体设计的学理框架清晰可见,逻辑分析也比较缜密细致,文笔清新,通俗易懂。首先,作者从“一带一路”建设的特点及留学教育的功能出发,提出多层级理论,为满足亚非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引导;其次,作者从国家层面“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着手,对当前亚非非通用语种留学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全面审视,并通过对亚非国家高等教育情况和留学生存状态的调研以及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梳理中国在亚非非通用语国家留学生的基本状况后,认为当前该类留学人才存在着“普遍缺失、能力不足、后继乏力”等现象,进而围绕留学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选拔、培养、使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提出操作层面上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以促使现实向愿望的转化;最终,作者将落脚点定位在制度保障和相应体制机制的全面建设上,尝试构建一种“政府补偿性”的政策机制,以加快实现培养亚非地区非通用语种留学人才的国家战略目标。

“政府补偿性”政策的提出,基于作者对于解决国内人才培养体制问题的导向性思维。而当我们全面观察非洲地区本土人才流失的现状时,倍感中国培养面向亚非地区留学人才的困惑与艰辛。众所周知,贫穷落后与教育不发达正是导致非洲地区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才流失给非洲带来严重的危害,阻碍了非洲经济和社会发展。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上世纪70年代,利比里亚每10万人拥有7.76名医生,到2008年,这一数字降至1.37名。非洲人才外流现象并不局限于医疗卫生系统,很多非洲的科技人员、大学教师、工程师、运动员等都在持续向外流失。有人称之为“不断造血的同时又不停地失血”。联合国一份报告显示,接受过大学教育的非洲人中有1/9(约290万人)移居欧洲和北美等地,且这一数字在过去10年里增长了50%。相关统计显示,为了填补人才外流的空缺,非洲国家每年需要聘用15万名外国专家,年支出达40亿美元。另有数据显示,投向非洲的国际发展援助中的35%用于支付外国专家费用。[1]

该书作者以比较缜密的构思、尽可能翔实的内容,着力把握亚非留学的发展脉络,深入研究亚非留学的战略意义,充分揭示亚非留学从小到大、历久弥新的循序渐进发展历程,具有融理论性与实践性、实用性与创新性为一体的学术特色与价值。纵观整部书稿,就其对亚非地区非通用语留学生成长状况和特点的研究而言,主要表现在“内容充实、联系实际、编排有序、点面结合、史论合一、言之有物”等几个方面。全书在对亚非地区非通用语留学事业发展过程纵向揭示的同时,对每一节点的横向社会背景、国际关系、政策特点也进行了简要地阐述;在对留学总体发展走向宏观把握的同时,也对其中的许多细节进行了微观剖析;在对亚非留学大量数据汇集分析的同时,也将其实际意义的论述蕴涵其中。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观察,针对亚非地区非通用语留学事业研究的时间并不算长,且文章不多,相关著作也几乎为零。因此,在各项相关研究基础上撰写的这部书稿,可以称得上是“具有代表性、影响较大”的专著。该书全面论证出国留学活动与亚非地区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关系,及其在“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构建了我国针对亚非地区非通用语留学人才问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加之该书所奠定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必将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可以继续深化研究的思路与基础。

一般而言,一本比较有分量的书籍往往能够承载一个时代的精神印记,且通常是基于对当下某个问题的历史反思与现实追问,从而寻求解决有关问题的政策导向和现实路径。关于亚非留学现实问题的答案当然不是现成的,也不是信手拈来的,需要长期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思考,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实践检验与经验积累。提出问题需要研究,回答问题更需要研究。虽然任何理论都不可能预计到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什么具体问题,也不可能提供解决所有现实问题的锦囊妙计,但能为我们提供正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这就是“问题导向”思想方法的精髓。审视全书,强烈的“问题意识”无处不在。该书作者在力求避免“自说自话、自我炒作、浮躁浮夸”的同时,正是依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导向”的基本思路,针对亚非留学的各类问题分别作了比较恰当、合理的分析与表述,并据此提醒决策者们需要提升在这个领域的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可见,本书的问世可谓“问题导向、战略规划,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一段时期内,几乎中国所有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只关心一件事:考了多少分数,能上哪所学校。包括出国留学在内的教育行为往往被简化成一条升学的直线,所有的过程只是为了那个最终的结果而存在着: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或剑桥大学。没有人告诉家长和学生,上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或剑桥大学之后应该怎么办。似乎自此之后,人生皆成坦途,再也不会遇到困境、烦恼和磨炼。也难怪密切关注中国教育问题的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培养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时遥遥领先,其创造力在高考达到巅峰,但是他们进大学的时候就已筋疲力尽,没有继续努力的动力,在大学被消磨,甚至认为,在大学里什么都不学,人人都能毕业。[2][3]

