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民间故事论壮族的风俗信仰

2016-09-10韦黄丹

文学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壮族信仰

内容摘要:壮族源自我国南方的古代越人,其独特的生活环境、语言与风俗孕育了不少神秘的民间故事,《“特掘”扫墓》便是其中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本文主要以此故事奇特的情节为研究线索,从中浅析壮族独特的水神崇拜与祖先崇拜信仰,并由此反证这则故事产生及得以流传至今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壮族 特掘 民间故事 信仰 水神崇拜 祖先崇拜

一.前言

壮族来源于我国南方的古代越人,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尤以南宁、百色、河池以及柳州这四个地区居多。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与文化,其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1]自然与鬼神崇拜孕育了众多神秘的民间故事,成为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掘”扫墓》便是其中一个经过世代口耳相传,至今仍然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特掘”为壮语译音,念作Daeg3 gud3,汉译为“尾巴断了的蛇”;“特”(Daeg3)字在壮语中指代年轻男子,故“特掘”应详译为“年轻的雄性断尾蛇”。另外,根据故事题目中的“扫墓”二字,结合壮族的风俗,可推断此故事发生的时间大致为阴历三月初三至清明之间。这条断尾蛇(“特掘”)究竟有何神力,为何壮民对它如此膜拜,以至于每逢清明都会被人们重温一遍?为何故事发生在清明扫墓时节?是否暗含特殊的文化指向?对“特掘”扫墓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解开这些疑问。正如金荣华老师在论著中提到,民间故事“反映了当时民间的某些观念和某些信仰”[2],本文欲从这条断尾蛇的身上,浅析壮族的民间信仰,并由此反观“特掘”故事得以流传至今的文化基础。

二.《“特掘”扫墓》的故事及在壮乡的流传

广西壮族地区,特别是环大明山一带的壮乡,千百年来流传着《“特掘”扫墓》的故事,每逢清明扫墓时,“特掘”总会被壮民提起并带着某种神秘感。据广西省南宁市上林县塘红乡的一位55岁壮民讲述,“特掘”故事梗概如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上林县塘红乡的石门村里,住着一位没有儿女的妇女。村里缺水,并且没有引水技术,于是,这位妇女每天不得不独自一人去潭里挑水。一天,妇女在用木桶打水时,无意中捞起一条小蛇。她立即将小蛇倒回潭中,可当她再次打水时发现小蛇竟重回桶中。如此反复多次后,妇女决定把小蛇带回家。从此,妇女把这条小蛇当儿子养,自己吃什么就喂蛇吃什么,还讲故事给它听。小蛇也很喜欢这位“养母”,无论妇女去哪儿,小蛇总喜欢跟在后面。

一次,妇女在厨房切猪菜,小蛇陪伴在一旁,时不时摇晃着尾巴。不料竟将尾巴摆到砧板上,妇女没来得及收手,“咔”的一声把小蛇的尾巴砍断了一截。此后,这条小蛇便有了名字,叫“Daeg3 gud3”(壮语发音,汉语译为“特掘”。“Daeg3”即“特”,壮语中是年轻男性的代称;“gud3”即“掘”,壮语表示尾巴断了的蛇,即rang2 guann1,意思是尾巴断)。妇女也因此被村民叫作“Me4 Daeg3 gud3”(壮语发音,汉语译为“妈特掘”,即断尾蛇的母亲)。“特掘”特别能干,常常帮助母亲做家务。更神奇的是还在一次大瘟疫中,找到解药救了所有的村民!

那年阴历三月初二,九十九岁的“妈特掘”过世了,断尾蛇很难过。第二天,“特掘”施法,瞬间雷雨大作,一阵巨大的龙卷风从天边刮来一口上等的红木棺材。“特掘”将母亲入殓后,葬在山中峭壁上。每年清明,“特掘”化为风雨雷电,祭拜母亲。

虽然故事的细节在流传中存在差别,但是,蛇神回家祭拜“养母”这一情节大同小异。据当地的壮民说,每年三、四月,总有那么几天会刮起巨大的龙卷风,还伴有雷电暴雨,足以掀翻房顶的瓦片。每当这时,年长者总会若有所思地念道,“Daeg3 gud3回家扫墓了。”神情中充满了敬畏。于是,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着筹办祭祖事宜。现如今,在壮乡里,或许已没有多少人能如此详细地把这个故事讲完整,但是,一提到“Daeg3 gud3回家扫墓”,他们的脑中便会浮现出风雨交加的时候,一个叫Daeg3 gud3的断尾蛇神回来给母亲上坟,年年如此,从未中断。故事被简化了,但故事所起的神圣感召力依旧还在,壮族人把祭祖扫墓视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神灵都回来扫墓了,人们岂能懈怠?

