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2016-09-10杨亚斌
近几年来,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推广,各学科正向新的教学模式转型,高中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成为倍受青睐的选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能力的训练,在综合素质方面也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中语文“学案导学”进行深入探讨,为高中语文“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找到适合的实践路径。
一、“学案导学”的概念分析
“学案”是随着新课改而产生的新名词,指的是教师经过课前精心设计,然后分派给学生,用于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引导资料。一份完整的“学案”不仅包括传统的三维目标、重难点、过程与方法,同时还加入课堂智能测试,学生自我评价等内容。
二、“学案导学”在高中语文课堂呈现的问题分析
1.语文学科特性被掩盖
高中语文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技巧以及文字的运用,更要求学生有较多的情感体验。但是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注重完成“学案”规定的任务,缺少对课文仔细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再别康桥》(人教版必修一)的学习中,学生按照“学案”进行探究式学习,对《再别康桥》这首诗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徐志摩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巧也有一定掌握。然而,这些并不仅仅是这首诗歌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再别康桥》承载了作者对母校的怀念,又体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学生仅靠“学案”学习本诗,缺乏真正的情感体验,达不到本课的教学要求。而这被忽略的正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文化性质,故在类似的文章学习中,语文的学科特性被“学案”所掩盖。
2.课堂程序僵化,学生兴趣弱化
由于“学案”的格式规定,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基本按照格式走,缺乏个性。同时由于“学案”形式的限制,语文课堂呈现千篇一律的现象,课堂程序僵化,学生失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例如在《鸿门宴》(人教版必修一)的学习中,学生按照“学案”的引导,以传统的方式学习本文,对文言文用法、文言句式的运用都有一定了解,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文章所表现的画面进行探究,对司马迁生动的描写方式也只停留于“生动”二字,却没有真正体会,致使原本生动有趣的文章,在学生看来千篇一律、索然无味。
3.“学案”书写要求增多,学生负担增大
语文学科不同于一般的文科学科,在测试的时候不仅仅是用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的,而是需要大量的文字分析。这样一来,学生的书写压力增大,关注的重心由探究性的学习转而完成课堂任务。结果学生在课堂上只注重完成学习任务,而忽视了自己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例如在《荷塘月色》(人教版必修二)的学习中,由于要求背诵的内容较多,文章篇幅较长,表现手法较为丰富,学生一味注意完成学习任务,背诵需要背诵的段落,掌握作者的描写手法,却忽视了《荷塘月色》所呈现的令人惊叹的美,更没有注意到作者在这样的美景中的所思所想。
三、“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1.“学案”设计原则
第一,学生主体性原则。“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设计“学案”过程中,应牢牢把握住这一原则,从学生角度出发。例如在《再别康桥》的学案编写中,注意调研学生对徐志摩的了解程度,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认识这位诗人。在课堂上,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一步步了解《再别康桥》成诗的历史背景、作者心情等等。
第二,学生主动性原则。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对学习要有主动性,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关键在于“学案”的设计。在《鸿门宴》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除了安排学生了解基本的文言知识以外,还需要设计相关的表演情节,包括座次安排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以小组的形式还原宴会上的正确座次,让学生既学习到文言基础知识,又了解到古代相关饮食文化。
第三,学生参与性原则。这一点往往是教师在设计“学案”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原则。一般认为,“学案”的设计是教师的职业,教师会尽心完成,却忽视了学生是“学案”实施的主体,因此,“学案”的设计过程也应听取学生的意见。教师在设计“学案”之前注意收集学生对新课程的意见,注意把握学生对新课程最想了解的内容。
2.“学案”的运用
“学案”的运用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案”的运用过程中,教师注意扮演好引导式的角色,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为学生创造出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注意采取一些积极的评价用以鼓励学生,调动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
“学案导学”这种模式以“学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起引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是主体角色,自主探究学习,是一种师生合作完成的教学模式。
杨亚斌,教师,现居河北丰润。