与亚非地区非通用语人才短缺的现状如出一辙,当前我国传统教育体制下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比较突出:一方面,各类中低端人才“产能过剩”,人才同质化问题凸显;另一方面,技能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以及中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供给不足,尤其是在高精尖科研与产业领域,人才“不够用、不适用”的问题更加突出。作为人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表面上看似乎是因为需求不足,实质上则是人才培养供给侧的有效性不足,人才供给结构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正如国内有研究者坦陈:尽管“985”“211”工程建设取得了连高等教育强国也不敢小觑的成就,然而“985”“211”工程大学并未很好地实现政府、社会,甚至是大学自己预定的建设目标;超高水平的资金投入并未产生社会所期待的应有结果;人们至今尚未看到在“985”“211”工程大学建设初期有些大学提出的“用15到20年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誓言变成现实。[4]

出国留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与重要内容,承载着国家、民族和众多家庭的理想与命运。时代环境迥异、留学之路殊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数百万留学人员的每一位个体,与国内数千万青年学生一样,无一不在“升学、生活、心理、就业”等多方面经受着越来越多的磨炼,克服着越来越大的困境。与此同时,各类留学人员同样会毫无例外地面临着“住宿条件不佳、语言与文化融入难、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等各种需要逐步适应、逐一解决的问题。如此这般的困境、体验和磨炼,无不体现出留学活动的价值与意义,无不展现着留学人才成长之路的艰辛与努力,无不透视出国留学生活的喜怒优思。就当前我国出国留学活动的整体状况而言,并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凋敝;对上述所谓“欠缺”与“困境”给予“哭天抹泪、忧心忡忡、牢骚满腹、杞人忧天”式的指责其实根本就是些伪命题,因而显得十分短视和浅薄。尽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持续调整和各种风险因素叠加都会对出国留学活动产生影响,但巨大的教育需求空间和各方共赢潜力仍将成为我国留学事业发展快车的强大内在动力。

该书作者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诱惑重重的当下时期,静下心来研究一些问题,为国家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承担一份应尽的责任,是难能可贵的。能够编写出这样一部比较严谨的研究类专著,应该说得益于作者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以及长期研究中国留学问题和亚非非通用语问题的独到眼光。面对快速发展的中亚关系、中非关系,该书既能对本书研究对象的每个发展节点深入探究,又能站在21世纪的战略高度审视全局。如在分析亚非地区非通用语留学事业的发展历程时,既点出国内相关机构和单位历年、历届的种种努力与作为,又指出因受到时代局限而无法跳出的多种无奈与遗憾。

作为专门研究“亚非地区非通用语专业留学人才培养”问题的专著,该书作者将研究内容的核心思想、本质要求、科学内涵、工作目标等关键要素融为一体,较好地体现了当代中国出国留学事业发展的历史连续性、不可分割性和有机统一性;该书不仅发挥了研究留学、宣传留学和建言留学的诸多功能,同时尊崇“从研究型、智库型向倡议型、行动型转变”的治学精神;作者把重视软实力、文化影响力和话语权,重视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尤其是重视培养“懂语言、懂文化、懂国情”的亚非地区非通用语留学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贯穿全书的核心思想和战略选择;全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既注重现实与发展、国内与国外、政策与实践的统一,又考虑了相关理论的科学性、内容的准确性和学术的前沿性,因此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历史责任感和现实针对性。

当前,我国正在围绕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教育改革。在这一背景下,针对出国留学事业如何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进而如何更加扎实有效地推动留学人才培养建设等问题,该书均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回答与解读,并在总结和分析我国留学事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反思不足、思考面临风险和挑战的基础上,试图探索出我国留学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向、新问题、新特点以及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留学事业发展路径。基于以上诸多的分析、论证与评价,十分期待国内有关部门重视该书作者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面向亚非地区非通用语专业留学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必要的战略性支撑和政策性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志伟.报告显示,受过大学教育的非洲人中约有290万人移居欧洲、北美等地人才流失,非洲社会发展的羁绊[N].人民日报,2016,08 (23):22.

[2]美媒:中国学生创造力在高考达巅峰 却在大学被消磨[EB/OL]. http://china.cankaoxiaoxi.com/bd/20160807/1258710.shtml,2016-08-07.

[3]斯坦福学者谈中国大学:学习无动力 人人都能毕业[EB/OL].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8-14/7971905.shtml,2016-08-14.

[4]李雨潜、眭依凡.985、211工程建设的得与失[EB/OL].http://sscp.cssn.cn/xkpd/jyx_20174/201608/t20160818_3166772.html,2016-08-18.

编辑 李广平 校对 潘雅

猜你喜欢

亚非人才研究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
好玩的跷跷板
轻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