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被遗忘的记忆
2016-09-10李肖含
李肖含
许多珍贵的民间艺术正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但仍有一些年青人开始自觉地用不同的方式,拾起这些被遗忘的记忆,记录、守护并延续着这些最后的民间艺术
天色渐渐黑了起来,孙卫刚刚在一块露天的幕布后面坐定,身边的锣鼓声便咚咚咚地响作一团。
几根竹竿撑起一块不大的白色幕布,算是舞台;幕布后一盏大灯,再加上几张造型活泼、惟妙惟肖的皮影,算是道具。孙卫坐在幕布后面,手舞着竹签,抖动着皮影,口中念念有词——一场演出开始了。
这是2016年春,陕西西安籍皮影艺人孙卫在当地进行演出时的场景。孙卫是一名“90后”,今年还不满20岁,却已经跟着自己的爷爷——一位陕西皮影戏的老艺人,学了将近6年的皮影戏。
皮影戏这门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自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已经整整10年。“虽然它仍然‘濒危’,但已经有一些年轻人开始关注它、学习它、传承它,”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说,“对于我们这些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来说,这是很值得欣慰的。”
当下的时代,许多珍贵的民间艺术正在被现代化的科技和机械所淘汰,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但仍有一些年轻人开始自觉地用不同的方式,拾起这些被遗忘的记忆,记录、守护并延续着这些最后的民间艺术。
他们并不都是手艺人,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守艺人”。
丢不掉的技艺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从汉朝开始,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直到清朝时期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广泛流行。但在近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娱乐方式的增加,“皮影戏”的光环开始逐渐暗淡了下来。
目前,虽说皮影戏在全国一些地区仍有演出,但其数量与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在浙江皮影的重镇海宁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尚有皮影戏班20多个,演员120多人。但时至今日,仅存的几位老艺人均已年逾八旬,不仅后继乏人,这门精湛的技艺也眼看就要失传。而在陕西皮影重镇华县,目前仍然维持演出的皮影艺人只有几十人,且大多数都是70岁左右的老艺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对皮影的兴趣大不如前了。孙卫或许算是为数不多的例外者。
“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皮影戏,即使学了能坚持下来的也不多。我是真心喜欢,想一直干这行。”孙卫说,“人给皮影传输了生命,但皮影却演绎着精彩人生。”
孙卫出生于皮影世家,爷爷孙景发作为孙家皮影的“掌门人”,是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家皮影社已有百余年历史,自小受家庭熏陶,孙卫14岁便开始正式跟爷爷学皮影戏。
“其实,我学习皮影的初衷只是为了帮助爷爷,让爷爷不再求人。”孙卫说,“有次演出前,一个人临时不能来,无法演出,爷爷四处找人搭戏,到半夜都找不到。”
但他也承认自己现在越来越喜欢皮影戏了。“一口唱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正是陕西皮影戏的魅力所在,只是如今,这些内容离我们的生活有点儿远了。
为了给皮影艺术注入更多现代元素,孙卫在学习传统技艺的同时,还大胆地尝试新技术,并把流行的动漫形象加入到皮影演出中来。
“熊大熊二的剧本去年就已经完成了,但现在还迟迟没有上演。”孙卫说,“主要是完成动漫皮影表演难度太大,需要多人共同表演才行。”
在传统皮影表演中,所有人物的动作都是由“签手”一个人操作完成。而动漫皮影形象活动关节多、跳跃性大,挑皮影的竹签子就比传统皮影长很多,每个皮影形象分别需要一个人来专门操作。
这常常使孙卫感到“孤单”:他的同龄人中几乎没人愿意干这个。“每月表演收入才两千多元,很难养家糊口。”孙卫说,“这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或半途改行。”
“前几天,我托一个唱戏的朋友帮自己找点儿演出,他说自己已经改行了,劝我也早点规划未来,想条出路。”孙卫说,朋友的话让他颇为尴尬。
“虽然通过近几年的传承保护,不同级别的非遗传承人每年都有数量不等的补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社会地位就提高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说,“应该唤醒社会民众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营造以传承传统文化为荣的氛围。”
但今年刚刚19岁的孙卫似乎并没有那么悲观。他最近仍在尝试将皮影戏与動画相结合,以“跟上时代潮流”。他的爷爷孙景发也并不排斥这样的革新,尽管这与他自己表演了大半生的皮影有很大不同。
“等攒够了钱,自己就开个小店卖皮影,再搭个固定的班子,唱好自己的皮影戏。”对未来,孙卫有着自己的规划。
孤独的传承者
“女娲娘娘补了天,剩下块石头是华山……”2015年底,在某卫视的一档综艺节目中,歌手谭维维与华阴老腔演员混搭演出的一曲《给你一点颜色》惊艳全场。短短的几天时间,该节目的网络点击量就超过了一个亿。随后,老腔更乘势登上了2016年央视春晚的舞台。
2016年初,陕西华阴市卫峪乡双泉村。21岁的张猛正在自家的院子里练习华阴老腔的发声。他站定后试着唱了几句,没上去,便停了下来,拿起身边的茶杯轻轻地呷了几口。华阴老腔的声音高亢、沧桑,他现在的年纪,或许还是太年轻了!
“现在,每个关心传统文化的人,都要聊上几句老腔,”张猛说,“老腔似乎是火了,但实际的情况呢?”他挠了挠头,嘴巴微微张着,似笑非笑。
张猛是一名“90后”的大学生,也是一名华阴老腔表演者。在村里,华阴老腔就是张家世代相传的家戏。华阴老腔艺术团主唱之一的张喜民正是张猛的爷爷。而到了他这一代,已经超过十代了。
老腔怎么来的?有人说,它起源于船工号子文化;还有人说,它发源于西汉粮仓驻军文化。为什么叫老腔?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它比当地其他戏曲形成得早,所以被尊称为“老腔”。
“与许多默默无闻的民间技艺相比,华阴老腔无疑是幸运儿。但是,老腔走红后并没有改变它传承的困境”。张猛说。
老腔兴盛于清,繁荣于民国,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腔都是农村人最喜欢的曲艺。双泉村当年有三四个戏班,连续演出30天都不足为奇,一年演出200多场也是常有的事。但近年来演出场次一再下跌,老腔艺人们也纷纷开始自谋生路。
张猛的父亲原来也是一名老腔艺人。但自从外出打工后,便“抛弃”了老腔。无奈之下,爷爷张喜民便要张猛学习。
2015年底,老腔突然走红。张猛也跟着村里的老腔演员们登台表演了五六场。在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人中间,他每次登台都特别的“显眼”。
“班子中年轻人不多。除了收入不理想,许多人也不理解老腔,很难沉下心学习。”张猛说,他也曾在校园里为自己的同学表演老腔,但几乎没人听得懂,也没人愿意了解。
“最近这几年,老腔有可能会红火。但长远来说,如果没有年轻人,弄不好还是要走到消失的道路上。”张喜民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传,不仅仅是传统艺人的失落,更是民族文化精髓的失落。“保护非遗要从挖掘非遗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开始,从其根脉去探寻因果,走进传承人的生存环境,走进传承人们的生活,传承人的心里。”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说,“非遗是 ‘基因’、是‘DNA’,是文化血脉,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人,要挖掘非遗背后的文化,寻找历史、现在、未来的纽带。”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