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画”结合,让音乐欣赏课动起来

2016-09-10李莺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6年2期
关键词:魔法师动画片动画

李莺

当前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普遍存在着教而不得法,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情况,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许多,或因为教师授课形式单一、方法守旧,或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很难在枯燥又冗长的听觉作品中找到共鸣。由此,笔者想到借助动画片,把“音”和“画”结合起来,让音乐变得有画面感,让音乐变得灵动,让学生随着音乐动起来,深刻理解内容,感受音乐各方面的内涵。

可以说,动画片是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最受儿童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据一项调查显示, 有94%的儿童明确表示喜欢动画片。而动画片中的音乐很多与情节、场景、人物等紧密结合,其中的音乐大多比较生动,节奏感强,种类也比较多,有古典乐、交响乐、流行乐,演唱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独唱、合唱、重唱、对唱等,在旋律的设计和配器上都十分讲究,因而在让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辅以观看动画片,提供多感官体验,借用影视画面的感觉,发挥听觉与视觉的联觉作用,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音乐,这恰恰是满足这一阶段儿童在学习上的心理特点。因此,如何充分将动画片作为一种工具,将音乐欣赏作为目标,实现音画结合的教育实践或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动画片与音乐欣赏相结合的几种形式

(一)动画情节与音乐欣赏的结合

许多动画片对于音乐的利用都是由情节需要来决定的,配乐是为动画片的叙事发展和情绪表达服务的。比如迪士尼动画片《幻想曲》中,至少有八首世界名曲,分别是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迪卡斯的《魔法师的学徒》、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芭蕾组曲、 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庞切的《时间之舞》、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交响诗、舒伯特的《圣母颂》。而其中,音乐界公认的、最符合原作的音画结合例子就是《魔法师的学徒》,它也出现在我们小学六年级的音乐教材中,为我们展示了动画是如何与音乐完美契合的:当米老鼠沉浸在美梦中时,全然不知现实中已经一片混乱。好在魔法师及时出现在楼梯口,结合着音乐的节奏,一步一步让水退去。小提琴、低音管、竖笛、法国号、短号齐聚一堂,音乐达到前所未有的张力。沉重的铜管乐器中,魔法大师解除魔咒,水势戛然而止,乐曲回到与序曲相同的缓慢拍子。当米老鼠小心翼翼地提起水桶继续工作时,魔法师拿起扫帚朝他屁股上重重地拍了一下,而整个乐曲的最后一个音符也在此时同时发出,画面和音乐完美的同步配合,时间和节奏都刚刚好。同样,《幻想曲》中每一个故事随着情节的展开,也配上不同的音乐,用音乐来烘托情节的发展,相得益彰。

(二)动画场景与音乐欣赏的结合

动画场景的出现,往往配合了符合场景需求的音乐,而这样的场景与音乐的配合,能使聆听音乐者和观看者的印象更加深刻。比如,奥斯卡最佳音乐大奖获奖影片——好莱坞动画电影《埃及王子》中,为了表达作品的风格,采用了百老汇的音乐剧、中东音乐、希伯来民谣,而百老汇的戏剧音乐和中东音乐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了符合动画片所要展现的多层次的音乐场景。又比如,动画片《狮子王》片段, 给大家直观且动态地描绘出一幅森林的画卷, 表现各种动物的出场,教师在开展《森林的故事》的音乐欣赏活动时,恰恰可以利用这类动画片,以形象的方式,把森林这样的场景,以生动的方式介绍音乐,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音乐所营造的神秘的森林氛围。

(三)动画形象与音乐欣赏的结合

许多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都是以拟人的方式出现,而动画形象个性鲜明,极具特点,这样的人物形象一出场往往会配以体现特点的音乐。

动画片《快乐的大脚》中使用多种音乐风格,可谓是不同音乐风格的综合体。这部片子使用了大量的原创流行歌曲,嬉皮风格的踢踏舞音乐和雷蒙的意大利歌曲,形象地表达企鹅曼波的人生经历。还有我们都很熟悉的《米老鼠和唐老鸭》,诙谐的动作、幽默的人物语言、夸张的形体动作与《米老鼠进行曲》中音乐的欢快、跳跃非常吻合,而音乐辅以动画形象,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欢快的课堂气氛中,理解音乐的内容,将音乐欣赏与动画形象联系起来,加深印象。又如动画片《天鹅湖》的片段和《四小天鹅进行曲》的旋律,如果一同给学生播放,四小天鹅的活泼、可爱、天真、浪漫的生动形象和跳跃、俏皮、紧凑的进行曲旋律融合得相得益彰,使学生逐渐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对大家感受作品之美产生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音”“画”结合的欣赏课实践操作

关于“音”“画”结合的音乐欣赏课如何进行教学,笔者总结了以下四点教学操作步骤,并以六年级《魔法师的弟子》一课的欣赏教学为例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音”“画”结合教学的基本步骤

