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位置

2016-09-10张玉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文语文老师

很多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时往往不自觉地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甚至在教学设计时忽略学生的个体需要,导致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无法实现,违背了“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下面就《戒烟》这一课例具体阐述我的思考。

课程开始老师引导学生由标题入手推测文章写了哪些内容。由于学生事先没有预习文章,所以问题五花八门,师生归纳最后形成6个问题。然后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圈点勾画,最后有两个问题学生解决不了,这节课就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了。

听完第一次课后,对缘题推测课文内容这一环节,同行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焦点集中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还有没有疑问?学生的疑问是不是这堂课确定的要解决的问题?这堂课的教学是不是学生所需?是多少学生的所需?

这些意见思考反馈给讲课老师。在B课教学中进行了调整:在导入后,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一次的问题则更加广泛和有效,经过整合确定了这节课的重点——研究父亲的形象。

经过反思,我们发现了问题的症结:主要是老师站错了位置,我们的教学设计主要完成自己设想的教学任务,用老师的思考代替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并没有真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分析父亲这一形象”时,B课的一段实录:

师:第一段“他向我们招了招手,没说一句话就走过去了”父亲是没看见我吸烟吗?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生:第五段“我看到你抽烟”,显然父亲看到儿子吸烟了。父亲心平气和地教育儿子,是有意的。表面上平静,其实内心极为不平静。他为儿子担忧,想办法帮儿子改掉恶习。

师:真好。你能发挥一下想像,描绘一下父亲此时的心理吗?

其他学生也争先恐后地描绘。边描绘,师边引导学生读出父亲的心理。

师:有哪位同学体会到父亲这样做的其他用意?

生:给孩子留面子,好更好地教育,否则当场批评怕贝利破罐子破摔。

师:你还能从下文中找到论据进一步证明你的看法吗?可以把你的理由和同学们交流。

生和小组同伴商量讨论,找证据,说理由……

很明显,B课教师设计的问题有了一定的开放度,老师能让学生独立地发表意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最难能可贵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读、品、析,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体验和理解文章内涵。

课后,有的同志认为这一环节还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可是老师怕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就急急地收回。

语文学习要重视实践,在语文实践中习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才是学生学习的真正任务。看来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已经在我们灵魂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想改变真是难,即使认识到位了,行动仍然与之有距离。我们能做的只有逐渐找准自己的位置,一点点缩短这距离……

接着,老师又设计了让学生动笔写“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示”的活动。对于这一活动的设计,大家的认识分歧很大。

大多数老师认为这一设计有点空,学生的感性认识虽然上升到理性认识了,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无意义,因为他们没有亲身感受。

最后大家统一了修改意见:可以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和父母在生活中发生的一件具体的事件,结合这个事件谈启示。最好是每个同学都写,课堂上提问一部分同学,没有说到的课下交给老师,下节课拿出一部分时间小组展示和全班展示结合,争取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这个环节处理好了,这节课的学习目的就达到了。最终孩子们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哪怕只懂得正确认识错误、体谅父母,就是收获。写的过程,既是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又是学生体验亲情的过程,多用点时间是值得的。

讲B课时,老师按照大家的意见进行了修改,课堂效果很好。

这一环节的修改让我们反思,教师课堂活动是否有实效又和教师设计活动的目的相关联。是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什么位置的方向问题;是老师应站在哪里的原则问题。也许针对教学的某一环节,怎么修改不难,懂得为什么这样修改更难。

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应该站在哪里?从《戒烟》这一课例我发现:教学过程中有三个要素,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所以教师是导游,他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欣赏最美的风景。老师的任务是设计链接通道,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教师是导演,他的任务是用一个个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为学生导出一幕幕精彩的剧目。

张玉冰,教师,现居北京。

猜你喜欢

课文语文老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