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堂提问 促进学生化学思维发展

2016-09-10刘秋芳吴新建张贤金叶燕珠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酚酞溶液化学

刘秋芳 吴新建 张贤金 叶燕珠

[摘 要]

化学课程教学的核心要义之一是促进学生的化学思维发展。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化学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实践与反思,阐述基于课堂提问促进学生化学思维发展,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发散、创新、深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课堂提问;化学思维;发展

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思维活动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开启学生智慧的一种师生互动形式。恰当的提问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活跃课堂,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课堂提问是一种古朴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都在努力践行着,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师提的问题指向不明确,所提的问题常带有“对不对”“是不是”等字眼;有的提问没有结合本课时的重难点,问的问题太难,没有层次性,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等等,这样的提问都无法启迪学生的思维。而学生的所有学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要求的核心,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感性向理性,从具体向抽象慢慢转化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适时的引导,有意识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有针对性地提问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启迪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唤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本文就如何基于初中化学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做一些探讨。

一、“问”得精彩,助学生思之活

九年级化学是学生的一门启蒙学科,蕴涵着丰富多彩、趣味无穷、千变万化的科学知识,且学生对这门课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提问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提问时,教师应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对话机会,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怎样”“了解了哪些”“试试”,让学生有发挥的余地和空间。如在上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七单元的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时设置的提问是“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都要用到燃料,那么,你家使用过什么燃料呢?说说各有什么优缺点?”一听到这个问题学生们立即兴奋起来思维活跃,热烈地交流、讨论,争先恐后地回答,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教师就以表格的形式列出:

[燃料\&优点\&缺点\&价格\&污染状况\&煤\&\&\&\&\&柴火\&\&\&\&\&液化气\&\&\&\&\&沼气\&\&\&\&\&……\&\&\&\&\&]

通过比较,最终明确使用什么燃料污染较严重,家中使用什么能源最好。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生成了课堂新资源,学生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感到成功的喜悦,既让学生联系了生活实际,又学会了课本的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纵横比较,建立关联,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倾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思考的程度,这样,才能在后续学习中捕捉到宝贵的课程资源。

二、“问”得智慧,助学生思之广

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能捕捉到学生的学习障碍,即思维的“瓶颈”,教师若能解开学生的这个“疙瘩”,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有所领悟和发现,就能收到“一点就通”“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问”得有梯度、广度、富有智慧,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如在总复习时,叫学生书写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可提问学生这个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还可用在哪里?这时学生就要全面搜索整本书的内容,这样的问题难易适当,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熟练程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总结它的多种用法。

当然,教师不能一提出问题就草草总结,而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回答,并且一定要有反馈,要有适当的总结,让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明确的、完整的认识。同时,反馈要讲究“留白”艺术,提问后,教师不能过分控制学生的表达,限制学生思维的广度,不要讲得太细太多,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反省。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不必直接去修正,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临时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继续思考,让他们在思考后续问题中,自已发现错误并主动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的提问和反馈才能启迪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在教学中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每堂课笔者都会留5分钟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如:“我”的自述,“我”可以是基本概念:分子、原子、离子等,也可以是化学物质:氧气、二氧化碳、酸、碱等。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并提出问题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不敢想到试着归纳整理,再到全面的概括。积以时日,既培养了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反思探究,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独创性。

三、“问”得起疑,助学生思之新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对问题的提出、探究、解答过程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问题应具有引导、启发的作用,能够“抛砖引玉”,引发学生直接参与提问,教师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提问和知识建构的主体。

首先教师要营造一个师生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的学生见解独特,能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这就是学生最可贵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在教学中应大力鼓励。因为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就证明他动过一番脑筋,这个过程就是思维升华的过程,能喷发出的思维火花,即使是不恰当的,甚至是荒唐的或错误的,我们仍要给予赞赏的目光,不能打消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如在上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教材里有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

教师演示完实验后提问如下:

师:观察到什么现象?(对比实验中A、C是相同环境,不同液体,而A、B是相同液体,不同环境。)

生: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而B、C中液体不变色。

师:为什么A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而B中的酚酞溶液不变色?(两组对比实验中,教师问其中一组,引发学生自己提出第二组的问题。)

生1:氨分子由C运动到A中溶于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生2:为什么A中的酚酞分子不运动到C中使其也变成红色呢?

学生初学化学对酚酞溶液的性质不太了解,但能打破思维定势大胆提出问题首先教师应给予表扬,有创意,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乐问。然后全班同学共同来讨论原因,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后教师在总结时打了个比方,浓氨水如果是外向型性格,那么酚酞溶液就是内向型性格,这样,学生就非常清楚了。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再让学生大胆猜想,最终酚酞溶液会不会也变红呢,或者留下悬念让学生课后再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和体现创新精神,要充分发掘教学内容的创新教育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创造热情,鼓励学生提出新鲜的见解和想法,使之能主动、生动地学习。如上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时,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了航空、科技、工业、生活中大量的金属制品以及讲台上一堆学生自己收集的锈铁钉,提问:“结合所学的知识、以及刚才展示的大量实例,说说对于金属你们想学习和探究哪些相关问题呢?”由于学生对金属材料较为熟悉,就能提出很多问题,如:想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再加上有收集锈铁钉的经历,很多人对铁怎么生锈,为什么会生锈非常感兴趣。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应给予整理,安排好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并对学生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结合生活的体验,帮助他们筛选出可探究的内容。学生知道了铁的重要性,却常面对那些生锈的铁制品,最终矛头都指向铁在什么环境下会生锈?教师再追问你能不能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来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呢?要求学生做出猜想和假设。此时学生们开始积极思索,过了一会儿,就有很多学生争先恐后的提出问题,把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在空气、水、油、醋、盐水等环境中都会生锈吗?学生跃跃欲试,教师就让学生课后去探究,下周来讨论原因和结果。这样生成的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问”得有序,助学生思之深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有“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把握好“度”,提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一是要符合课标要求,二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难度要符合个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在上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二课时设置提问如下:

①生活中哪些物质给你留下“酸”的印象?

②用化学方法如何证明一种物质显酸性?

③用化学方法如何证明一种物质酸性的强弱呢?

④通过实验探究pH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是什么?

⑤为什么pH试纸不能湿润,滴管,玻璃棒要干燥呢?怎么设计实验证明呢?

⑥当学生证明酸溶液加水pH增大后再问,会增大到多少?

⑦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试试看你能否画出pH的变化曲线图?

这样的提问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知识逐步转化为能力。在2、3、4、5问题提出后,先由学生设计实验再由学生动手操作,学生由感性认识慢慢向理性认识过渡.此时教师再补充一个演示实验:拿一个大烧杯,加几滴盐酸,再加几滴石蕊试液,看到液体呈红色,然后让学生不断加水,直到红色消失,再继续加水…整个过程用pH传感器测溶液的pH的变化情况,这样的视觉冲突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效果显著。如果缺乏逻辑层次的提问不能触发思维的兴奋,不足以训练思维能力。

总之,提问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课时的重难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思维状态,课堂上学生的投入情况,听课氛围及思考的程度,进行适时的提问,并精心设置每一个问题,注重启发与引导,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充分调动学生每一根思维神经,促使学生思考,积极参与提问,就一定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益,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 考 文 献]

[1]朱宏卫,高志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思维之美[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9).

[2]崔惠娟.课堂提问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1-2).

[3]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酚酞溶液化学
酚酞指示剂配制猜想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酚酞在酸液中的变色规律研究
酚酞试液配制中的“意外之旅”
强碱混合溶液pH值的计算
溶液知识 巧学妙记
例析高考对“pH+pH=14”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