1. 通过聆听音乐、观看动画及课件,学生感受并表达音乐的意境,教师适当给予补充。欣赏重点片段,关注音乐与情节的结合,可以更好地领悟音乐的作用。当动画片播放到某个感人场面时, 主题音乐通常会再现,这不仅大大增强了剧情的感染力, 而且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音乐进行了数次重温。

2. 反复欣赏含有音乐的片段,让音乐“动”起来。通过模仿、扮演等行为引导学生在欣赏动画的同时关注音乐。播放动画片里出现的音乐的完整版本,继续聆听并鼓励学生边听边哼唱,记住音乐主题,还可以回忆动画片中的场景边表演边唱。

3. 通过介绍音乐在动画中的体现,仔细聆听欣赏,鉴别其中所涉及的乐器。选取一些用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启发学生选择合适的乐器和适当的伴奏音型。这一部分是音乐中最有特点的部分,通过介绍一些打击乐器,结合学生的反复聆听,慢慢熟悉小乐器的音色和使用方法,可以创造条件让有兴趣的学生实际使用乐器。

4. 通过音乐作品初步认识音乐家。如果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能充分挖掘动画片中的音乐素材,让学生在欣赏动画片的过程中接触优秀的作品,逐步关注背景音乐,通过这些作品了解一些国内外的音乐大师,了解音乐家的优秀品质,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榜样教育。

(二)实践案例:六年级《魔法师的弟子》

《魔法师的弟子》是一首交响诗,所谓交响诗,就是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它最初由法国作曲家迪卡斯根据歌德的叙事诗创作而成,后来迪士尼公司根据叙事诗和交响诗创作了动画。

在一般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段欣赏、分段熟悉。当然,这确实也是一个好方法,有情节的作品学生肯定会有兴趣。但是单纯地用故事来吸引学生还不够,与迪士尼的动画结合会更有征服力。

(1) 故事引入

师:魔法师的徒弟经多次窥察,从师父那里学得一句咒语,能使扫把代人拎水。一日,师父外出,徒弟想要偷懒,趁机念起咒语。扫把就开始拎水啦,徒弟乐不可支……后面将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请欣赏动画片——《魔法师的弟子》。

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动画片吸引,而且主人公魔法师的弟子还是大家喜爱的卡通人物——米奇!动画片欣赏后请学生谈谈观后感,这也是一种学科综合,音乐课不只学习音乐,也可以有美德的教育。

(2) 音乐主题学习

师:动画片精彩吗?那大家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有没有注意动画片的配乐?

a. 播放魔法师施魔法时的音乐主题,试问学生,这一段音乐出现在动画片什么情节处?学生自主分析音乐的艺术效果,再次与动画片情节相联系,感受神秘气氛。

b. 播放魔法师的弟子神气地发咒语命令扫把拎水的音乐主题,听辨演奏乐器,学唱音乐主题,并能背唱,可以随着音乐节奏模仿米奇徒弟走路的神气步伐。再次聆听时思考这个主题出现了多少次?在速度、力度等方面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和故事情节发展、魔法师弟子的形象、心态有什么关系?

c. 作品结构分析:序曲—谐谑曲—结尾,对音乐作品有完整理解,与动画片的发展融合。

d. 拓展:为动画片配音乐。无声的《魔法师的弟子》动画片,在适当情节处,请学生哼唱音乐主题,加深对主题音乐的印象。

这堂音乐课安排得很满,学生对《魔法师的弟子》这部动画片印象深刻,在课后,还可以听到学生边走路边哼唱着拎水主题曲,这种哼唱已经是一种学生无意识间产生的举动了。

当然,音乐课不能成为仅仅欣赏动画的娱乐活动,本末倒置地将动画完全代替音乐,要把欣赏动画和聆听音乐紧密联系起来,想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聆听音乐上来,充分发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切勿停留在欣赏和观看层面,要理解其深意,有些场景也需要亲身参与才能体会,体验学习对于学生来说,积累的知识胜过灌溉。要学会从音乐本身出发,重点引导感受和体验音乐以及各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也可以从育人的角度,发掘音乐中作品及作者的真善美。

总之,运用动画辅助音乐教学,让学生感受动画与音乐结合的视觉与听觉,视听结合,融声汇色,对拓展审美视野,巧妙地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鉴赏紧密结合,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力,促进思维能力,发展艺术创新能力,从而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提高音乐教育的有效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力。以此为契机利用“音”“画”结合的方式,拓展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新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式,真正让音乐动起来,增强音乐欣赏的吸引力,相信一定能引起学生对音乐更多的喜爱,激发兴趣,从而领略到音乐的无比魅力!

(浙江省杭州市大禹路小学 310030)

猜你喜欢

魔法师动画片动画
小小魔法师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爱看动画片的爸爸
萌萌的斗牛犬
动画迷,变身
动画总动员
穿越时空的魔法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