三.故事中折射的民间信仰

壮族人生活在群山环绕的闭塞丘陵平原中,互相之间说着壮族自己的语言,有着壮族人独特的民族信仰。从《“特掘”扫墓》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探见壮族民间具有水神崇拜以及浓厚的祖先崇拜信仰。

1.水神崇拜

“特掘”故事中,妇女每天挑水,潭中偶遇小蛇,蛇化作风雨等情节,都与壮族对水特有的情结息息相关。壮族人对水的崇拜首先源于缺乏,在《壮族简史》一书中提到:“壮族地区石山面积大,且分布广,尤其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广西西部地区,裸露型的喀斯特地貌占了当地土地面积的60%以上。喀斯特地貌是‘九分石头一分土’,可谓是当代人类生存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生产条件极差,连人和牲畜饮水都难保证,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3]故事中的“石门村”,很有可能就是这样严重缺水的喀斯特地貌区,然而,壮族世代以务农为生,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水灌溉。因此,故事以妇女每天挑水为开头,进而引出潭中遇到小蛇Daeg3 gud3这个节情,而不是在山上或是田间遇到小蛇。因此推之,故事情节是依照当时壮族特定的生存环境而设定,符合人情事理。当故事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富有生活化时,往往更容易被人们记住、接受并口耳相传。

壮族人对水的情结进一步转化为对水神的崇拜。“特掘”,这条断尾蛇,正是充当了这个“水神”的角色。这是一个“人化”的神,在妇女缺儿女的情况下,“特掘”发挥了照顾母亲的作用;这是一个普渡众生的神,在瘟疫中拯救了所有人;更是一个能呼风唤雨的神,故事的结尾强化了这一神力,风雨中厚葬母亲,每年春季又以风雨的形式现身祭拜其母,同时满足了人们春耕时节对水的需求。在壮民的眼中,“特掘”这个“水神”似乎正是无所不能的神灵,能呼风唤雨,能佑民消灾,人们崇拜它,并以讲故事的方式纪念、歌颂它。如今,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被当地壮族人视为“特掘”与其母亲的故乡,每到三月初三或是清明节,人们纷纷自发地到那里祭拜壮族人心中的水神“特掘”与其母,以祈祷一年的风调雨顺与幸福平安。

2.祖先崇拜

“特掘”的故事,还反映了壮族民间强烈的祖先崇拜信仰。故事中,特别交代了妇女无儿无女,那么暗示她去世之后无人送终便成为很大的问题。对将祭祖视为生活中头等大事的壮族人而言,无法面对无儿养老送终的悲哀,于是便产生了妇女把断尾蛇当儿子来养的情节。故事的结尾处,“特掘”施法以上等红木棺材安葬其母,这一神话的描述手法,更是极大满足了壮族人对厚葬习俗的推崇。

壮族的祖先崇拜,保留了传统的祭祀观:除了对祖先发自内心的怀念、敬畏之情外,还带有“礼物贿赂论”(gift as bribe)的倾向,“强调祭祀者与受祭祀者之间的互利关系,即‘我予你;作为回报,你亦予我。’”[4]据吉德炜(David Keightley)指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正确适当的祭祀可以引来神祇的报答。这一理论,可以解释“特掘”故事在民间的流传变异后的“现代版”,据塘红乡民描述,情节大致如下:

一天夜里,有位商人从“Me4 Daeg3 gud3”(断尾蛇的母亲)墓地附近走过,遭遇土匪。危机关头,忽然刮来一阵大风,于是,吓跑了土匪,商人有惊无险,躲过一劫。商人认为是“特掘”与其母现身救了他,心怀感激,为“特掘”的母亲重修其墓,时常祭拜。商人生意越做越大,不久便富甲一方。于是,前后村舍甚至外县的商人听说后也纷纷前往祭拜“Me4 Daeg3 gud3”(现称为“龙母”)。

而今,越来越多的人到“龙母墓”祭拜,既有求财,也有求子、求功名等,人们都说灵。此外,在上林县这个壮族聚居的地方,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祭祖的“高堂”。所谓“高堂”,便是经过“道公”(壮语叫“Ai2 Shrei2”)念法后,安置在厅堂墙壁上的祭祖台,此台依照风俗要高于门顶,因而叫“高堂”。“高堂”上安放祭祀用的香炉,墙上贴有灵符。这便是壮族人逢年过节在家中最常拜祭的祖先之堂,是日常生活中与祖先沟通的灵所。壮族人相信,祖宗没有离开,并且有着十分强大的力量保佑着他们,时常祭拜,把所需所求及时与祖宗沟通,祖先会助其如愿。由此可见,壮族浓厚的祖先崇拜信仰,为“特掘”故事的流传提供了最为丰厚的土壤。

四.结语

《“特掘”扫墓》的民间故事,在壮族地区千百年来盛传不息。名为“特掘”的断尾蛇神,极具神奇色彩,在汉文化进入之后,“特掘”化为龙的形象与其母(“龙母”)继续受到当地人的供奉。“特掘”的故事反映了壮族民间的水神信仰和浓厚的祖先崇拜。故事流传至今,说明当下壮族这种自古以来的民间信仰依旧活跃,而信仰本身,又成为故事得以流传不息最强的内在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庆浩.王秋桂.中国民间故事全集——广西民间故事集(二)[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1-2.

[2]金荣华.禅宗公案与民间故事——民间文学论集[C].新北市:口传文学会出版社,2013:304.

[3]《壮族简史》编写组.壮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3.

[4]陈宁.命运可预知而不可改变之观念的产生[J].中国文哲研究通讯,1991(6):151.

(作者介绍:韦黄丹,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壮族信仰
让民间故事成为培养幼儿文学想象力的沃土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信仰
漫画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
哪双是自己的脚
中国为何少有民间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