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实力彰显文化自信

2016-09-10

中华儿女 2016年20期
关键词:龙井茶茶业西湖

代表中华民族思想结晶的“中国符号”不断走出国门,

与不同文明相互碰撞与融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细数五千年文明,犹如沧海拾贝,浩瀚而丰盈。中华文化绵延千年,形成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正是中国软实力的体现。本篇将围绕儒家文化、中医文化、茶文化展开,讲述这些代表中华民族思想结晶的“中国符号”不断走出国门,与不同文明相互碰撞与融合。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崇德尚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儒家思想超越时空,滋养着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拓立者,虽述而不作,但数千年来,在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领域无不浸淌着他的思想之光。

文献资料表明,在400多年前,意大利的传教士曾将《论语》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更早些时候,孔子的思想还随着驼铃声声融入了丝路文明。

不过,孔子思想更为广泛地影响着世界文明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20世纪80年代,为推广汉语文化,1987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成立,简称“汉办”。孔子学院就是由“汉办”承办的汉语言文化传播机构。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亚洲的首尔作为孔子学院踏出国门的第一站,其后发展迅速,逐步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地中海岛国马耳他、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非洲从埃及到南非,从肯尼亚到埃塞俄比亚,以及再到南美洲的智利和巴西,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截至2015年12月1日,全球13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的纽带和平台,促进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

2016年当地时间8月30日,德国东北部滨海小城施特拉尔松德一改往日的平静。市政厅前的广场上,鼓声阵阵,彩狮腾跃。德国总理默克尔当天亲临小城,为德国第17家孔院——施特拉尔松德孔子学院揭幕。德国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于10年前,如今已建成17所,它们为满足当地汉语需求、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德国有300所中学开设中文课,25所大学拥有3000多名汉学注册学生,中文学习者达到3万人。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以“孔子”命名的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这位来自中国的圣哲,从滋养中华大地,到跨出国门,拥抱不同文明的国度。“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仁者爱人”,“协和万邦”等理念推动着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明天。

大医精诚 再造杏林春暖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赖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而生,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建立起认知生命、维护健康、治愈疾患的思想和方法。

中医出现于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那时西医还没有自成体系。中国最早认识万物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其将万物纳入阴阳的思考方法对哲学、天文、地理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对医学也不例外。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只有人体阴阳保持中和、保持平衡,才不会生病。中医大夫经常说:“持中守一而医百病。”

在古人著书立说、诗礼传家的过程中,常见中医的知识为作者信手拈来,可见中医的影响之深。在四大名著中,医理之说便颇为常见。例如,《红楼梦》中便见许多药名,尤其“冷香丸”精巧的制取方式正对应着“中医不传之秘,在量而不在方”。

如今,中医走出国门不仅有益于推广中医药文化,也是维护国家影响力、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还有利于加强各国互联互通新型“健康”伙伴关系。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医药学术交流日趋频繁。

2013年10月,甘肃中医学院与乌克兰当地大学合作设立岐黄中医学院;2014年11月,吉尔吉斯斯坦岐黄中医学院首届中医培训班正式开课。除了中亚地区,甘肃中医诊疗技术在非洲国家也备受追捧。2014年12月29日,甘肃省岐黄中医学院暨标准化中医诊室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马义奇医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甘肃省建成的第三家海外岐黄中医学院。

在甘肃中医领域不断走出国门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在吉尔吉斯斯坦岐黄中医学院首届中医班招收的50名学员中,有一位60多岁的女学员,专门从其他城市赶来参加学习。她本人讲,自己也是一位医生,得了一种病,用西医没治好,而是最后用中医治好了。更让在场中国医生感动的是,这位学员还拿出一本俄语版的《黄帝内经》,向中医老师请教自己看不懂的知识,可见中医在当地有一定的基础。

另外,中医诸如针灸、拔火罐等也在日本、澳大利亚当地的医馆盛行。甘肃中医的“走出去”只是一个缩影,随着中国越来越多中医机构与各国交流的增多,中医药事业发展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也将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独特贡献。

一茶一世界

中國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是茶叶种植大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不过,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后传播至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在中国历史上,经草原茶路、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海上茶路等商路,茶叶走向了世界,并成为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30多亿人饮用的重要饮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茶路”的畅通为弘扬中国茶文化、促进国家之间和平交往带来新契机。

2014年,当地时间11月1日,在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市,“王者之香”黑茶历史文化图片展精彩亮相。世界最古老黑茶——四川邛崃“王者之香”黑茶、神秘高雅的中国茶文化,这些地道的“中国味道”受到当地各界人士的热烈追捧。

据美国夏威夷中华总商会会长余炳生介绍,美国茶叶市场近年增长很快,进口量越来越大,消费逐年攀升;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拥有高质量的茶叶和深厚悠久的茶文化;这次邀请中国茶企代表到美国举办展览,就是为了顺应美国饮料消费趋势的最新变化,把中国好茶带到美国消费市场。

图片展主办方、四川花秋茶业公司董事长喻长根认为,茶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但在今天的国际茶业市场中依然竞争力不足;中国的茶叶资源和文化资源,是中国茶业发展独有的优势,中国茶企完全有基础、有实力参与国际茶业竞争。他表示,目前在四川省政府的规划、引导下,企业正在调动资源,增强茶企的市场竞争力。

“茶叶的‘健康价值’在全球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认同,茶业全球市场处于快速增长之中,做大做强黑茶产业正当其时。”喻长根说,“‘王者之香’黑茶始于公元903年,是有确切史书记载的中国最早的黑茶,也是世界黑茶之源。这是做大做强黑茶产业的基础,也带给我们参与国际茶业竞争的信心。”

提罢黑茶,不能不说中国人最熟悉的绿茶。绿茶是中国人喝的最多的茶,近些年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其中,龙井茶的色泽,绿黄两色浑然天成,如同中国水墨画的墨迹,浓淡相洇。西湖龙井茶作为中国十大茶叶品牌之首,更是广受赞誉。西湖龙井茶不仅汇茶之色、香、味、形四绝于一身,而且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构成了独特的龙井茶文化。在杭州人眼里,西湖是杭州的一张静态的“金名片”,而西湖龙井则是动态的“金名片”。

2016年8月4日,“中欧互认互保”——西湖龙井茶(龙井茶西湖产区)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化运用试点在杭州启动。这意味着西湖龙井获得“欧盟通行证”。“中欧互认互保”是国家质检总局与欧盟委员会共同推动的“10+1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项目。该项目明确指出,中方指定的10个产品可获准使用欧盟地理标志产品官方标志,并得到欧盟28个成员国保护。西湖龙井茶成为获准与欧盟互认互保的地理标志产品之一。

其中,杭州西湖龍井茶叶有限公司作为试点企业之一,董事长戚国伟表示,企业将严格按照国际化运用的标准和条件,加强行业自律,并通过“中欧互认互保”工作,突出西湖龙井茶的地域特色,体现手工炒制工艺,传承西湖龙井茶文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中医文化”、“中国茶”等中国文化元素走向世界,“Made in China”正在以崭新夺目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自信。

猜你喜欢

龙井茶茶业西湖
西湖
雪后西湖 暖阳
杭州龙井茶园
龙井茶
基于经济下滑期茶业公司营销手段研究
八马茶业的IPO之囧
西湖雪意
海峡两岸茶博会开幕
陕西省茶业协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